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令阅卷教师欣赏的中考作文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初中时期获得的能力往往可以让学生受益一生。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都具有重要价值。语文作文是中考语文中分数占比最大的部分,教师应加以重视。而中考作文与日常写作练习存在诸多不同,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设计针对性训练,以使学生写出令阅卷教师欣赏的中考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初中语文;中考作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0-0006-02
  引 言?
  在中考语文中,作文是影响学生得分的一个重要因素。中考作文往往是由高中教师批阅的,因此,对于初三学生而言,要想中考作文得到高分,其作文不仅要得到初中教师的赏识,还要能入得了高中阅卷教师的法眼。对于一些写作基础较好、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他们不能只满足于写出初中水平的佳作,而是应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尝试写一些高中风格的作文。初中语文写作主要是记叙文和写景文章,写作难度较低,侧重于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而高中语文写作则要写议论文。对此,教师应积极指导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进一步提高文章的层次,写出能被高中阅卷教师欣赏的中考佳作。
  一、与时俱进,展现习作真性情
  初中写作往往立足学生的个人生活,仅代表学生自己,而高中写作则立足时代大背景,往往是为时代写作[1]。对于那些想在中考写作中取得高分的学生,教师应传授给他们“写作要立足时代,而非仅仅为个人而写”的思想,这对提升其文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初三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和关注时事新闻。当下,中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尤其是面临中考压力的初三学生,更是满心苦读诗书,对时事新闻了解甚少,所以写文章时很难紧随时事,也就很难顺利完成初高中习作练习的衔接。对此,教师可以每天在上课时给学生分享一个当天的时事新闻,遇到比较重要的事件,还可以将此事的来龙去脉与可以体现的作文考点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从而切实开阔学生眼界,加深学生对时代的了解。
  其次,教师应设计描写时代风貌的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针对性的习作训练提升自己的文笔,开阔眼界;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作文结尾部分通过适当的抒情议论把个人的情感升华到时代层面[2]。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习作题目:请以“一件大事”为题写一篇文章。大事是指重大的或重要的事情,可以是发生在自己家里的大事,也可以是关乎自己人生的大事,还可以是国家大事。教师应鼓励学生写国家大事,以提升文章的时代特色与大局思想。写好这类文章,学生不仅可以提升作文的感染力,还可以凸显真性情,自觉产生为时代写作的意识,进而完成从初中为自己写作到高中为时代写作的衔接转变。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周整理3~5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时事新闻,并写出其关键词,即这些例子可以用于什么主题的文章,如创新、教育、科技等。学生通过自己查找、发现、学习时事新闻,加深对时代了解的同时,也产生了对某些事情的感慨,进而写出紧跟时代潮流的真性情文章。文章中的时代真性情是满足高中语文写作要求、提升文章感染力与吸引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而时代大事这一方面的知识是初三学生欠缺的,为此,初三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知识空缺进行填补与完善,增强学生的时代意识与精神,提升学生文章的时代价值,从而让学生写出令人热血沸腾或引人共鸣的文章,顺利实现由初中文章水平与格局向高中文章水平与格局的提升。
  二、融写作于阅读,让真阅读促进真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日积月累的大量阅读对写作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初一、初二语文习作,中考作文无论对辞藻还是语言上的要求都有显著提升,学生只有具备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艺术魅力,拥有伸缩有度的辞藻运用能力和文章编排能力,才能创作出不落窠臼的好文章[3]。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可以积累名言警句,深化知识底蕴,提高写作水平,拥有高于同龄人的文笔功底。初三语文教师要鼓励并帮助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
  首先,教师应在阅读课上传授学生高效阅读的方法。阅读不应是浮光掠影,也不应是只动眼睛不动手,教師应鼓励学生在日常阅读中养成随手摘抄好词好句的良好学习习惯。只有通过动手摘抄,学生才能加深对好词好句的印象,才能通过学习他人优秀的用词用句与文章编排,促使自己的用词用句与文风向高级化、深度化、更有吸引力的方向转变,进而切实通过大量阅读提升写作水平。
  其次,阅读不应局限于课上阅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更多的经典读物和优秀文章,并提醒学生在学习别人的辞藻和语言的同时,注重学习别人表达真实情感的方式,避免使自己的文章变成单纯的词汇堆砌,缺乏真实自然的情感。
  最后,学生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依托互联网获得尽可能多的习作学习资源,通过观看其他教师的微课视频,比较不同教师传授的不同的习作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习作练习方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与提升,从而提高自身写作水平。如此,学生通过大量、持续、细致且高效的阅读,便能在积累好词好句的过程中学习优秀的情感表达技巧,感受他人是采用怎样的方式提升文章的真实感与真性情,使读者融入文章产生情感共鸣的,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创作出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文章。
  三、习作回归生活,生活造就原汁原味?
  任何学习都不能仅靠课堂教学,作文教学也不例外。无论初中语文作文还是高中语文作文,只有取材于具体的生活实践,才能更好地表达真实情感。相比于通过间接学习与间接经验作出的文章,直接源自实际生活的作文往往更具真实性与可读性[4]。基于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意识到写作源于生活,也将回归于生活,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培养写作能力,提升习作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考虑到中考阅卷教师往往是高中教师,初三学生也应具备一定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在人教版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九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三个议论文写作教学,这也要求初三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议论文写作训练。在这个衔接阶段,由于很多学生无法做到叙事类写作向议论类写作的迅速转变,教师要注重两者的双向结合,循序渐进地实施由记叙文到议论文的写作衔接教学。
  很多学生认为议论文说理,更具逻辑性,不需要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然而,议论文写作同样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使衔接过程中的写作教学源于生活。一方面,习作练习不仅是课堂上的文章写作,课下的随笔习作也非常重要。学生发一篇微博或朋友圈动态、空间说说、简短的日记等,都是锻炼习作能力的方式,而上述方式相比于课堂写作,也更受学生欢迎。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如在发表“说说”前,应先稍微构思一下“说说”内容,而不是发出去一句简短的无厘头的话;遇到引发自己感慨的事情,也可以构思一下写一篇字数多一点的日记,学会记录生活,由此在实际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写作水平,逐渐明白用真情实感写出的原生态作文需要经历怎样的构思过程、写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另外,教师也要注重为学生创设写作的生活情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有感而发。例如,在天气温暖、阳光普照的日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感受阳光洒在脸颊上温暖而不刺激的感觉,并询问学生处在阳光下感受到了什么,回教室后让学生写一篇名为“阳光真好”的文章,再让学生写一篇文章分析“要做冬天的太阳,不要做夏天的太阳”这句话。前者写一篇“阳光真好”的文章,便是初中记叙文经常出现的题目,而后者则是议论文写作经常出现的分析类的题目,由此,通过一个情境两种练习,真正实现了记叙文到议论文写作的巧妙过渡和衔接。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体验收集素材,积累经验,能产生真情实感,从而写出更加优美动人、具有真情实感、感染力强的习作作品,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达到更高水平的写作要求。
  结   语
  中考作文在思维、内容、格局上都与初中作文有所不同,写作思维层次更加复杂,需要学生具有更加深厚的知识底蕴。其格局较大,侧重于人类大环境或时代背景,而不单单是写自己的生活琐事。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中考作文写作教学,将写作与阅读结合起来,通过阅读使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丰富文化底蕴;通过实际生活积累,使学生秉承高水平语文写作理念,由此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写出令阅卷教师欣赏的中考作文。
  [参考文献]
  汪澄.初高中衔接议论文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蔡丽华.浅议初高中作文的衔接指导[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5):48.
  吴海燕.浅析初高中记叙文作文衔接指导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5):31.
  于利娟.高中語文教师要关注初高中作文衔接教学[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3):17.
  作者简介:魏宇峰(1979.11—),男,江苏靖江人,中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反而会影响整体教学质量,所以,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来授课,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从而体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价值。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高中音乐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了形象思维,还初步尝试了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种植活动;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
幼儿具有活泼爱动、天生爱玩的特点,幼儿园要结合幼儿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将丰富多元的游戏活动融入教育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幼儿教学质量。作者通过分析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将游戏与幼儿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以期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对我国现阶段高中教学如何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并对其基础概念、能力培养活动所起到的实际作用,以及具体的实践策略展开了综合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近几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特别是美国公然对中国开展贸易战,目的是为了打击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出口企业的对外贸易增长。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原因主要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美国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美国力图遏制中国的快速崛起。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华为可以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借力“一带一路”、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