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强度分析

来源 :建筑结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e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受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的一典型空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强度分析,对目前采用的计算模型(即对相互正交的两个主同方向分别进行内力及强度设计)提出质疑,指出构件的最不利受力状态随构件的不同和地震作用方向的不同而不同;并解释了实际结构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主要原因,以及角柱震害普遍严重的主要原因,计算分析表明,在目前的计算模型下,无是从结构强度的角度上讲,还是从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上讲,均需提高柱的设计强度。
其他文献
挤土桩在沉桩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挤土效应,应用圆柱孔扩张理论可推导出桩周土体在打桩过程中产生的径向位移。挤土效应也可用来处理桩位的偏移,通过合理布置桩数和排数,使桩产生
通过10根锈蚀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经过自然暴露、快速电腐蚀后,再经氯离子干湿交替环境下的锈蚀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在不同轴压比下的破坏
通过对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桩-土共同作用的分析,定量地说明了上部结构荷载在共同作用下形成重分布,荷载向边柱集中,形成“深梁”,找出了黄土地区上部结构与基础共同作用的分布规律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因缺乏试验依据,仅根据推断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顶层中间节点抗震验算的有关规定,而将主要构造规定留作空缺,此次规范修订,根据试验结果验证
建立了带残差修正的一维新陈代谢灰色模型,根据工程实际试桩资料对未压坏桩荷载-沉降性状进行了预测分析,探讨了灰色模型用于单桩荷载沉降关系曲线预测的具体技术和可行性。对
进行了6榀全注芯配筋混凝土小砌块抗震墙的水平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墙片的高宽比、轴向压力、水平和垂直钢筋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对《抗震结构设计规范》(GB500ll-2001)中抗剪
通过6片KP1型烧结页岩粉煤灰多孔砖墙片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该种墙体的破坏特征及其强度、滞回曲线、刚度、延性和恢复力特性等抗震性能。在墙体抗剪理论的
期刊
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固有频率的分析和计算是研究其动力性能的基础.进行了1根直线性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动力试验,测得了试验梁在张拉阶段的频率变化.为了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推导了直线性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频率计算公式,对试验梁的自振频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在梁频率的变化趋势及数值上均有较大的出入,最后分析了造成这种出入的原因.
模拟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区钢管壁-梁端混凝土剪力传递的界面,进行了12个含抗剪阻力件的试件的抗剪试验,试验参数为混凝土强度、剪跨比和配箍率。试验结果表明,在侧限条件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