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或中后足部择期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情况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adoxf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踝或中后足部择期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情况。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足踝外科择期手术治疗的109例踝或中后足部患者资料。其中男65例,女44例;年龄32~74岁,平均49.0岁。患者均于术前1 d、术后2、6周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DVT的发生、部位及临床症状。根据血栓有无和发现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DVT组、迟发DVT组和未发生DVT组。比较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止血带时间。

结果

踝或中后足部择期手术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为22.9%(25/109),血栓均在腘静脉以远平面,72.0%(18/25)的DVT患者无临床症状。早期DVT组(n=17)、迟发DVT组(n=8)和未发生DVT组(n=84)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VT组血栓发生率为68.0%(17/25),迟发DVT组为32.0%(8/25)。早期DVT组患者的术中应用止血带时间(77.7±12.3)min长于迟发DVT组(66.8±11.2)min和未发生DVT组(65.9±10.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踝或中后足部择期手术术后发生的DVT大多数呈无症状表现。血栓多发生在手术2周内,但2周后仍有DVT发生的风险,止血带应用时间长可能与早期DVT的发生有关。

其他文献
为研究地铁屏蔽门系统通风变化,搭建了一个列车在站内停车、屏蔽门开启且后方列车行驶的仿真模型,通过FLUENT进行数值模拟。提取了仿真过程中站台各个屏蔽门处的气流速度,计算出相应的通风量。研究了同一站台各个屏蔽门通风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各屏蔽门通风量变化总体呈现先下降再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为地铁环控系统节能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目的探讨非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接受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前应用口服避孕药(OC)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治疗的拮抗剂方案的患者436例,分为OC预处理组(144例,147个取卵周期)和未预处理组(292例,306个取卵周期),比较两组的治疗经过及
哺乳仔猪和个体仔猪平均生产成活率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我国整体养猪业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衡量因素之一,它是养猪企业用来衡量我国全体专业养猪户生产生活质量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指标,这一标准指标直接影响到我国全体专业养猪户的生产社会性和经济效益。但在我国大型养猪场和生产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专业养猪场的养殖生产大户对于在哺乳期内的各种仔猪养殖缺乏科学化的饲养技术,再加上进入哺乳期对于各种仔猪自身各种生理环境影响条件及自然环境影响因素的双重影响,使得哺乳期的仔猪死亡率比较高,给养殖户和生产经营企业带来了严重损
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来自埃希氏大肠杆菌,这种病菌的感染性非常强,任何品种的鸡只都有可能感染,且有着极高的致死率,是阻碍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1临床表现通常来说,鸡大肠杆菌病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与鸡只的发病年龄、部位、受侵害的组织器官以及病程长短等因素有着紧密的关系。1.1初生雏鸡脐炎,也叫做“大肚脐”。这种症状的发生大多与大肠杆菌脱离不了干系。
非洲猪瘟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生猪疫病,自从2018年传入我国后,对我国的生猪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非洲猪瘟疫苗暂时未研发成功,针对该病也没有特效药物,防控难度较大。笔者根据现有的知识和自身的工作实际,对非洲猪瘟的特征及防控举措展开一个浅显的探讨。
期刊
目的观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神经元Tau蛋白与磷酸化-Tau(p-Tau)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仅建模不制造损伤)组(n=48)及SCII(制造SCII模型)组(n=48)。建模后均于3、6、12、24、48、72 h(n=8)取L4~L5节段脊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观察脊髓神经元凋亡情况,并比较假手术组与SCII组间及同一个组内各个时间点Ta
目的 探究新生儿肠道病毒重症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2、IL-4及干扰素-γ(IFN-γ)对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20年3月赣州市妇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俗称羊瘟,又名伪牛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高热稽留、眼鼻流涕、出现口腔溃疡、胃肠炎、腹泻以及支气管肺炎。该病是我国规定的一类疫病之一,被OIE规定为必须上报的动物疫病。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检测以及防控等方面对小反刍兽疫进行了总结。
目的 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致肝硬化病情进展和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以2017年8月-2019年6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82例HB
目的探讨含依托泊苷(VP-16)方案治疗成人Still病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AOSD-HL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治的AOSD-HLH患者43例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治疗和预后资料,其中,男7例,女36例,年龄30(24,40)岁。根据初始治疗方案中是否包含VP-16进行分组,初始治疗方案不含VP-16者为组1(n=31),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