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钛驱动的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群落差异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g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二氧化钛颗粒(TiO2-NPs)已越来越多出现在污水处理系统中.为探究TiO2-NPs对以火山石为基质的人工湿地(CW)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TiO2-NPs浓度(0、60、110和160 mg·L-1)短期(18 d)暴露后的微生物群落差异.结果 显示,短期暴露下,CW中y-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类杆菌纲(Bacteroidia)的相对丰度受影响不显著(P>0.05),但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硝化螺旋菌纲(Nitrospira)等优势菌种对TiO2-NPs较敏感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3种浓度处理的TiO2-NPs对CW中微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生态毒性,60 mg·L-1的TiO2-NPs在暴露18d后对Nitrospira抑制程度最大,110和160 mg·L-1浓度下Nitrospira相对丰度略有回升.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110 mg·L-1时菌群多样性最低,此浓度对菌群抑制最大;Beta多样性也证实此浓度处理中菌群多样性与对照差异最大,其次是60 mg·L-1.T-test进一步表明,110mg· L-1TiO2-NPs处理中的5个纲,例如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和Nitrospira等是变化显著的类群(P<0.05);13个科,例如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硝化螺菌科(Nitrospiraceae)和不明α-变形菌科(unidentified_Alphaproteobacteria)是变化显著的科(P<0.05).表明TiO2-NPs可能会严重降低CW系统的硝化效率.3个浓度的TiO2-NPs均影响CW基质中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且对各物种的影响存在差异,将影响CW中污染物降解和转化.研究结果为揭示纳米材料对微生物的潜在危害和CW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百分率趋势检验和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武汉市江岸区居民死亡的季节变动规律。结果表明:月死亡、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病死亡都有明显的冬季高峰,意外死亡多
利用响应面法对复合益生菌发酵小麦麸皮生产多酚的工艺进行优化,为小麦麸皮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本试验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麸皮发酵产生多酚的8个影响因子重
为探讨黄土高原中部绿化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了解不同季节植物的光合生理适应机制,运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兰州北山3种典型绿化树种山杏(Prunus sibirica)、刺槐(Ro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