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美国妈妈一样保卫孩子的想象力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虽然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他们的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想象力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青少年的创造力。
  由此我想到一位美国妈妈“保卫想象力”的案例。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已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听后很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告诉妈妈是她的幼儿园老师薇拉小姐教的。随后,小女孩的妈妈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最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伊迪丝的母亲胜诉了。
  很显然,西方教育将想象力的发展放到了神圣不容侵犯的重要位置。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我国,法官肯定会认为家长“有神经病” “胡搅蛮缠”。因为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教育目标更多在强化知识养成,“会回答问题”,特别是高考需要模式化答案的今天,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不得不圈定在一个既定的范围。老师喜欢听话的孩子,反感 “唱对台戏”的孩子。我们的社会文化、教育文化为孩子制造了一个局限性很大的“思维铁房子”,孩子们不敢逾越,也不能逾越。
  而且这种模式化发展已根深蒂固,多数人对之习以为常,逆来顺受,任由想象力不断蒸发和流失。换言之,学校弄丢了孩子的想象力,家长不会说什么,如果孩子不会模式化操作,家长却不愿意。我们已经对想象能力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愿望和动力。
  更重要的是,有些教师对孩子的想象力都失去了判断和赏识能力,“雪化了,变成了春天”竟然被语文老师判定为病句,课堂上强词夺理、思维活跃的孩子往往会被扣上“有违师道尊严”的大帽子。想象力已成了边缘化教育目标。
  那些爱学习的孩子是好孩子,那些个性强、思维敏捷、敢于想象的“捣蛋学生”也是香饽饽,我们应该为孩子的想象力插上腾飞的翅膀。◆(作者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公园路仪表厂南生活区)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评标的重要性也摆在日益突出的位置。政府投资代建项目作为近20年逐步兴起的一种工程管理模式,由于其浓厚的政府背景,其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效率的投资活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是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整体的投资效率却不高,非理性投资现象严重。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高管在投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管权力特征成为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高管个人特征往往会影响投资决策。管理层在经营活动中可能为了私人利益最大化而做出损害企业价值的行为。如在经营过程中,
期刊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区域性发展的国家战略,目的是为地区带来显著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自贸区内不仅施行促进贸易、投资和人才引进的税收政策,也具有一定区域税收征管自主权,增
兴赣必先兴教,强省必先强教。站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高度,立足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宏伟目标,着眼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省委、省政府于去年年底印发了《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21世纪我省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科教兴赣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又一重大决策。它的发布,对于提高我省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也是一项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对于这种特殊的人类遗产,如何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提升其旅游价值,以旅游促进其保护与传承,应该受到人们的广
叶存洪,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政协江西省委员会委员。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社会文明的源头。社会是否和谐,在一定程度上源自学校。因为唯有真善美的种子,才能孕育出真善美的果实。  学校应该有校长与教师之间、教师同事之间的和谐之美。近年有机会看了欧洲、澳洲几个国家的教育,每到一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