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冻后综合救护技术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n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元月下旬出现的长期低温冰冻天气,使不少柑橘树遭受了程度不同的冻害,为尽快恢复柑橘生产,必须及时做好柑橘树受冻后的护理工作。如根据冻害轻重,分别对受冻树进行相应的护理,可使冻害较轻树尽快恢复树势并投入生产,也可以使受冻重的树在年内形成新的树冠.
  1.叶片微卷但多数叶片未枯黄的轻微受冻树,在天气转暖时喷0.2%的尿素加0.1%的磷酸二氢钾液2次,隔10天喷1次,第一次可加入5毫克/公斤的2,4-D钠盐以延缓绿叶脱落,但卷叶较多的树则不宜加2,4-D钠盐。春梢萌发前施好发芽肥,以氮肥为主。春叶转绿后再追施一次氮肥,并喷施0.3%的尿素加0.2%的磷液二氢钾液1~2次,如果加入0.2%的硼砂和0.05%的硫酸锌,则可加速春叶转绿和防止缺硼、缺锌症的发生。
  2.多数叶片卷筒干缩及至枯黄的树,应尽早摘除干枯叶片,以减少枝梢进一步枯死。早春应浅中耕松土,追肥宜推迟到春梢萌发后施用,薄肥勤施2~3次。雨季做好开沟排水工作。
  3.轻微冻害树可按常规修剪,尽量多留绿枝,即使是落了叶但并未枯死的绿枝也应多保留。春梢中度冻害和重度冻害的树应推迟修剪,宜在萌芽后可分辨死活界线时剪去枯死枝条,未全枯枝条将枯死部分带1~2个萌芽剪短,这样可减少剪口并有利于剪口愈合。
  4.冻害严重树修剪以更新树冠为主,根据整形要求适当短截枝条,主枝基部严重冻伤和主干冻伤的幼树可截干,使其重新发出主枝,被剪枯枝段和严重冻伤枝段应稍带点健康部分剪截,以免剪后继续往下枯死。重剪后要注意培养紧凑丰满的新树冠。重剪截的大伤口以及树皮受冻开裂部分应涂保护剂(方法为:用浓度为500毫克/公斤的“九二○”与100倍40%多菌灵混合液涂伤口后,再在其上涂凡士林),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干枯,促进伤口愈合。
  5.冻害严重进行重度修剪的树以及落叶多、枝干裸露的树,可在5月中旬及6月下旬各涂白1次,防止枝干日灼使皮层坏死。
  6.切实防治好以树脂病为主的病虫。从3月下旬起,加强检查大枝分叉部位上下和枝干向阳部分,一旦发现枝干皮层有褐色裂纹或有褐色胶液溢出,立即将病部与健康部交界处的黄褐色带刮除干净,先涂浓度为25%的浓碱水,然后再涂波尔多液(硫酸铜1份、生石灰2份、水10份)保护伤口。重剪后更新树冠树要注意防治象鼻虫、潜叶蛾、金龟子、凤蝶、红蜘蛛等害虫。(江西省农业厅外资办 朱文灿 邮编:330002)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清塘药物、清塘的一些误区,以供广大水产养殖从业人员参考。
期刊
他是一个从小吃红薯险些丧命的农家孩子,如今带领60万薯农缔造“红薯王国”:52项专利、年产值过亿、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小小红薯,四次革命,成就了中国薯业和粉丝行业的第一品牌。  这个创造红薯传奇的人叫邹光友,1960年出生在四川绵阳邹家沟村。过去红薯是当地的救命粮,邹光友从生下来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吃红薯。吃了18年的红薯,让邹光友得了严重的胃病差点丧命。  恢复高考后第2年邹光友考入了西南
1.肠炎病。病鱼食欲降低,行动缓慢,常离群独游;鱼体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外凸红肿,挤压腹壁有黄红色腹水流出。治疗方法:每50公斤饲料加韭菜1公斤、食盐0.25公斤、大蒜0.25公斤或每15公斤豆饼加韭菜5公斤、大蒜0.5公斤捣烂拌匀投喂。也可在饵料中每公斤拌入0.2克磺胺脒投喂病鱼。连续5天。对发病严重不摄食的鱼,可腹腔注射卡那霉素500~1000国际单位,3~5天即可。  2.水霉病。病鱼体表或
摘 要: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让综合实践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摇篮。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堂 创新能力  皮亚杰说:“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新事物能力的人,他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做过的事,而是具有创造性,善于发明的发现者。”培养创新能力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创造
高产蛋鸡在产蛋高峰期.往往容易发生脱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输卵管内膜黏液分泌物的不足.形成“干蛋”.致使蛋道随蛋脱出到肛门外面而无力缩回:其次是下蛋过多.下的蛋过大或是双黄蛋
“云台紫茄”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菜农选育的地方优良品种,是徐淮地区的主栽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在长江流域均可栽培。    一、特征特性  中熟,植株生长势强,抗逆性强,直立,株高70~100厘米,开展度80厘米左右。茎绿色,叶片较大,叶色深绿带紫晕,花紫色,门茄着生于第9节,果实圆柱形,下部略弯,一般长20~30厘米、横径5~6厘米,皮紫黑色,单果重200~400克,商品性较好。对黄萎病的抗性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