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氧化铝纳米电介质的陷阱与直流击穿特性

来源 :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电介质的直流击穿场强是影响其储能密度的关键因素,纳米氧化铝掺杂是一种提高聚合物电介质击穿场强的有效方法,因此有必要开展聚丙烯/氧化铝纳米电介质直流击穿特性的研究.为了探究其直流击穿机理,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氧化铝纳米电介质试样,观察了其显微结构,并对其表面电位衰减特性、体电阻率和直流击穿场强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氧化铝含量的增加,深陷阱能级和密度、体电阻率和直流击穿场强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纳米氧化铝含量为0.5 wt%时出现最大值,其中,直流击穿场强相比于未掺杂时可提高2
其他文献
大量实验证明能够准确测定生物大分子分子量(20,000Da)的电喷雾质谱在分析溶液中生物化学作用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本文综述了电喷雾质谱在分析液中特异性非共价生物-有机分子复合物方面
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金属离子催化邻硝基苯基荧光酮(o-NPF)-H2O2体系的化学发光行为。结果表明,在研究的20多种金属离子中,只有Co2+离子对o-NPF-H2O2体系有较强的催化发光作用,Co2+的浓度与发光强度在2.5×10-9~3.0×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RP-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甲酸为流动相,辅之以二极 管阵列紫外检测技术,从杨梅叶中分离和制备了四种黄酮酸忒和一种黄酮醇,经波谱分析确 定了化学结构,并以蒽为内
新Schiffs试剂糖醛缩7-氨基-8羟基喹啉-5磺酸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缓慢分角Mn对该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生成强荧光物质,由此建立了催化荧光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掀起了反腐新高潮,高管腐败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上市公司中重要的监管部门——监事会入手,从监事会规模、年度会议次数以及外部监事比例三方面探
研究了六氰合亚铁酸镍修饰电极对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催化机理,首次以该电极为色谱电化学检测器,对8种物质进行了分离测定,同时,半微渗析活体取样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
为进一步提升机载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的杂波抑制与目标检测性能,本文提出基于极化阵列MIMO雷达的极化空时自适应处理(PSTAP)方法.首先,将新型的极化阵列应用
首次在汞膜电极上利用循环安,微分脉冲和交流伏安法研究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汞膜电极作为一类固体电极可应用于负电位区DNA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同时结合凝胶电泳和UV光
在浆液中分别加入3种阴离子抗静电剂,对涤纶纱和棉纱进行上浆、织造;对涤纶和纯棉普通浆纱用阳离子抗静电剂进行处理后织造。分别测试了含抗静电剂和不合抗静电剂处理的涤、棉
据试验,采用内吸杀虫剂滴心防治棉花害虫不但药效好,而且省时、省药、不污染环境,最重要的是保护了天敌。用药的时间一般在棉花2—3片真叶时进行,每株棉苗滴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