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插图”,助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wxy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插图”作为教材中常见的一种表达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教学时越来越重视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语文教师应巧用“插图”,助力语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领略文本意境、体会文本情感,切实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插图;初中语文;文本教学
  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三个重要部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由基础知识转向了阅读与写作。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通过各方面的训练不断加强的,而在众多能够提升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中,课堂上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无疑是最为常见且有效的。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阅读,教材编写者往往会在文本内容中加入一些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一、插图在课本中的存在意义
  插图能迅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插图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常见,其内容比较形象直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一旦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讲解、课堂思考与讨论中,这样教师在进行文本教学时会更有激情,课堂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
  插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主旨。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带领学生去领悟和体会课文中蕴含的主题思想。教师应当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主题思想,而教材中的“插图”就是一种理想的教学辅助工具。插图生动形象,一方面能够将课文中的故事情境描绘出来,另一方面又能将课文主人公的具体人物形象展现在学生眼前。
  插图是能给学生提供文本之处的内容补充。除了将课文的情境与人物形象生动具体地展现出来以外,教材中的插图有时还会起到补充说明课文背景的作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大多选自古今中外名家的经典作品,由于时间与空间背景的不同,因此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就会显得有些困难。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时教师基于文本插图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些补充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完成课文的赏析与理解,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巧用“插图”,助力语文教学
  (一)“粗看”插图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
  与语文教材中占据大篇幅的文字不同,插图是一种图像信息,也是更容易在视觉上吸引学生注意的因素。与传统意义上的文本阅读理解一样,插图的阅读也需要学生有一个从“粗看”到“细品”的过程。在粗看阶段,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对图像内容有个整体的认知。对插图有了大致印象也就表明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时教师再进行文本的导学指引,这个阶段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学习积极性等,同时又能对下一步的文本教学分析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例如,在执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教师可以在导学阶段让学生观看课本插图。通过插图可以让学生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来描述插图中的信息,感受插图所表达的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对课文内容有大致地了解。然后让学生阅读文本第五段后再整体看这幅图,看看近处有什么,远处又有什么,作者是如何写景的,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这样的导学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领会文本内涵。
  (二)“细看”插图揣摩作者表达的意境与感情
  初中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最为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作者赋予它们的意境与意义。初中教材古诗文的插图往往都是一些很能表达意境的优美画作,这些插图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领会作品的意境与主题。为了更好地领悟文本意境与思想,学生应当对这些插图进行详细地观察,也就是传统阅读理解过程中的第二阶段——细看。通过对教材插图的细看,学生能够沉浸于作者使用文字构建出的世界中,从而更加容易地去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例如,在进行《唐诗五首》中《野望》一诗的教学时,考虑到这是一首描写野外风景的诗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教师可将教材中的插图诗中课堂教学的重点鉴赏对象。教材中的插图是明代董其昌绘制的《山水图》局部,图中表现的是山的风景,其中还有一些山中的树木与山中的薄雾,与诗中的“东皋薄暮望”“树树皆秋色”与“山山唯落晖”相对应。通过对这幅插图的细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中描绘的萧瑟秋景,从而体会这首诗所传达出来的苦闷、孤独的情绪。
  (三)“回味”插图的意境帮助学生与文本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
  在经历过“粗看”和“细看”以后,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回味”。回味这一阶段必不可少,因为初中文本教学并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鉴赏几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它更多的是一种对于身心尚处发展阶段的中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对插图的回味,教师能够引领学生与文本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甚至是直接与作者本人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也对其成长与发展有积极意义。例如,执教《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其中的插图,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他们进行思想与素质教育。这篇课文的插图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画像,他同时也是这篇文章中的第一主人公。
  师:这个人物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生1:他有着一捧乱糟糟、白花花的胡子,他的头发不多,同样是乱糟糟、白花花的。他的眼睛被周围的毛发包围,看起来不是很大。就像所有普通人一样,他的长相看起来是普通而平庸的。
  师:他的这种外形特点能够反映出他的哪些性格特征呢?
  生2:他重视心理内在而不关注外在,他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拘小节,并不在意旁人对自己的看法。
  师:列夫·托尔斯泰的性格特点是由哪些因素影响形成的?
  生3:他的性格特点是受到当时俄国的社会环境、国际大背景以及他自己的生活经历等众多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
  师:对列夫·托尔斯泰有什么话想说?
  生4:每个时代都有伟大的人物,他们未必有令人过目不忘的惊艳长相,他们也许是平凡的一个小人物。但他们心系社会,要对这个时代的发展负责任,这样才能通过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来促进时代的进步。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构成因素,“插图”已经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学中的有力助手。教学中通过巧妙运用插图,教师可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情感,补充拓展与课文相關的知识。在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时,可通过“粗看”来整体感知文本内容;通过“细看”来理解与领悟文本中的意境与情感;通过“回味”帮助学生与文本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巧用“插图”,不仅能够助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国防专利的民用化转变对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国防专利除了具备普通专利的特点外,其还具有保密性、非完全市场性、利益分配的特殊性等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国防专利制度,国防专利由政府和军队两家进行统筹管理,但目前我国的国防专利制度的建设并不完善,国防专利权利归属混乱、普通专利与国防专利的申请体系不协调、定密解密机制僵化、国防专利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突出,我国应尽快明确国防专
摘要:知识产权纠纷商事调解制度是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速争端解决、促进商事贸易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商事调解制度刚刚起步,应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商事调解制度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纠纷商事调解的法律效力、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商事调解的国际化、规范化和专业性,并不断推动知识产权商事调解组织市场化运作。  关键词:知识产权纠纷;商事调解;完善路径  一、知识产权纠
增材制造技术又称为3D打印技术,是建立在材料科学、技术及智能制造技术之上的一种三维快速自由成型的新型制造技術,是一种材料累加的加工制造方法,尤其适合于单件或小批量零件的快速制造。这一特性使得增材制造技术尤其适合于远离母基地的战场环境下,对作战装备个别或少量损坏零件的快速维修与现场制造,适应现代战争“四快”:快速响应、快速制造、快速修复、快速恢复战斗力的新要求。  1 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最近5
对植保无人机配套动力电源的使用工况、技术参数及指标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镍钴锰–中空碳微球电极体系、涂炭铝箔和陶瓷隔膜等材料的应用,定制开发了植保无人机专用3.7 V 22
摘要:分析了当前军工企业国际民品技术合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军工科研院国际民品技术合作路径。认为军工企业应顺应新形势要求,融入国际协同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民品技术国际合作,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国内重点科技和产业发展。  关键词:国际民品;技术合作;军工企业  0 前言  在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军工企业不仅肩负着保障国家国防安全的使命,也具有推进国家经济
摘要:名著阅读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中起着重要作用,語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找准阅读的起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高效的阅读活动,从而全面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提升。以阅读《西游记》为例,谈一谈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在名著阅读中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建构和运用语言,发展和提升思维品质。随着新课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