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课教师中途接替班主任,充当的是“救火队员”的角色。这些班级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再加上很多学生都具有“怀旧情节”,班主任工作呈现出班级问题多、工作压力大的特点。因此,“半路出家”的班主任工作比其他班主任工作难度要大,工作压力也更大,只有做到快速、严格、友情、智慧、服务、感恩,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教师;班主任;方法;善待
一、尽快进入角色
新班主任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就要主动向原班主任、原任课教师及班级学生了解班级情况。不能让学生处于无人看管的“无政府状态”,要让学生知道学校是关心爱护他们的。班主任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去看待和处理出现的问题,切不可在语言中出现“你们班”等让人产生隔阂的词语。
二、树立班主任权威
由于是新接手的班主任,肯定会有学生不适应新的管理思路与管理理念,对新班主任的教育方式产生抵触情绪,有些学生还会怀念以前班主任的“恩惠”。面对这样的局面,新班主任处理问题的态度要坚决,方法要果断,要让学生觉得新班主任办事原则性是很强的,在道理与班规守则方面绝不会退让。班主任还要经常向学生灌输“严师出高徒”的思想,当管理权威树立后,以后的工作就得心应手了。
三、做学生的好朋友
当班级各项制度落实执行后,不要让学生总觉得新班主任“高高在上、不可触摸”,班主任不想让自己在这个班成为“孤家寡人”,就要与学生做朋友。学生的心地是纯真善良的,把他们当朋友,他们就会把教师当朋友。师生之间成为朋友了,还有什么话不能说,还有什么工作不好做呢?而且,班主任通过这样可以更了解他们的世界,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增加更多的情趣和快乐。
四、处理问题要及时、“圆滑”
在班级工作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学生问题,班主任处理事务必须及时,否则第一个问题没“摆平”,第二个问题马上就会出现,而且严重程度会升级,所以班级工作也讲究“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在处理学生问题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要得当,学会“换位思考”,即使学生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如偷东西等),也不可伤其自尊心,因为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能因为一个错误影响一辈子。对于学生个人问题,最好不要在众人面前处理,保护学生的“秘密”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总之,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问题,班主任一定要从保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想想办法,找到一个最恰当、最“圆滑”的处理方法。
五、树立服务意识
农村中学学生群体的特点是留守孩子多、缺乏家庭教育。很多学校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孩子,学生一年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个月,他们只能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能在物质给他们以保障,却无法在知识与精神上给予太多的帮助,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再加上留守儿童缺乏完善的家庭教育,所以一些学生在受到刺激时经常会离家出走,在游戏厅、网吧彻夜不归。家长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只是打打骂骂,无法用道理去说服教育他们,也就不能让学生彻底改变。当这些问题重复出现时,家长便把问题推向了学校,这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所以,班主任要树立服务意识,既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又要当好他们的“爹妈”,多去关心学生们的生活,使他们的“精神食粮”更加丰富。
六、多进行感恩教育
班主任要尽可能地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在农村中学,可开展的情感教育活动还是很多的,可以从他们生活的艰辛、父母打工赚钱难、爷爷奶奶照看不容易等入手。对各类问题、各类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学生心灵最薄弱处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用行动去报恩。长期如此,学生将会更具社会责任感,心灵也会积极向善。学生学会了感恩老师、感恩家长、感恩社会,教师教书育人的阻力也就少多了。
班主任作为孩子人生的前期导师,对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性格、人格、处事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的心中都有一根杠杆,能撬起的,不是庞大的地球,而是孩子们触手可及的明天。
责任编辑 张淑光
[关键词]教师;班主任;方法;善待
一、尽快进入角色
新班主任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就要主动向原班主任、原任课教师及班级学生了解班级情况。不能让学生处于无人看管的“无政府状态”,要让学生知道学校是关心爱护他们的。班主任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去看待和处理出现的问题,切不可在语言中出现“你们班”等让人产生隔阂的词语。
二、树立班主任权威
由于是新接手的班主任,肯定会有学生不适应新的管理思路与管理理念,对新班主任的教育方式产生抵触情绪,有些学生还会怀念以前班主任的“恩惠”。面对这样的局面,新班主任处理问题的态度要坚决,方法要果断,要让学生觉得新班主任办事原则性是很强的,在道理与班规守则方面绝不会退让。班主任还要经常向学生灌输“严师出高徒”的思想,当管理权威树立后,以后的工作就得心应手了。
三、做学生的好朋友
当班级各项制度落实执行后,不要让学生总觉得新班主任“高高在上、不可触摸”,班主任不想让自己在这个班成为“孤家寡人”,就要与学生做朋友。学生的心地是纯真善良的,把他们当朋友,他们就会把教师当朋友。师生之间成为朋友了,还有什么话不能说,还有什么工作不好做呢?而且,班主任通过这样可以更了解他们的世界,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增加更多的情趣和快乐。
四、处理问题要及时、“圆滑”
在班级工作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学生问题,班主任处理事务必须及时,否则第一个问题没“摆平”,第二个问题马上就会出现,而且严重程度会升级,所以班级工作也讲究“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在处理学生问题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要得当,学会“换位思考”,即使学生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如偷东西等),也不可伤其自尊心,因为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能因为一个错误影响一辈子。对于学生个人问题,最好不要在众人面前处理,保护学生的“秘密”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总之,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问题,班主任一定要从保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想想办法,找到一个最恰当、最“圆滑”的处理方法。
五、树立服务意识
农村中学学生群体的特点是留守孩子多、缺乏家庭教育。很多学校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孩子,学生一年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个月,他们只能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能在物质给他们以保障,却无法在知识与精神上给予太多的帮助,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再加上留守儿童缺乏完善的家庭教育,所以一些学生在受到刺激时经常会离家出走,在游戏厅、网吧彻夜不归。家长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只是打打骂骂,无法用道理去说服教育他们,也就不能让学生彻底改变。当这些问题重复出现时,家长便把问题推向了学校,这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所以,班主任要树立服务意识,既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又要当好他们的“爹妈”,多去关心学生们的生活,使他们的“精神食粮”更加丰富。
六、多进行感恩教育
班主任要尽可能地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在农村中学,可开展的情感教育活动还是很多的,可以从他们生活的艰辛、父母打工赚钱难、爷爷奶奶照看不容易等入手。对各类问题、各类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学生心灵最薄弱处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用行动去报恩。长期如此,学生将会更具社会责任感,心灵也会积极向善。学生学会了感恩老师、感恩家长、感恩社会,教师教书育人的阻力也就少多了。
班主任作为孩子人生的前期导师,对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性格、人格、处事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的心中都有一根杠杆,能撬起的,不是庞大的地球,而是孩子们触手可及的明天。
责任编辑 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