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ieD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同样,小学的学生如果不重视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
  在国内,提起“超前教育”或许有人不知其解,其实我国目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就是在总结我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国的“超前教育”与日本的“正规教育”而形成了比较适合国情的教育理论。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教育方针呢?我的主要体会如下。
  1 更新观念
  任何意义上的创新,都源于观念的更新。众所周知,语文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与生俱来,遇死才歇的学习,但小学语文学习只有五、六年,时间局限性极强。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明确,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创新观念是基础。因为教育者不但要施教而且也要受教,正所谓“学高为范”,促使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掌握适合新时期教育的新规律、新方法,增长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中的创新教育。这要求教育者必须站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创新教育何来创新学习,我们要认清没有很好的创新,就没有很好的发展,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一个学校更应如此。创新教育不是空中楼阁,他要求教育者在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尝试一些适合自己的新的方法,来适应新时代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的需要。
  2 抓好基础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没有基础就没有创新,基础是任何创新的根本。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还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做人、做事、求知、生活等能力。并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注重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培养。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发现、困惑、成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产生学习愿望和意向,进而教师在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独立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串成块,连成片,充分利用“变式”“比较”等手段,让学生“消化掉”变成自己的东西、构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目标。创新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如电教媒体等。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实践机会。如:根据一些课文假设事件的多种结果,进行合理的想象,甚至重新安排事件的原因和经过等,为学生尽可能的创造医德合理想象空间和环境。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创新教育渗到整个教育过程中,渗透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然而,我们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的偏重授课技巧而忽视授课内容。偏重“怎样教”而忽视教什么。其实“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小学语文教学,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进阶有很大的差异,我认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侧重于“怎样教”高年级就应该侧重于“教什么”。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从尊重教学规律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培养学生兴趣,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这也是我们现在教育最紧迫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全国特级教师经验选. 1981年版.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生命的幸福来源于对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的认识与体验,因此"三生教育"和"生命发展"逐渐成为教育的主题词。小学生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小学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家稳定、发展的一件大事。作为学校,抓实、抓好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头等大事
期刊
【摘要】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课文教学是初中外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的重要途 径。“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 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英语;趣味性教学;师生关系 初中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被打入冷宫,不被重视,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对课堂教学普遍不满意,认为历史课枯燥乏味、死气沉沉,而且内容繁琐。学生把历史课看作是加在他们身上的“徭役负担”,他们不愿意承当这种徭役,在课堂上学习起来自然就很被动,没精打采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教材内容和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注意加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那么,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整体和全面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世界、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学生“会学”为目标,注重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媒介,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上升为情感,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课的后面都有关于读后感的相关写作练习。读后感的写作练习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笔,或者写的肤浅,架空分析,或者不能联系实际。其实,写好读后感也不是无章可循。在我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了读后感写作的"四字诀",在实际的写作训练中,感觉效果还不错。  一、“引”  即围绕要感悟或感想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再现课文本身的感染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寓教于“文”(课文之文学性),这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此,我们也可以说语文教学,“教之无‘文’,行而不远”。枯燥乏味的教学,学生不愿听,又有多少效果可言呢?让文学性回归语文教学吧!  【关键词】语文文学性 ;文学素养; 教学创造性; 教学新法语文,是指语言文字,还是指语言文学,历来是人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列的通项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它经常以解答题第一小题形式出现,而且是解答题中出现频率比较高学生比较容易得分的类型题。在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在类型题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本节课渗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培养观察、归纳的思维品质,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并通过本节课是一节小结课
期刊
在创新教育已深人人心的今天,我们更应重视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但是,从今天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对历史的感受确实存在着一些障碍:  (1)教科书的局限性。其实很多学生都爱看历史读物,却不爱读历史教科书,爱听历史故事,却不爱知其前因后果。原因就出在教科书上: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太枯燥太乏味,也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
期刊
在我心里深深埋藏着一个巨大的痛苦,每当想起亲爱的爸爸,我心里就像刀割一样,泪如泉涌。  两年前,癌症恶魔无情地夺去了我爸爸的生命,当时我哭得死去活来,嗓子都哭哑了,真不知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在爸爸刚刚去世的几天里,我和妈妈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天以泪洗面,看见妈妈憔悴不堪的样子,我心里更是难受。  每当我看到同学们在爸爸的带领下赶集买东西的时候,我就十分羡慕他们:要是我也能跟爸爸一起赶集那该多好啊
期刊
【摘要】激发学生物理兴趣,才能学好物理。  【关键词】激发; 物理; 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初中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是短暂的,遇到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