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分析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时候一道历史材料解析题便代表了一种题型,因此帮助学生学习解题思路,并养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习惯,能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动性,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去解答问题。本文对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提高学生历史解题能力。
  一、细读
  1.阅读材料和设问。
  在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时,首先要审题。审题时需将问题读明白,并清楚这道题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其次,要了解材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具体事件,探寻当时社会状态与事件发展的必然联系。我们在看完一遍问题后心中要对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有大体框架。最后,再进行第二遍审题,重点看问题的实质,确定答题的方向,以确定自己应该选择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着重注意一些说明性文字。
  在对材料进行分析时,一定要注意材料中的重点部分,如材料的开头、中心思想、结尾部分等,并要将获取的有效信息记录下来,以便在解题时使用。历史材料一般都很长,所以在第一遍审题时一定要找到材料的重点。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需要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例: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孙中山
  问题:材料中孙中山认为“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在这道题中,问题的答案就存在于材料之中。我们在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并且弄明白问的是什么,该用什么方式回答。如果我们认真地阅读材料和问题,就会很快找出答案。
  二、慢找
  在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时,有时需要在材料中寻找答案,因此,我们在审题时要找出材料中的重点信息。在分析材料时,如果材料过长,就要将材料分为几段,进行分段分析,并找出每段材料当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层层剖析。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那就要找到这句话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问题、事件等重要信息并加以分析。
  例:在中国近代历史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先是学习西方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于是开始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
  问题:依据材料概括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的趋势。
  这道题的材料比较长,一时间很难快速找到重点,如果我们对材料进行分段分析,然后再带着问题去寻找有用信息,那么我们就能很容易得出答案。
  三、简答
  1.语言要言简意赅。
  历史材料分析题不是简单的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的答案不在多而在精,有时答得多了反而会浪费时间,我们只要根据材料写出要点即可。
  2.运用辩证观点,保证答案的全面性。
  材料分析题中有些问题是需要辩证分析的,我们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解答,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至于一些有限制的问题,要按照要求进行回答。
  3.认真检查。
  检查是答完题后一定要做的事情。一是要检查答案中是否存在错误的言论、字眼等;二是要核对答案是否存在跑题、漏点等问题。如果发现不正确,要及时进行改正。
  材料分析题是初中历史中考中难度较高的题目之一,不仅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还需要学生能通过自己思维和解题方式对语言进行总结和归纳,言简意赅地总结出答案。因此,在初中历史学习中,我们应注重解题思维和能力的培養,不断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他文献
2016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A卷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充分彰显时代元素,处处渗透人文关怀,着力塑造精神家园,植根考生生活现实,匠心引领考生成长……全卷从整体上看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图文并茂、清新活泼,细品每一道试题,题题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科学严谨,堪称中招命题的又一精品力作,对于考查和培养考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引领和导航学科建设必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和影响。  一、请你选择(共20分)  单项选择(4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回首中国共产党96年的光辉历程,党的一个又一个重要会议,作为奋斗的证言,作为前进的里程碑,铺就了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的路程
众所周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他为改造中国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虽然当年作为辛
选择题是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考试的重要题型,在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选择题的主要特点是涉及知识范围广,选项设计灵活,迷惑性较强。由于选择时要做到唯一性
【背景材料】新华社评出2015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1."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展开。2.天津滨海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3.我国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4.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定方略绘蓝图。6."全面两孩"政策公布实施。7.习近平同马英九历史性会面。8.新一轮军队改革拉开大幕。9.中央确定7000万人脱贫目标。10.人民币"入篮"。
期刊
【课标新要求】  1.交往与沟通  (1)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2)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技巧,调适逆反心理。  (3)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4)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
5月2日,教育部官网消息,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 思想品德” 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俄罗斯法律信息官网5月2日公布了由总统普京签署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土地免费配发法案》,即媒体热议的“远东1公顷土地法”。该法案的推出意在鼓励人口向俄远东地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