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腰推间盘突出症 牵引治疗 按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本症发病率又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笔者在临床上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利用中医整复推拿手法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采用传统牵引结合现代高科技产品一三位整脊治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临床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00例,男192例,女10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8岁;其中18~30岁76例,31~50岁174例,51岁以上30例;有明显外伤史者226例,长期慢性腰痛史者51例,不明原因者23例;病程半年以内101例,半年~1年126例,1年~3年54例,3年以上者19例;发病部位单侧型:左51例,右41例,中央型:偏左118例、偏右,90例;其中L4-5突出者116例。L5~S188例,L2-326例,L2-311例,L4-5、L5~S151例。例,L3-4、L4-5、L5~S 1119例;腰痛42例,腰痛伴左下肢痛麻72例。右下肢痛麻119例,双下肢痛麻42例,小腿外侧足背皮肤感觉减退者25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245例,姆趾背伸减弱158例,下肢肌肉萎缩99例,300例均CT或MRI检查确诊。
  
  2 治疗方法
  
  2.1 快牵复位 中医整复手法结合三位整脊治疗机,根据病人的体质、发病部位、突出物大小等确定牵引距离,下成角度数,旋转方向及旋转度数,将以上数据输入微机中,嘱患者俯卧于治疗机床上,使胸背及臀部之间。用激光定位灯进行病变部位定位,然后用固定带,固定胸腰、骨盆,开始启动治疗机,床体按微机数据自动调整到各个可需位置,然后术者双手拇指按于病变棘突两侧,施以整复手法,同时踩脚踏开关,使成角、快牵、旋转瞬间完成治疗。床体复位,松解固定带,帮患者俯卧下床,然后嘱患者选择疼痛或麻木症状较轻的体位,卧硬板床休息2~3小时,3~5日1次。
  
  2.2 慢牵推拿巩固治疗 患者俯卧于床上用固定带固定胸腰、骨盆,牵引30分钟(牵引力据病人、体质、强弱、年龄,病情、耐受程度而定),在持续牵引的同时施以整复推拿手法作用于病变椎间隙,然后松解固定带,在病变部位使用拨、理、按、压等手法→点按肾俞、大肠俞、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等穴,结束治疗。1日1次。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腰部活动正常,无脊神经根受压症状,直腿抬高试验大于或等于70度;明显好转:腰部基本活动正常,下肢略有不适感;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症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快牵1次,慢牵巩固治疗3次治愈51例,占17%;快牵2次,慢牵巩固治疗5次治愈126例,占42%;快牵3次,慢牵巩固治疗7次治愈82例,占27.3%。共治愈259例,明显好转36例,占12.2%,好转4例,占1.8%。治愈率占86%,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付某。男,46岁,农民。患腰椎间盘突出8年余,经多方求医。久治不愈,于2001年3月来我门诊就诊。症状:腰痛伴双下肢麻痛,行走跛行,腰部活动明显受限,夜不能眠,直腿抬高阳性,L4-55、L5~S1棘突旁压痛,并放射至下肢,经CT检查确诊,快牵1次下肢麻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阳性,快牵2次腰部活动正常。阳性体征消失,慢牵推拿巩固治疗5次痊愈。3午后随访。无复发。
  
  5 讨论
  
  椎间盘突出多发于下腰段。临床资料证明L4-5、L5~S,约占90%L2-3、L3-4约占10%,由于下腰椎活动度及其所承受的压力较大。后纵韧带变窄。因此由于上述解剖结构的弱点,加之椎间盘本身的变性及其病损外力的作用使脊椎内平衡失调,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筋骨损伤,突出之髓核压迫经脉,以致气血不能畅达,气滞血瘀,阻于经脉,痛则不通,故发为腰腿痛。
  治病机理:定位、快牵、成角、旋转配合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根据人体的结构力学,用外力促使病变椎间隙瞬间增宽,粘连松解,产生负压,并使后纵韧带张力突然加大,同时施以整复手法,各种力集中作用于突出物的部位,促使髓核还纳或位移,达到解除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症状和体症,慢牵推拿巩固治疗,在慢牵同时施以整复推拿手法及点按相应腧穴,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强壮筋骨,驱风散寒,解痉镇痛,激活局部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恢复肌肉弹性,改善局部血压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调节脊椎内外平衡,稳定脊椎,抵御风寒湿邪的侵袭,避免复发,达到从根本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但是按摩手法需用力,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并非越大越好。按摩必须视其部位不同,病情急缓轻重、年龄、性别、体质等差异,选用适当的力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否则会徒劳无功,甚至出现恶果。
  治疗特点:①定位准确,无痛苦,安全无创伤。②整复手法应力与快牵暴发力形成合力瞬间作用于突出物部位,使突出髓核快速还纳或位移。③快牵结合慢牵,推拿手法及点按相应俞穴,可提高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的弹性、韧性,加速纠正脊椎内外平衡的失调,大大降低愈后复发率。④对于治疗中央型、双侧型有独特的治疗特点。
其他文献
关键词:腹痛 L3横突综合征 脊神经后支    腹痛是内、外、妇科常见临床症状之一,而腰痛则是骨伤科常见症状,两者常同时出现,如后位的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结石,妇科的盆腔炎、子宫下垂等,在治疗原发病后腰痛则消失。有一种情况则不同,腹痛是由于腰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在经过其他专科诊断治疗后,腰痛仍不能解决。这类病人由内、外、妇科转至骨伤科会诊的已不是少数。而因腰痛来骨科就诊的病人,也常诉有腹痛。在针对
期刊
关键词:颈椎病 中药熏蒸 手法    自2008年1月~2008年5月,我科采用手法和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11~71岁,平均45.33岁。平均住院天数19.87天,病史3小时~30年。有明显外伤史4例,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和1992年
期刊
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 推拿治疗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以慢性腰痛为主、第三腰椎横突的部位有明显固定性压痛为特点。近年来,笔者根据症状特点及病程的发展变化情况,将其分为虚寒型、寒湿型、瘀阻型。采用推拿、红外线照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25例,女35例;病程最短3月,最长15年;年龄25岁~55岁;单侧疼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复方菖蒲波加氧吸入疗法结合颈椎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4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复方菖蒲液加氧吸入疗法结合颈椎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尼莫地平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68.18%,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菖蒲液加氧吸入疗法结合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风池、风府、肩井、翳风、百会、太阳)手法推拿治疗对颈性眩晕的疗效和TCD,及其血液D-二聚体(DDi)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颈性眩晕患者1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穴位手法推拿治疗组(治疗组)80例和口服西比灵加能量合剂组(对照组)80例,连续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眩晕、颈肩痛、头痛等临床体征积分和血液DDi含量变化。结果:两组间疗效经PRidit分析具有明显差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采用推拿疗法和推拿、整脊加针刺腰突穴疗法的疗效比较。方法:将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推拿、整脊加针刺腰突穴治疗80例和单纯采用推拿疗法68例,均两个疗程。结果:采用推拿、整脊加针刺腰突穴疗法的治疗组和采用推拿疗法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2.5%,治愈率分别f1270%、51.5%。结论:采用推拿、整脊、针刺腰突穴疗法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推拿手法配合局部封闭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 方法 用拿法,一指禅手法治疗跟痛症,并对患部作局部封闭治疗,共计56例,以单纯局部封闭资料39例为对照组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2.86%和66.67%。两组比较,治愈率和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合 运用推拿手法配合局部封闭法治疗跟痛症,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跟痛症 一指禅 滚法 封
期刊
关键词 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按摩治疗 推压法    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属于腰椎后关节紊乱的一种,常由于脊柱扭伤而发生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引起腰部剧烈疼痛及功能障碍。我科2005年以来采用推压法治疗此症2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均有腰部扭伤史。    1.2 诊断依据
期刊
关键词 便秘 推拿治疗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便艰涩难解,可见于多种病症,主要由于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水分被吸收而使粪质干燥、坚硬所致。笔者自2006年以来通过推拿治疗便秘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最小15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年;其中女性患者31例,男性患者19例;60岁以上
期刊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按摩、牵引 手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因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可导致椎间隙狭窄、松弛、椎体滑脱、后关节退变,骨质增生以及腰部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变。从2005年1月~2006年1月,作者先后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用按摩、牵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