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的实证研究——以湖北宜昌为例

来源 :农业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9587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辈留下的无形文化财富,是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茶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打造中国茶的历史质感、发掘茶产业的丰厚底蕴、推动茶产业向纵深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对湖北宜昌茶行业非遗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以及实证研究,提出应对策略,让茶行业非遗项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原生生产环境相结合,在助推茶产业发展、提升茶文化品位、推进茶旅融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在晚明清初的文人中,冒襄绝对是个颇有特色的存在.他的文才,他的民族气节,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而他与名妓董小宛的爱情故事,更是为很多人所向往.本文以其代表作《影梅庵忆语》为基础,对冒襄与董小宛的爱情做了一番梳理,并通过分析他们酷嗜饮茶的记载,对二人透过对茶饮活动的理解而反映出来的内心世界做了初步剖析.
茶树最早从沙俄里海地区传入土耳其,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土耳其茶树种植业.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初期,大国民议会通过立法提高农民种植茶树的积极性,使茶树种植业成为他们最值得信赖的职业,促使茶树种植业在土耳其兴起.20世纪50年代后,土耳其政府继续支持茶树种植业,茶树种植面积和茶农人数急剧增长,茶叶消费实现自给自足.21世纪以来,种植有机茶符合全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良好的前景利于茶农盈利.土耳其政府借助自身优势实现产业转型,成为全世界有机茶种植大国.
茶是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宋文对茶之起源、名茶种类、茶之种植和煎煮、茶之功用、宫廷赐茶等日常茶事进行了描述,且赋予茶以君子品格,并将茶事和参禅悟道联系起来.这些茶俗书写补史书之阙疑,有利于茶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且揭橥了宋人的精神世界,阐明文人和茶的密切关系,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宇治茶、静冈茶及狭山茶,并称为日本的三大名茶,其中又数宇治茶历史最为悠久.本文通过总结宇治市建设“宇治茶乡”、开展茶文化旅游项目、举办“茶源乡祭”和“宇治茶祭”民俗活动等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经验,从注重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开发、挖掘茶文化内涵、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茶文化与其他产业的整合、注重茶文化的教育普及等方面,提出适合我国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
本刊讯(记者 雷志润)近日,根据官方数据,2021年5月,比亚迪销售新车45176辆,同比增长45.3%;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1681辆,同比增长198.8%,销售成绩亮眼.其中,汉车型当月销量高至8214辆,累计销量逾8万辆,是比亚迪销量的主力军,同时填补了中国品牌在中大型C级轿车市场热销车型的空白.畅销车型是一款20万级别的高端车型,侧面反映了比亚迪高端品牌建设深入人心.
期刊
唐代西南地区茶产地分布广,名品辈出,茶叶采制工艺与《茶经》记载大致相同.受当时生产的促动和消费的刺激,该地区的茶叶贸易日益繁盛,茶产品通过水陆交通网络远销全国各地.随着茶税的征收、榷茶法的实行,西南地区作为重要的茶产区,为国家税收的增加提供了来源.
《明抄茶水诗文》误将《觅茶》署名朱熹,其因难以断定.后世《中国历代茶书集成》《中国历代茶书汇编》等未做考证,采信朱熹说.据《谢叠山文集》《全宋诗》等,《觅茶》作者实为谢枋得,而非朱熹.
农耕生产孕育了中国古代生态智慧,自然崇拜是中国古代生态观念的萌芽.本文对中国古代茶书进行研究,发现在一段较长的历史时空里,中国古代特殊的茶树种植技术经过地方性的选择、组合与传播自成一套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结构,蕴含着优良的生态智慧,体现出传统的生态实践,有别于现代众多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中国传统茶树种植的生态智慧,对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晋商是近代俄国最著名的中国商人群体,也是俄国人接触最早的中国移民和侨民群体之一.晋商给俄罗斯带来了茶叶,而供应稳定的茶叶使俄罗斯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中俄商人共同开辟了万里茶路.在俄国人看来,近代中俄贸易中,晋商既是优秀的商人和值得信赖的合作者,也是其在俄国和中国的蒙古地区最强有力的商业竞争对手.早在沙俄时期,俄国学者就对以晋商为代表的中国商人群体进行过初步研究.近年来,俄罗斯学者对晋商和万里茶路的研究更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我国古代茶文化的兴盛发展得益于政治对文化的统摄与融合,茶文化在受到统治阶层的认可和推崇之后,逐渐从物质文化向组织制度文化和精神生活文化层次不断深化.本文通过茶史考察梳理,认为宫廷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体系中的主导力量,在礼法融合国家治理观统摄之下,贡茶、赐茶、茶宴、茶税、榷茶、茶诗词等在本质上都是宫廷茶文化及其延伸的内容,被赋予了丰富的权力区隔、纲常伦理、公私关系等文化象征和隐喻意涵.在贡茶、赐茶中,茶是尊尊亲亲、睦邻友好、君礼臣忠的纲常伦理象征之物,润滑着封建礼教秩序;在茶法推行中,茶税和榷茶政策的变更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