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引发晚期结肠癌大出血一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5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已普遍开展,介入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屡见不鲜,我们收治1例晚期结肠癌因介入治疗引发的大出血,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腹腔内胆汁通常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在少数情况下,患者临床并无严重腹膜炎的表现,仅有因腹腔内大量液体所引起的轻微腹胀,有的甚至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我院自1985~2003年共收治4例,总结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男性,33岁.上腹疼痛、发热、腹胀,在外院以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1个月,以胰腺囊肿收入院.B型超声示:胰腺前、小网膜囊内巨大囊肿.CT示胰腺前、小网膜囊内约30 cm×40 cm×45 cm囊肿,囊壁不清楚,胰腺有坏死。
期刊
患者男,49岁.于1995年7月因腹痛、黄疸等症状以胰十二指肠占位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吻合方法与Child氏法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胆总管远端结扎,胆囊与空肠吻合加Braun氏吻合.1996年4月又因梗阻性黄疸、胆囊管梗阻行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侧侧吻合术.第2次手术后4年来上腹及腰背部痛、寒战高热、黄疸反复发作,于2001年2月6日再次住院.查体:巩膜黄染,右上腹深压痛.化验检查:ALT 88 U/
期刊
患者男,74岁.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伴呕吐2h于2004年2月8日入院.呕吐物初为黄色胃内容,后期有少量血性液体,发病后无肛门排气.15年前因胃癌在我院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腹膨隆,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血常规:WBC:8.7×109/L,N 0.85, HGB 144g/L .尿常规无异常.腹部透视:肠腔积气明显,中下腹见多个阶梯状液平.B超:肝
期刊
我们通过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PTC)下胆道钳夹活检临床研究,旨在评价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001年4月至2003年3月,我们收治 6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男36例,女29例,年龄33~88岁.发生黄疸时间7~90 d,平均32 d.血清胆红素63~994 μmol/L,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除PTC常用器械外,活检器械有:(1)活检钳引入鞘为8 F胆道支架推
期刊
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我们对4例顽固性便秘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3例为经腹腔镜直肠悬吊加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1例为经腹腔镜次全结肠切除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0、44、47和48岁.病程2~5年.4例均经保守治疗无效转至我院.结肠传输时间测定和排粪造影检查诊断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直肠前突、会阴下降)3例,其中1例合并内套叠;诊断为
期刊
我院从1992年以来对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和脾外伤者行脾切除时保留副脾12例,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10例的副脾形态变化及免疫功能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期刊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新方法.该术式术后患者感觉疼痛较轻,且术后复发率低,在美国及欧洲国家广泛开展,1997年逐步在国内推广.然而实验及临床研究都发现人工合成材料植入体内后所引起的纤维愈合会造成人工假体的皱缩和变硬[1].我们对我院2000年6月至2001年12月68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男性患者的睾丸血流灌注及性功能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了解该术式对男性
期刊
期刊
Mirizzi综合征为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及其炎症所引起的胆总管梗阻曾被视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熟练,术中诊断技术的提高及器械发展,病例的积累,以前被视为腹腔镜手术相对禁忌证的可逐渐在腹腔镜下实施.Mirizzi综合征能否在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医师研究的课题,我们在1995年3月至2002年7月间实施腹腔手术治疗6 000余例胆囊结石中有Mirizzi综合征2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