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为自己留的最后一条退路

来源 :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x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nice的员工


  李素儿是他们公司里最nice的员工,没有之一!她是老板眼里最nice的下属,下属眼里最nice的上司。
  其实论业务能力,李素儿肯定不是最出色的,她个性内敛优柔温和沉静,不够雷厉风行杀伐决断。但胜在兢兢业业,认真又有眼色,交给她的工作不折不扣完成,不迟到不早退,加班加点也没有怨言;对下属呢,她态度平等以身作则,愿意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有事肯担责,有利不抢先……而且,还不计较薪水的多寡。
  这样的员工,简直是无可挑剔。
  其实很多同事背后都会偷偷议论,李素儿为什么还要出来打这份工,虽说她现在算是中层,但这种规模不大的外贸公司中层,一个月到手的薪水也就一两万块而已。而大家记得李素儿刚来上班时开的车子是卡宴,拎着的包包是Le Boy;入职后虽然很快换了台宝马3系,有时还坐公交车,包包也换成一些几千块起步的轻奢品牌。但完全可以看得出,她的生活品质根本不是这份收入所能支撑的。
  辦公室的墙都是纸糊的,同事做久了,自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很快大家都知道李素儿的先生是个拆二代,家里还有间工厂。
  这下大家就不懂了,有钱人家的少奶奶出来做事的倒也不少,但大多都是那种轻松体面的工作。像李素儿这样来一间小公司上班,还扑心扑肝地工作,辛辛苦苦挣这么一两万块薪水的,可真不多见。

美貌的女生总是比普通女生得到的更容易


  李素儿长得美,但这种美,并不是那种一眼看去就咄咄逼人明艳张扬的美,而是一如她的个性,那种柔和低调不具攻击性的美,她眉眼秀气,乖巧动人。
  大四那年,同学们都忙着找工作,李素儿也不例外,她老家在苏北一个小城,留在深圳,自然是她及她家人的目标。但像她这种非985或211出来的本科生,要在示范区里找份过得去的工作,可真是不容易。最后李素儿在关外的一间德资的机械制造公司找了个行政助理的工作,虽说从这到市中心的人民广场足足有40公里的路程,进趟城还得折腾着先换好几路公交再换乘地铁,但怎么说也属于深圳啊。
  公司很多同事都是外来务工者,特别是车间里的工人,但跟城里的人不管从穿着打扮,还是从谈吐做派上,都有显著的差别。李素儿虽是外地人,但到底在大城市读了四年大学,能get到点穿着打扮的要领,甫一入职,就吸引了公司里不少男同事的目光。
  或明或暗对李素儿有意思的男同事有好几个,章临峰就是其中一个,他是销售部的一名普通职员,刚开始李素儿并不在意,也不是对他一个,她对其他的男同事的好感都没有太在意。李素儿在大学里是有男友的。毕业前,男友吞吞吐吐跟她说要回宁波老家,家里给他联系了所大学当辅导员,想让他边上班边准备考研,问她愿不愿意跟着他去宁波找工作。李素儿不愿意去,都是留在外地,那何不去深圳这样的一线大都市呢,机会比其他二三线城市多多了。
  男友没有勉强,也没有表示愿意留下来陪她,到了七月,男友就回宁波了。两人谁也没正式说分手,但两人都知道,不可能再在一起了。李素儿其实并没有太难过,她知道,自己并没有那么深爱他,不然就会义无反顾地跟他去宁波;当然他也没有那么爱她,不然他就会拒绝老家安逸的生活,留下来陪她一起打拼。他们其实都是一样的人,最爱的,不过是自己。
  虽然没那么深爱,但两年多的感情,一朝离别,情绪低落总归难免,所以李素儿打不起精神来应付新的追求者。另一个原因她始终想回市区工作,觉得这儿的男生总归没有太大出息。
  李素儿对章临峰另眼相看的是有次无意中听到两个保洁大姐在茶水间里的对话,公司里的保洁大姐是附近的征地农民,也就是拆迁户。其中一个保洁大姐和章临峰老底子是邻居,在说他家的那个模具厂如今生意不好,但当年地皮好弄,建厂房时圈进不少地,没想到前赶上拆迁,这下不好说了!
  李素儿听得心头猛地剧烈一跳,再碰上章临峰献殷勤,她的眼神不自觉的就有点不一样了。而且她稍加留意后,就发现章临峰的衣服鞋子都是价格不菲,上下班开一台黑色进口的GLE,这些都更印证了保洁大姐在茶水间里的对话。有了这些看似浅薄庸俗的外在条件的加持,章临峰的身上立马添了一种说不出的魅力,而且他的外形虽不能用英俊帅气来形容,但身材高大健硕,五官端正,怎么说都是个挺不错的小伙子。
  两人的感情进展得挺快的,有钱男生总是比较容易讨得女生的欢心,多送几件名牌首饰、几个名牌包包不就“包治百病”了。毕竟,大多数时候,加了点用心的砸钱,真的几乎可以满足一个女生所有的虚荣心。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章家那栋自建的三层小楼也马上要动迁了,章临峰是独子,章家人丁稀少,急着要娶媳妇添丁进口,好多分上两套房子。他父母见过李素儿后,都挺喜欢她的,这样性格的姑娘,做儿媳妇,最适合不过了。

全职妈妈


  两人很快结了婚,婚后没多久,李素儿就怀孕了,而且一举得男!全家都高兴得不行,公公出手很大方,直接送了台卡宴给她,又给了个50万的大红包!李素儿还在月子中心做月子,公婆就在一边装作说笑的样子说过两年要再追生个女儿凑个“好”字。李素儿突然觉得自己有点体会到千亿儿媳徐子淇的感受了。
  产假满了后,李素儿回公司上班,婆婆对孙子宝贝得不行,先是李素儿在公司挤奶,每天下班背奶回来,没吃几天,婆婆就不乐意了,说冷藏过再加热的奶给宝宝喝了不新鲜。于是改保姆每天中午送宝宝去公司给李素儿哺乳,送了一个礼拜,婆婆又不乐意了,那时刚好冬天,怕宝贝孙子抱进抱出冻着了……至于断奶,那想都不要想,怎么都要喝足十二个月的母乳啊,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李素儿回家做全职妈妈!公婆说反正你一个月就七八千的薪水,我们家收套房租就在了,又不差你这么点,孩子总是妈妈自己带最好。章临峰也不反对她辞职,安慰她说保姆还是照样请,你在家看着点就行,每个月家用他会给的,一万五够不够?
  于是李素儿就做了全职妈妈,像大多数有钱人家的少奶奶一样,除了带孩子,就学着做烘焙,打理花园,搭配家具软装,日子过得闲适舒服。

180克蚂蚁森林能量


  章临峰如今很忙,除了上班,还要帮他爸打理自家的模具厂,他是个有心人,做销售时积累了一定的人脉,暗落落给自己厂里接了不少单子,还包括公司里的一些零件加工。他一星期难得在家吃上两顿饭,即便是周末,也常常说去要去厂里看看或出差或客户有应酬。
  模具厂在他的打理下,大有起色,老公这么有能力,李素儿自然很高兴。她怀疑章临峰不对劲是有次她开了蚂蚁森林收能量,发现他有个150多克的能量,再加上人家捷足先登已经收走的,原来应该是180克能量。180克,这应该是在线上购买电影票产生的。但昨天这个时候,章临峰出门前跟她说,有个样品客户急着要,尺寸不对,他要亲自去厂里盯着师傅重新开模。
  这事过后不久,就快到七夕了,章臨峰照例问李素儿想要什么礼物。她就留了个心眼,故意在淘宝上挑了对钻石耳饰,把链接发给章临峰,撒娇说就喜欢这个款式的耳饰。链接发送出去后,她死死地盯着手机,五分钟后,手机上跳出提示,某某某打开了这个链接。某某某虽然是个网名,但明显是个女性名字。章临峰收到她的链接后,分享给了那位某某某!
  很多一些平日未曾留意的细节开始一个个浮现出来,她记起章临峰每次晚归,第一件事总是直接去洗澡,而且一改平日换下的衣物乱扔一气的习惯,很勤快地自己塞洗衣机里洗了。还有每次坐他副驾驶座,总不是她之前调的位置,她问过几次,他总是说有某某某搭车,他个头大,喜欢把座椅往后调,某某是和他一个部门的,两人关系不错。
  ……
  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细节一个个串在一起,李素儿的后背渗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
  儿子快两岁了,公婆开始催着他们要二胎,这些天章临峰回家吃饭的次数多了,晚上他抱着她努力,亲密地轻轻撕咬着她的耳朵,说:“给我生个女儿吧,肯定会像你一样漂亮。”
  李素儿想到这,忍不住就一阵反胃,抱着马桶吐了个天昏地黑。
  她回了趟娘家,犹豫了很久,断断续续地跟她爸妈说了自己的怀疑,爸妈听着,并不太以为然,说你这是在家待着闲的,捕风捉影,我们看临峰对你很好,公婆也心疼你,你俩不还正准备要二胎吗,他外面有人还能跟你生孩子啊?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真的外面有人,你也不能离婚啊,厂子、房子、商铺、存款,这样的人家,多少人哭着喊着想嫁进去啊!要离婚也要他们家先提出,你好开条件,傻子才主动先提出离婚啊。
  又语重心长地劝:“你抓紧生个二胎,家用要多要点,还有想方设法房子上多加几个自己的名字。”
  李素儿冷静下来后,几不可闻地长叹了口气,爸妈的话说得市侩难听,却是个大实话。是啊,离婚,离婚后又该怎么办?

工作,是留给自己的最后一条退路


  回来后,她脸色平静,一如往日。李素儿在招聘网站上留了简历,悄不声地去参加了好几次面试,最后选中了一间离家不远的服装外贸公司。当她跟先生和公婆提出要重新去上班时,不出所料遭到他们的一致反对。公婆毫不掩饰他们的不屑:“你去这种小公司赚那么点薪水,都不够付汽油钱。”章临峰倒没那么刻薄,哄着她说我们不正准备要二胎吗。但她很坚决,不过是借孩子的立场来坚持,说孩子已经两岁了,很快可以进幼儿园了,她想去上班,赚多赚少倒是不重要,而是妈妈的努力工作,将来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这理由一祭出,他们都不好意思反对了。
  开始,家里人都以为李素儿嘴上虽然这么说,其实不过在家呆着无聊了,上班打酱油解解闷儿。但很快发现她不是打酱油,她工作很努力甚至可以说是卖力,她所在的是德国组,因为时差,经常大半夜还得回复客户邮件。她大学里选修的是德语,后来又进过德企,但对德语并不是很精通,能应付一些简单会话而已,特别对于服装专业词汇,几乎一窍不通,虽然公司有专业翻译,但她去报了个德语培训班,开始努力学习德语。有时主管喊她加班,她不但毫无怨言,甚至有种被需要被重视的快乐。
  她的勤奋努力,老板默默地看在眼里,她慢慢升了职,加了薪,一直做到他们德国组的组长。
  公婆对她的工作还是不屑,先生呢,嘴上不说,但她知道,他心底更是不屑。但她不在乎,就像她现在再也不在乎他的那些越来越懒得掩饰的细节。她不问,他自然更不会说,他们相处的客客气气,外人看了,怎么都是对幸福美满的夫妻。
  夜深,有时她会想,将来怎么办呢?但转念一想,不管将来如何,好在她有孩子,有钱,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是的,还有份不错的工作!这是她为自己留得最后一条退路,也是为自己保有最后一份尊严。
其他文献
很多都市女性的包包都像是哆啦A梦的口袋,里面装的不仅是物品,更多是故事和梦想。用《欲望都市》里的话来说,包包它本身的意义才重要,“当我拎着那只包包时,我便知道我已经飞黄腾达了”。  在我身边,大多年轻的女孩都喜欢帆布包包,最近超级火的long champ猫咪包我在星巴克就看到好几个女士拎着,超级卡哇伊。身为猫咪控的自己也入了一款蓝色的猫咪包,找的海外代购哥哥,不到一千块钱。很大,可以放几本书和笔记
期刊
公园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儿时跟长辈去锻炼身体的回忆,少年时和父母散步野餐的回忆,成人后和恋人相约漫步的回忆。春去秋来,我们在公园内触摸四季。待我们老去,这样的记忆又传递给下一代。  深圳是中国公园密度最高的城市,89.41%的居住区周边一公里内都有公园覆盖。市内又以福田区的公园密度名列前茅(公园面积占福田区总面积10%以上)。109个公园星罗棋布,市民出门500米就有绿化场所,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期刊
我想找份新感情了  我叫阿梅,35岁,单身。遇到阿梁的时候,我离婚5年,4岁的儿子跟着前夫。  离婚前,我生活在珠三角某三线城市。前夫文浩是当地人,斯文帅气,而我则是身材娇小皮肤好那种女人,朋友们都说我俩好衬。文浩对我很好,直到现在,每次通电话时,他还说他在等着我回去,可我心里知道,已经回不去了。  我提出离婚,是因为文浩在我怀孕期间有了外遇。我生下儿子未满月,就发现他和别的女人有猫腻。那天他手机
期刊
氛围极佳的城市腹地  深圳市的中心是福田区,福田区的中心往北一点就是莲花山,莲花山的东南西北,分别挨着彩田、红荔、新洲、莲花四条路,外围周长近6公里,站在海拔106米的山顶上往南望,市政府建筑大鹏展翅的外形灵动,翅尖一点反光。  中心区的楼盘密密地拔地而起,与山脚下的开阔疏朗形成反差。人潮来来往往,进出于周边的音乐厅、书城、博物馆和美术馆等。作为广东省重大项目、极富未来感的深圳当代艺术馆,在马路一
期刊
女人之间的关系有多复杂?微博里曾有个神回复:五个女人能建六个群。有人说:“女人的友情分为两种,铁打的真闺蜜和塑料姐妹情。”  所谓塑料友情,都是由表面的亲密和背后的剑拔弩张组成的。它单薄脆弱,“使用期限”长短不一,里面往往夹杂着权利和利益的明争暗斗。  民国才女张爱玲未能免俗,她也曾有过这样一段塑料姐妹情。 1 凡是让你不舒服的关系,都是错的  张爱玲交友不多,有段时间,她同潘柳黛交好。  潘柳黛
期刊
?少儿时的我爹,好惨的  我爹的故事一直跟随着我的脚步。学龄前是我家族里的人讲,上小学时是镇子上的人讲,上中学是县城里的人讲;上大学,是他自己跟我通信讲;等到我们姐弟几个都成家立业后,是我妈在电话里讲。  少儿时的我爹,好惨的。  他五岁丧母,丧母当年,他疼爱的小妹妹也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我爷爷和我大伯——比我爹大三岁的大伯是我爹的死对头,他极聪明又极心狠,将自己所干的一切坏事都栽赃到我爹身上。而每
期刊
1  廖丹和向尚都是二婚,她带着女儿,才5岁;他带着儿子,已经11岁。他丧偶,5年前妻子车祸去世;她离异,前夫嗜赌、家暴。  廖丹是中草药研发工程师,长得清秀漂亮,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中药材的植物气质,性格温和,处事冷静,是个很好的妻子。  两年前,向尚和廖丹各自的老妈住进了同一间病房,两人都有工作要忙,于是在老人们的提议下分工合作輪流照顾。慢慢地,两位妈妈都喜欢上了对方的孩子,牟足了劲想撮合他们走到
期刊
老王有块手表,国产的,有年头了。老王有事没事就摘下来,咔咔上劲,还夸:还是老东西,质量真好。  我得承认我对老王关心不够。老王好多天沒拧发条了,我都没发现。还是我妈说的,好好的表,硬让你爸给拧散黄了。老王讪讪地说,再买一块吧,戴习惯了,手腕空得慌。  我也不能看老王的手腕空着。老王的手腕一空我也慌。  若干年前,老王经常邀请我联袂出演父子情深的戏码。老王摘下腕中表,方方正正摆在桌上,然后转身一个回
期刊
姑家表妹出阁,我们一家三口去吃喜酒。天将擦黑时,回到家。没想到,一进门,父子俩倒进沙发里,儿子大喊:“老妈,我肚子饿了。”爸爸也学着儿子的口气说:“老婆,我也没吃好。”  我歪头瞪着一对大眼,一对小眼,问:“怎么?今天咱们掏了一千块钱的红包,吃的一顿巨额大餐,你们居然敢说没吃饱?没吃好?”  儿子用可怜巴巴的口气说:“饭店的饭菜我不喜欢吃,不是太辣,就是太咸。我想吃妈妈擀的妈妈牌鸡蛋面。”爸爸再次
期刊
一  自从研二那年,我与母亲的感情缓和以来,今年是第一次,母亲忘记了我的生日,那天,我一直等到晚上,却始终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今年,我36岁。  我的母亲是一个裁缝。我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借用镇上一家店铺的一个角落,帮邻里乡亲们做衣服。不管春夏秋冬、风吹日晒,母亲每天从早忙到晚,不是低头裁衣,便是坐在店里,不停地踩踏着她那台蝴蝶牌缝纫机。上小学的日子里,每每到了中午饭点,我便经常蹭到母亲所在的店门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