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方式优选对比与效果评价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1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为油井选择最佳的采油方式,进而指导其所在区块的生产,成为油井开发首先解决的问题。由于各采油方式的工作原理各有特点,因而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适应性,在了解了它们各自的适应性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采油方式的初选,进而确定了采油方式优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以模糊一致矩阵为理论指导的采油方式优选研究,对各个采油方式进行技术经济综合评价。通过研究,在确定油井的采油方式之前,应该考虑采油方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指导采油方式的优选。同时,优选模型的应用离不开数据的支持,应该尽量保证所采集到的油井数据在其所在区块的代表性和完整性,保障采油方式优选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字:采油方式;适应性;优选;综合评价
  1 采油方式优选模型研究
  1.1 采油方式初选
  现有的采油方式优选方法[1]效用函数法、逼近理想解的排序等方法虽然都能确定出最终的优选方案,但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应该确定一种能更多地避免主观性,计算简单且评价结果更客观的采油方式优选方法。采油方式适应性评价就是对机械采油设备所处的油田自然环境、油井开采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价,从中初选出技术上可行的采油方法。在进行经济评价之前要考虑举升工艺对生产条件的适应性[2],适应性对应表选定后利用评价和选择采油方式的等级加权法进行初选:将参数分为两大类,一是与可行性有关的参数,分为最好(4),好(3),适合(2),不好(1),不可行(0)五个等级,二是与复杂性等有关的一些参数,分为高(3),中(2),低(1)三个等级。
  1.2 采油方式优选模型
  初选后,会存在几种可选采油方式,还需要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评价。对抽油机等三种举升方式,设定工艺成本、投资回收期、检泵周期三个经济评价指标和产油量、举升效率、泵效三个技术评价指标。对每一指标进行优度评价,得出综合优度评价,建立采油方式优选模型。应用各种优选方法确定最优采油方式,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反映各项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指标权重值对于采油方式的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举升工艺优化
  举升系统的优化以满足配产条件,系统的能耗最低为原则,如图1所示:
  图中A、B曲线为不同下泵深度条件下产量与泵出口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C、D为不同下泵深度下产量与泵入口压力的关系曲线(设定一组产量,通过IPR得到一组井底流压,通过多相管流可得一组泵入口压力与产量的关系),A、C曲线之间的压差 即为泵的增压,如果要达到系统能耗最低则应该选取曲线A、C曲线之间距离最短的点,即需要泵做功最小的点,该点对应的产量即为能耗最小条件下的产量。
  3 以某油井为例进行计算
  3.1,工艺初选。
  用等级加权法对有杆泵、螺杆泵、电潜泵和水力射流泵四种采油方式进行初选:(1)通过获取该口井的基础数据,与采油方式适应性表比较,得到该口井的适应性分析指标表;(2)利用等级加权法根据匹配到的适应性分析指标表计算得到四种采油方式的评选得分较大的几种采油方式作为初步筛选的采油方式。
  3.2工艺设计
  对抽油机井参数优选设计、螺杆泵井参数优选设计、电潜泵井参数优选设计、根据三种举升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公式,对初选的举升方式的产油量、举升效率等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计算,如表1:
  表1 油井各采油方式技术、经济指标计算结果
  指标
  采油
  方式 工艺成本
  (元/吨) 投资回收期
  (年) 检泵周期(天) 产油量
  (t/d) 举升效率
  (%) 泵效
  (%)
  电潜泵 402.64 0.232 809.3 40.5 49.6 61.3
  抽油机 341.17 0.318 905.7 10.7 44.7 43.3
  螺杆泵 244.78 0.246 1138.3 24.67 38.4 48.3
  3.3 工艺优选
  根据计算出各举升方式技术、经济指标的综合优度值,如表2所示:
  表2 油井各采油方式技术、经济指标综合优度值计算结果
  工艺名称 电潜泵 抽油机 螺杆泵
  综合优度值 0.48 0.30 0.22
  可知电潜泵的综合优度值最大,所以该油井的最优的采油方式为有杆泵采油,与该区块已广泛使用有杆泵采油相一致。
  4 结束语
  通过对有杆泵等采油方式的研究,确立了综合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采油方式优选模型,通过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目前常用的采油方式各有其特点,实际应用中应结合现场实际进行采油方式的初选;(2) 建立了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采油方式优选模型,计算过程简单易懂,结果更加客观;(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应充分考虑到油田的生产实际,进而指导进行采油方式优选,确定油井、油田区块的合理工作制度。
  参考文献:
  [1] 阳鑫军.利用等级优化方法优选采油工艺方案.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4.9:54-56
  [2] 唐健,黄健元.模糊优选模型及其应用[J].大学数学.2005,21(6):71-76
  [3] 吴志良.有杆泵抽油系统优化设计及应用.中外能源,2008,13(1):46-51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戊8-22310工作面瓦斯涌出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工作面瓦斯来源及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空区瓦斯涌出是工作面瓦斯涌出的主要来源,且邻近层瓦斯涌出是采空区内瓦斯涌出的主体。  关键词:瓦斯涌出;瓦斯来源;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The study of Gas emission law in Pingmei No.6 Wu Coal Mi
期刊
摘 要 提高煤矿机械化采掘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是确保煤矿开采作业正常开展的基础,也是提高煤矿企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本文对我国煤矿机械化采掘设备的运行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设备运行管理的措施,以期对促进煤矿的生产效率提高等方面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煤矿;采掘设备;运行管理  引言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社会对煤炭等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煤矿是煤炭资源的基础,煤矿机
期刊
摘 要:表面涂层(或薄膜)作为表面技术及复合表面技术中的重要一种,在现代材料设计和应用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表面涂层技术是一种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力学等诸多交叉学科的新兴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使用了带丙烯酸的涂层的低碳钢钢圆柱体作为试样来测验涂层界面性能,由于基体和涂层的结合强度十分好,涂层性能优良,在试验中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涂层失效现象,但我们仍能得到2个结
期刊
摘 要:从人口老龄化、国民教育状况、国民人均预期寿命、劳动力供求状况等方面而言,现有的退休政策已不适应实际。为积极应对养老保险支付压力、人口红利消失等现实情况考虑,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亟待提上议程。本文在计算相关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求解延迟退休指数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发达国家政策的借鉴,提出我国延迟退休政策时间表。  关键词:延迟退休;退休年龄;综合评价模型;时间表  引言  在我国现状下,
期刊
摘 要:柴油机超速对柴油机运行危害极大如停车不及时,会造成气门挺杆弯曲、连杆、活塞变形甚至设备报废和人身伤害。  关键词:高压油泵 调速器 紧急停车  引 言:目前国内钻井行业动力机械的配置大多以济柴2000系列柴油机G12V190ZL为主,生产过程中柴油机连续长时间、高速、重载工作,易引发多种故障,特别是高压油泵产生齿条卡死在最大供油位置和出油阀卡死调速器失效等造成转速失控,俗称“飞车”。当超速
期刊
摘要:作为草食家畜最优良、最经济的饲料,牧草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元素。规模化的发展人工牧草种植,不仅可以将产草量大大提高,还可以保证饲草的供应平衡。近年来,国家为了支持人工牧草的发展,在政策与资金方面均加大了投资力度,然而由于计划经济的遗留影响以及人们认识方面的缺陷等,人工牧草种植的发展依然受到多种阻碍,仍需要加大种植与发展力度。本文针对人工牧草种植,对其现状以及问题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现河油区的地层特性,对现有钻井液体系与处理剂进行优选,特别针对同一裸眼内存在不同的压力层系的问题,强化了对低压或中压砂岩井段的有效封堵。介绍了该钻井液体系的选择原则、原理和作用,现场处理维护措施及应用情况。实践证明,通过强化封堵措施,在防止粘卡、井塌、井漏等减少井下复杂与事故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关键词:强抑制;强封堵;长裸眼中深井;不同压力;高质量滤饼  1、地质工程概况  现
期刊
摘要:盘古梁油田属典型的低渗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较大。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水井重复措施越来越多,部分措施对储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从而使层间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水平的提高。由于油井常规酸化后增油的同时可能存在含水大幅度上升问题,所以盘古梁油田于2005年引进了暂堵酸化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以往油水井笼统酸化增产增注工艺存在的弊端,而且还可以解决套变井不能分层酸化的
期刊
摘 要:抽油机的平衡是抽油机设计和使用中的一个及其重要的问题。按照抽油机的结构组成,抽油机可以分成换向系统、平衡系统、支承系统和传动系统四大部分,由于支承系统、传动系统与换向系统往往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平衡系统和换向系统就成为抽油机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平衡系统的性能,平衡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抽油机的节能、寿命和应用方便程度。由于采油成本的提高,采油井深度的增加,人们对降低能耗,提高采油效率和降低抽
期刊
摘要:临南洼陷广泛发育致密砂岩油藏,埋藏深,孔渗性差,岩石物理参数变化复杂,有效储层的识别困难。本文通过对临南地区测井岩石物理参数以及地震岩石物理参数的分析,建立起该地区岩石物理参数与储层特征之间的关系。根据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寻找出对岩性、物性敏感的常规测井参数组合;依据地震岩石物理参数分析,从波阻抗、密度、速度、孔隙度等方面将不同类型砂体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砂体地震岩石物理参数的统计规律,这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