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背角COX-1和COX-2在p38MAPK诱发大鼠切口痛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GK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脊髓背角环氧化酶-1(COX-1)和COX-2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诱发大鼠切口痛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选择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112只,随机分为4组(n=28):假手术组(S组)、切口痛组(IP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和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组(SB203580组).S组鞘内注射0.9%生理盐水20 μl后,吸入异氟烷(呼气末浓度1.4%)min,不做手术;IP组术前10 min鞘内注射0.9%生理盐水20 μl;DMSO组和SB203580组术前10 min分别鞘内注射2%DMSO(SB203580的溶媒)10 μl和SB203580 30 μg(10 μl),然后用0.9%生理盐水10 μl冲洗导管.于鞘内置管后5 d,制备大鼠左后足切口痛模型.各组于术前1 h、术后2、3、6 h和1、2、3、5 d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各组于术后2、3、6 h和1、2、3、5 d痛阈测定结束后各处死4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脊髓背角COX-1和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IP组和DMSO组术后2 h~2 d时MWT降低,术后2 h~3 d时TWL缩短,IP组、DMSO组和SB203580组术后3 h~3 d脊髓背角COX-1表达上调(P<0.05);与IP组和DMSO组比较,SB203580组术后2 h~1 d时MWT升高,术后2 h~2 d时TWL延长,术后6 h~2 d脊髓背角COX-1表达下调(P<0.05);4组术后各时点脊髓背角COX-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8MAPK诱发大鼠切口痛与脊髓背角COX-1有关,与COX-2无关。

其他文献
患儿,男,12岁,体重28kg,因腹胀入院.7年前确诊为β地中海贫血,曾多次于本院予以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触诊示肝脾大,肝肋下4 cm,脾平脐.血常规检查:Hb 69g/L,RBC 2.47 × 1012/L,Hct 20%;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53 U/L,AST 55 U/L,结合胆红素11.9 mmol/L;凝血功能指标未见异常.人院后输入浓缩红细胞1 U/d,输注2 d时Hb 93.4
期刊
患儿,女性,12岁,体重38 kg,身高145 cm.诊断为右眼斜视,拟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2岁时曾在全麻下行双侧上睑下垂矫正术,手术顺利,所用全麻药物不详.无恶性高热家族史及其它遗传代谢性疾病病史.术前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期刊
2008年12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公布了2007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同时发布了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根据对1765种统计源期刊的统计结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及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中华麻醉学杂志》荣获“2007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期刊
对机械通气患者,在气管导管与螺纹管之间连接一个三通吸痰衔接管进行密闭式吸痰,虽可避免暂停机械通气[1-3],但打开三通吸痰衔接管吸痰口时,不仅会有气体漏出,而且由于吸引器的负压吸引作用,使潮气量降低,仍导致肺通气量不足.为避免肺通气量不足发生,本研究拟探讨全麻患者进行密闭式吸痰时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水平。
期刊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介导炎性因子在肝脏内皮细胞表面的粘附及活化[1].双嘧达莫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研究表明,双嘧达莫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2].本实验拟评价双嘧达莫预先给药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
期刊
目的 探讨戊乙奎醚(PHC)预处理对脓毒症小鼠肺损伤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昆明小鼠105只,体重20~25 g,随机分为3组(n=35):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CLP)组和戊乙奎醚(PHC)组.采用盲肠结扎并穿孔法制备脓毒症模型.PHC组于造模前1 h腹腔注射戊乙奎醚0.45 mg/kg,s组和CLP组于造模前1 h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造模后即刻测
二氧化碳气腹可引起血液动力学明显变化,内脏血流减少[1],血小板聚集、活化[2],虽然对机体影响短暂,但对潜在缺血或合并血栓疾病患者,气腹可诱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小肠缺血、坏死和术后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3-5].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平衡是维持血管张力和血小板正常功能的主要调节因子[6]。
期刊
目的 确定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置入输尿管镜时病人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方法 择期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病人5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0岁,BMI<30 kg/m2,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不同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组(n=10),S1组、S2组、S3组、S4组和S5组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0.21、0.14、0.09、0.06、0.04 ng/ml.靶控输
目的 评价吸入不同浓度氧化亚氮对全麻患者双腔喉罩囊内压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患者48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5~64岁,随机分为4组(n=12):C组、N1组、N2组及N3组.根据患者身高和体重选择合适型号的双腔喉罩.依次静脉注射异丙酚、瑞芬太尼、利多卡因及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喉罩置入成功后,套囊内注入空气,调节囊内压使其达加cm H2O(基础值),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C组、N1组、N2组及N
目的 评价BIS值监测患儿七氟醚复合氧化亚氮(N2O)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儿72例,年龄1~1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按年龄分层后随机分为3组(n=24):七氟醚组(S组)、七氟醚+30% N2O组(SN1组)和七氟醚+60% N2O组(SN2组).静脉注射阿托品、利多卡因、异丙酚、罗库溴铵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 CO2 35~4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