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炎松-A和5-氟脲嘧啶混合液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w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学者越来越重视5-氟脲嘧啶(5-FU)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自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低浓度去炎松-A(TAC)和5-氟脲嘧啶(5-FU)混合液治疗增生性瘢痕,进行了对比观察,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共90块增生性瘢痕,男性20例,女性38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6岁;平均病史6年;病变涉及背部、肩部、胸部、腹部、面部、颈部、四肢。96%的患者有瘙痒、刺痛及继续增长的趋势,约60%曾接受各种治疗后复发或无法控制,30%单独用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出现并发症而停止治疗。
  1.2 治疗方法:将90个增生性瘢痕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个,A组注射TAC(5mg/ml)和5-FU(12.5mg/ml)等量混合液;B组注射TAC(10mg/ml)和5-FU(12.5mg/ml)等量混合液;C组注射TAC(20mg/ml)和5-FU(12.5mg/ml)等量混合液,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将三种不同浓度的混合液分别注射于3组瘢痕全层,瘢痕呈苍白色,当药液开始向周围组织浸润时停止注射,1次/月,因瘢痕大小不等,每次注射混合液0.3~3ml,6次后,瘢痕明显萎缩变平,质地变软,充血明显减退,痒痛缓解,继续治疗至瘢痕完全平复,平均治疗10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以自主症状、充血、瘢痕萎缩、质地四方面改善程度的平均值为缓解指数评判疗效。相对于瘢痕的原始状况,每一方面的改善程度以百分数计算,缓解指数分为4级:Ⅰ级为完全缓解(缓解81%~100%),Ⅱ级为大部分缓解(缓解61%~80%),Ⅲ级为部分缓解(缓解21%~60%), Ⅳ级未缓解(缓 解﹤20%)。
  1.4并发症判定:以组织萎缩、色素减退或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女性月经失调出现1项或1项以上者,统计为并发症。
  
  2结果
  治疗后1个月,疗效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见表1
  说明A组与B、C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疗效差异没有显著性;C组与A、B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A组与B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没有显著性。
  
  3讨论
  应用TAC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TAC的浓度为10~40mg/ml,由于可导致某些并发症如组织萎缩、色素减退或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女性月经失调等,这些并发症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致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减少TAC的并发症,一些学者推荐应用TAC和5-FU混合液治疗增生性瘢痕[1-4],但是关于TAC和5-FU在混合液中的最佳配比浓度,未见报道,本研究表明,TAC(10 mg/ml)和5-FU(12.5mg/ml)的等量混合液与TAC(20mg/ml)和5-FU(12.5mg/ml)的等量混合液,具有相同的疗效,且有效率高于TAC(5mg/ml)和5-FU(12.5mg/ml)等量混合液,TAC(10mg/ml)和5-FU(12.5mg/ml)的等量混合液与TAC(5mg/ml)和5-FU(12.5mg/ml)等量混合液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同,且低于TAC(20mg/ml)和5-FU(12.5mg/ml)的等量混合液。综合考虑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笔者推荐应用TAC(10 mg/ml)和5-FU(12.5mg/ml)的等量混合液治疗增生性瘢痕,既可保证较好的疗效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Manuskiatti W,Fitzpatrick RE. Treatment respons of keloidal and hypertrophic sternotomy scars:comparison among intralesional corticosteroid,5-fluorouracil,and 585nm flashlamppumped pulsed-dye[J].Archives of Dermatol,2002,138(9):1149-1155.
  [2]武晓莉,刘伟,曹宜林. 低浓度5-氟脲嘧啶抑制血管增生在瘢痕疙瘩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初探[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1):44-46.
  [3]崔子伟,郝立君,肖志波,等. 去炎松-A和5-FU混合液对增生性瘢痕胶原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4,15(5):268-271.
  [4]崔子伟,肖志波,董海英,等. 低浓度去炎松-A和5-氟脲嘧啶混合液治疗增生性瘢痕[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8,14(6):413- 414.
  
  [收稿日期]2010-04-26 [修回日期]2010-06-30
  编辑/张惠娟
其他文献
部分腹壁脂肪堆积过多经常伴有明显的腹壁组织松弛,甚而形成了松弛下垂的“围裙样”畸形腹壁或“壶形腹”的畸形腹壁,严重影响外形。传统的腹壁整形方法创伤较大、出血多、瘢痕明显[1-2],我科采用腹壁整形加肿胀吸脂结合,成功地塑造优美的体形,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7年1 月~2009年1月对12 例腹壁肥胖伴松弛症的患者采用经“元宝”形切口结合肿胀吸脂行
目的:探讨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对外伤脱位牙固定疗效与脱位牙个数关系。方法:选择外伤性脱位牙患者45例112颗牙(不完全脱位牙、无冠根折及牙槽骨骨折,基牙正常、连续),依据脱位
【摘 要】 目的:从细胞水平上探索海狗丸的壮阳生精活性,为海狗丸的药效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和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考察海狗丸不同给药浓度对大鼠的睪丸间质细胞增值及睾酮分泌的影响。结果:海狗丸在50μg/mL、100μg/mL、200μg/mL的给药浓度下,均具有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增殖和睾酮分泌的作用,且促进作用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海狗丸具有一定的壮阳生精活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1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55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外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缓解时间、痊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的76.36%(P120°,握力完全恢复为优;治疗后有轻微疼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在肝脂肪变基础上出现的肝损伤和肝细胞炎症,可归属中医"肝癖"范畴,该病病位在肝,病机关键在脾,湿、痰、瘀互结发为本病。"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
胚胎干细胞(ES)与间充质干细胞(MSC)一直是组织工程最为常用的种子细胞。但目前由于ES的分离获取存在医学伦理学的争议,研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MSC,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
目的:探讨将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实践和体会。方法:对我病区自2011年5月1日以来将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实施后出院
由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称药物过敏。过敏反应是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对机体造成危害。正常的免疫功能包括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和免疫防御等三大功能,生理情况下,三者共同构筑机体的防御屏障,对机体起到保护的作用;而在病理情况下,上述功能任何一个环节的出现问题都可以给机体造成损害,其中,在临床上由药物过敏引起的皮肤损害较常见,其表现主要为:药物热、丘疹和水疱、渗出和糜烂,本文就由药物过敏引起皮肤损害后创面的护理问
目的:探讨根尖刮治术对于完善根管治疗后的有瘘型根尖周炎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瘘管持续存在迁延不愈达6个月以上的患牙48颗,行单纯的根尖刮治术。结果:93.8
目的:探讨一段式细颈种植体用于缺牙间隙偏小的单牙种植修复技术的适应证、操作技巧,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使用HBIC一段式种植体植入25例牙缺失患者,共植入32枚种植体。采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