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环节管理工作探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i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420
  基层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基层卫生服务,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居民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需求为导向,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以解决基本卫生、满足基本保健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4年多来,我中心研究并探讨基层服务环节管理,在应用中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做法总结报告如下。
  一体化管理模式
  质量控制一体化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督导检查制度、医疗信息社会公示制度,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建立医护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加强基础医疗和护理管理,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强化对医院感染、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对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成情况定期进行督导考评,与绩效考核挂钩,以便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形成监督、考核、评价一体化管理。
  药品、财务、后勤保障一体化管理:社区办、药剂科、财务科共同协商与合作,药剂科由专门药剂人员对社区药品进行集中管理、集中统配、集中盘库,做到一体化、规范化管理。后勤保障积极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活动所需物品、人员运送等工作。
  科研、教学、培训一体化管理:与二级以上的医院合作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科研教学工作,并利用其他社会资源,开展各项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医院、有利于基层卫生服务科研工作的合作项目,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
  环状管理模式
  院前急救、双向转诊、疾病环状管理:合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建立中心与医院之间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开通绿色通道,开通服务热线,优化双向转诊流程,畅通预约转诊路径,保证患者基本医疗的分流,实现社区首诊就医和分级医疗,使就医格局趋于合理;医院体检中心开展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健康体检项目,实行体检套餐、健康体检超市等优惠制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
  家庭-社区-医院-社区-家庭环状无缝式管理: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随访在家中无缝式管理。关注患者健康,为患者全面康复提供全方位、连续性服务。充分体现基层卫生服务对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
  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双环状管理模式:医院的健康教育部门与社区联手共建,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针对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规范化管理,有计划的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以社区人群及其生产、生活环境为对象,以社区人群健康促进为目的,找出影响健康的因素,分析疾病与有关变量的关系,作出社区诊断,为决策和计划管理提供依据,进而实施一系列的干预措施。
  家庭访视是实现环状管理的重要途径:辖区居民出院后建立随访制度;慢性病患者的规范管理;上门服务,如电话预约、送医送药;办理家庭病床的患者;随着老龄化及疾病谱的变化,应邀前往有增无减;急诊服务与转送。遵循“医乃仁术”的古训,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服务品质,不忘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人在社区,心在社区,感情投入在社区,健康服务在社区。
  创新服务模式
  创建俱乐部,2010年10月21日成立建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俱乐部。明确了举办俱乐部的意义、理念、宗旨。目前有1500位辖区内中老年人办理了健康俱乐部会员,每季度举办1次健康大讲堂,深受居民好评。中心将社区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和健康运动积极结合起来,让中心和老年人的组织有机的结合,使老年人健康积极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组织健康角。协调各级组织,组成了社区干部、志愿人员、慢病患者参加的在社区活动的健康角组织,暂建立了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每月活动1次,每次约1小时。通过“医患合作”、“患者互助”,提高居民对慢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提升了慢病居民自我管理能力。
  实施大协作。根据我中心与医院紧密相连的特点,制定了方便患者、资源共享,共利互赢的双方协作工作思路,制定了房屋调剂使用协议书、大型医疗设备共享使用协议书、人力资源共享协议书(专家、教授)等。协议得到了当地卫生部门的认可,密切了关系,促进了工作。
  三层式家访,为提升健康团队的服务能力,我们把入社区、进家庭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按区域划分,由规定团队定时定量定任务家访,二是对特殊患者、特殊病情组成专科组,如心血管病、肿瘤病,重症病等由专科医生按需及时提供家庭服务,三是专科病种专科管理,需要康复的居民由康复科统一管理,精神病种由医疗部统一管理。三层式家访提高了健康团队的服务水平,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抓好环节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使广大居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得到保障,使公益性质、公共卫生回归基层,切实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保证居民的生命安危和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应用常规方法救治的基础上,使用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结果:43例患者中,呼吸衰竭脱机成功痊愈出院40例,死亡3例,机械通气时间平均2~9天,平均上机时间4天。结论:正确合理地选择机械通气是抢救重度AOPP所致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值
目的:对开窗术治疗颌骨囊肿进行探讨和完善。方法:对9例利用开窗术治疗颌骨囊肿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特别是病情异常时的处理,分析术式选择原因和优缺点。结果:9例患者均取得预
摘 要 目的:通过对20例肘关节骨化肌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手术方法、时机进行探讨。结果: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切口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提示肘关节骨化肌炎成熟后,肘内外切口行骨块摘除和肘关节松解术,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肘关节 骨化肌炎 内外切口 手术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064    资料与方法    2000~
摘 要 目的:强化急诊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风险教育,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结论:急诊科作为高风险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急诊 护理风险 管理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
摘 要 目的:探討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给予纳洛酮40mg,加入生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14天。对照组80例纳洛酮1.2mg/日,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
哈民忙哈文化是东北地区一支重要的玉文化区,其分布范围已经深入嫩江流域。从玉器制作工艺、造型风格、文化内涵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可知,哈民忙哈文化包含多种文化因素且具有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黏膜下子宫肌瘤并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者50例,其中异常子宫出血45例,不孕症3例,习惯性流产2例。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基层医院急诊科规范救治流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临床特点、心电图特点、静脉尿激酶溶栓、转院行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及保守治疗情况。结果:64例行静脉溶栓治疗,再通40例(62.5%),其中早期溶栓(<2小时)12例,再通率最高,再通10例(83.3%),溶栓失败26例,转院行补救性PCI治疗15例,行PCI者无死
清代的爵位封赠作为一代制度始创于天命年间,由于清初爵位封授、晋升与清代开基立业相攸关,因而在清初较长时间内存在着武职、封爵混一局面。爵位的阶升制与武官的晋升法则颇
摘 要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治疗组72例。两组病例均常规使用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毒毛旋花K静滴治疗,治疗组采用硫酸镁静滴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4666%,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722%,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毒副作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