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教学案例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76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09-02
  一、教学过程
  1.复习
  (1)反函数的概念、反函数求法。
  (2)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定义与域值域的关系。
  2.导入新课
  先让学生用几何画板画出y=x3的图象,学生纷纷动手,很快画出了函数的图象。
  有部分学生发出了惊讶的声音,因为他们得到了如下的图象(图1):
  图1
  教师在画出上述图象的学生中选定学组1,将他的屏幕内容通过多媒体系统放到其他同学的屏幕上,很快有学生做出反应。
  组2:这是y=x3的反函数y=■的图象。
  师:对,但是怎么会得到这个图象,请大家讨论。
  (学生展开讨论,但找不出原因。)
  师:我们请组1再给大家演示一下,大家帮他找找原因。
  (组1将他的制作过程重新重复了一次。)
  组3:问题出在他选择的次序不对。
  师:哪个次序?
  组3:作点B前,选择xA和xA3为B的坐标时,他先选择xA3,后选择xA,作出来的点的坐标为(xA3,xA),而不是(xA,xA3)。
  师:是这样吗?我们请组1再做一次。
  (这次组1在做的过程中,按xA、xA3的次序选择,果然得到函数y=x3的图象。)
  师:看来问题确实是出在这个地方,那么请同学再想想,为什么他采用了错误的次序后,恰好得到了y=x3的反函数y=■的图象呢?
  (学生再次陷入思考,一会儿有学生举手。)
  师:我们请组4来告诉大家。
  组4:因为他这样做,正好是将y=x3上的点B(x,y)的横坐标x与纵坐标y交换,而y=x3的反函数也正好是将x与y交换。
  师:完全正确。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y=x3的图象及其反函数y=■的图象的关系,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什么样的关系?
  (多数学生回答可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于是教师进一步追问。)
  师:怎么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
  组5:将y=x3的图象上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交换,可得到y=■的图象。
  师:将横坐标与纵坐标互换?怎么换?
  (学生一时未能明白教师的意思,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教师不得不将问题进一步明确。)
  师:我其实是想问大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没有对称关系,有的话是什么样的对称关系?
  (学生重新开始观察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一会儿有学生举手。)
  组6:我发现这两个图象应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师:能说说是关于哪条直线对称吗?
  组6:我还没找出来。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找出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画出如下图形,如图2所示:
  图2
  学生通过移动点A(点B、C随之移动)后发现,BC的中点M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在追踪M点后,发现中点的轨迹是直线y=x。
  组7:y=x3的图象及其反函数y=■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师:这个结论有一般性吗?其他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也有这种对称关系吗?
  请同学们用其他函数来试一试。
  (学生纷纷画出其他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图象进行验证,最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还是有部分学生举手,因为他们画出了如下图象(图3):
  图3
  教师巡视全班时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将这个图象传给全班学生后,几乎所有人都看出了问题所在:图中函数y=x2(x∈R)没有反函数,②也不是函数的图象。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
  (1)点(x,y)与点(y,x)关于直线y=x对称;
  (2)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二、反思与点评
  1.顺序的重要性
  在开学初,我就教学几何画板4.0的用法,在教函数图象画法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根据选定坐标作点时,不太注意选择横坐标与纵坐标的顺序,本课设计起源于此。虽然几何画板4.04中,能直接根据函数解析式画出图象,但这样反而不能揭示图象对称的本质,所以本节课教学中,我有意选择了几何画板4.0进行教学。
  2.计算机正确使用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过程中,可借助于生动直观的形象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过程,但常常由于图形或想象的错误,使人们的思维误入歧途,因此我们既要借助直观,但又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摆脱直观而形成抽象概念,要注意过于直观的例子常常会影响学生正确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在直观化方面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如在函数的图象、图形变换等方面,利用计算机都可得到其他直观工具不可能有的效果;如果只是为了直观而使用计算机,但不能达到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促进学生思维的目的的话,这样的教学中,计算机最多只是一种普通的直观工具而已。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计算机更多的是作为学生探索发现的工具,学生不但发现了函数与其反函数图象间的对称关系,而且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反函数的概念,对反函数的存在性、反函数的求法等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前计算机用于中学数学的主要形式还是以辅助为主,更多的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直观工具,有时甚至只是作为电子黑板使用,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将计算机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发现探索,甚至利用计算机来做数学,在此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促进数学思维,发展数学创新能力。
  3.问题设计的准确性
  在引出两个函数图象对称关系的时候,问题设计不甚妥当,本来是想要学生回答两个函数图象对称关系,但学生误以为是问如何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以致将学生引入歧途。这样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是必须力求避免的。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故障模式影响及致命度分析(Failure Mode,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这些关键技术包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小子样产品可靠性评定的近似正态法,该方法基于中心极限定理,通过对子系统或部件的试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使之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规律,从而
会议
生活在地球生物圈中的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在生物圈中,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总是处于有序的动态平衡之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天然和谐、共生共荣的大家庭。不合理使用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脑动脉颅
我院地理位置处在农村包围的煤矿区,冬季时很多人在蜂窝煤,热水器等取暖时,常有因煤气泄漏,、燃烧不充分、通风不畅使用不当等原因引发的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患者来院就诊。急性一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05-02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的现象。有的学生一上作文课就没精打采,老师布置了作文题目,更是忧心忡忡,惶惶然不知所措,这种现象有的学者称之为“恐文症”。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上作文,至少不至于害怕上作文课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说:
由于气象现代化和对外服务的需要,建立开放型气象网络已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给气象网络的安全带来挑战.本文就无锡市气象局局域网在内部安全管理、防病毒以及防黑客方面所做
目的:对某医院院内制剂参苓安神胶囊(由酸枣仁、党参、茯苓、陈皮、白术、甘草等组方)薄层鉴别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主要药材酸枣仁、党参、陈皮、白术进行薄层定性
“Baby carrot”对于许多从美回国人员是非常熟悉的,有人称其为小胡萝卜、婴儿胡萝卜、娃娃胡萝卜、迷你胡萝卜及袖珍胡萝卜等,也有人称其为水果胡萝卜。在此,本文称之为“微
在本文中,采用线源声场的迭加,计算二维平面声源产生的脉冲波束的反射声场,得到了反射波束位移和频谱随入射角的变化,从数值计算上对以前的脉冲波束反射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