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大风日数变化特征初探

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林芝市39个自动气象站有资料以来观测的大风日数和大风次数数据,分析林芝市年平均大风日数空间分布、年际变化、林芝6个代表站的大风月际变化和大风次数日变化,结果表明林芝市年平均大风日数从林芝西南部向东北部逐渐递减,西南部米林县卧龙镇及朗县的年平均大风日数分别达到138天和135天;大风年际变化呈增多趋势,39个站里有25个站的大风最多日数均出现在2017-2018年;6个代表站的大风月际变化冬季风大、夏季风少;林芝大风次数日变化白天出现大风几率比夜间高,下午13时~晚上23时出现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95.
其他文献
新元古代沂沭海峡位于郯庐断裂带昌邑—大店断层西侧宽60~90,km、长300,km的区域内,其分布范围基本与郯庐断裂带中段一致。新元古代,该海峡盆地先后沉积了青白口系、南华系及
浅水三角洲储集层在陆相湖盆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基于密井网资料的精细研究仍十分缺乏。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松辽盆地扶余油田DT91区块白垩系
以河南省南阳市白河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TM影像,在GIS空间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出地表温度,研究白河与周边陆地温度差异和气候特点。研究表明,水体的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患者尤其是免疫抑制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医生为获得更好的抗真菌疗效,常常联合应用多种抗真菌药物,虽然
大巴山地区早古生代发育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巴山组—鲁家坪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套黑色岩系。沉积学研究表明,2套黑色岩系均发育于扬子北缘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为了进一步促进古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发展与创新,为了促进《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把《古地理学报》(英文版)早日办成国际化的先进的学术期刊,定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