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虽然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他们的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想象力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青少年的创造力。
由此我想到一位美国妈妈“保卫想象力”的案例。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已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听后很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告诉妈妈是她的幼儿园老师薇拉小姐教的。随后,小女孩的妈妈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最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伊迪丝的母亲胜诉了。
很显然,西方教育将想象力的发展放到了神圣不容侵犯的重要位置。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我国,法官肯定会认为家长“有神经病” “胡搅蛮缠”。因为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教育目标更多在强化知识养成,“会回答问题”,特别是高考需要模式化答案的今天,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不得不圈定在一个既定的范围。老师喜欢听话的孩子,反感 “唱对台戏”的孩子。我们的社会文化、教育文化为孩子制造了一个局限性很大的“思维铁房子”,孩子们不敢逾越,也不能逾越。
而且这种模式化发展已根深蒂固,多数人对之习以为常,逆来顺受,任由想象力不断蒸发和流失。换言之,学校弄丢了孩子的想象力,家长不会说什么,如果孩子不会模式化操作,家长却不愿意。我们已经对想象能力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愿望和动力。
更重要的是,有些教师对孩子的想象力都失去了判断和赏识能力,“雪化了,变成了春天”竟然被语文老师判定为病句,课堂上强词夺理、思维活跃的孩子往往会被扣上“有违师道尊严”的大帽子。想象力已成了边缘化教育目标。
那些爱学习的孩子是好孩子,那些个性强、思维敏捷、敢于想象的“捣蛋学生”也是香饽饽,我们应该为孩子的想象力插上腾飞的翅膀。◆(作者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公园路仪表厂南生活区)
由此我想到一位美国妈妈“保卫想象力”的案例。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已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听后很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告诉妈妈是她的幼儿园老师薇拉小姐教的。随后,小女孩的妈妈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最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伊迪丝的母亲胜诉了。
很显然,西方教育将想象力的发展放到了神圣不容侵犯的重要位置。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我国,法官肯定会认为家长“有神经病” “胡搅蛮缠”。因为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教育目标更多在强化知识养成,“会回答问题”,特别是高考需要模式化答案的今天,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不得不圈定在一个既定的范围。老师喜欢听话的孩子,反感 “唱对台戏”的孩子。我们的社会文化、教育文化为孩子制造了一个局限性很大的“思维铁房子”,孩子们不敢逾越,也不能逾越。
而且这种模式化发展已根深蒂固,多数人对之习以为常,逆来顺受,任由想象力不断蒸发和流失。换言之,学校弄丢了孩子的想象力,家长不会说什么,如果孩子不会模式化操作,家长却不愿意。我们已经对想象能力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愿望和动力。
更重要的是,有些教师对孩子的想象力都失去了判断和赏识能力,“雪化了,变成了春天”竟然被语文老师判定为病句,课堂上强词夺理、思维活跃的孩子往往会被扣上“有违师道尊严”的大帽子。想象力已成了边缘化教育目标。
那些爱学习的孩子是好孩子,那些个性强、思维敏捷、敢于想象的“捣蛋学生”也是香饽饽,我们应该为孩子的想象力插上腾飞的翅膀。◆(作者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公园路仪表厂南生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