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研究

来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5例,先对所有患者行T2灌注加权磁敏感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SC)检查,再对所有患者行3D动脉自旋标记增强磁共振成像(3DASL),对比两种检查的局部脑血流量、局部脑血容量及局部平均通过时间,分析两种灌注方式的特点,并综合评价两种灌注方式的优缺点。结果:在中枢神经系统检测中,3DASL所测得脑血流量与DSC所测相对脑血流量值有密切相关性,在评价中枢神经系统血供方面,3D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析对小儿肺炎患儿通过肺部超声进行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动态监测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0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此次研究,全部患儿均已被确诊为小儿肺炎。通过肺部超声以及胸部X线对患儿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认诊断准确率以及病情。同时,在患儿接受检查后,判断患儿受到的辐射损伤情况。并且,在患儿经过治疗后,通过肺部超声确认患儿的病情进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肺部超声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胸部X线(P<0.05);肺部超声检查对患儿的诊断造成的辐射损伤显著轻于胸部X线(P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细针改良小针刀疗法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临效床疗。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56例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以18G-PTC穿刺针改良小针刀治疗并注入药物;对照组采用传统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短期随访中VAS评分、DASH评分均显著低于治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技术进
目的:分析肺真菌感染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120例,真菌感染患者40例分为感染组、肺结核患者40例作为肺结核组、肺癌患者40例分为肺癌组,入选患者均进行CT、X射线检查,分析整理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真菌感染的效果。结果:感染组中共有40.00%患者感染曲霉菌、30.00%患者感染隐球菌、17.50%患者感染白色念珠菌、10.00%患者感染胞浆菌、2.50%患者感染毛霉菌。CT检查肺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显著高于X射线检查(P<0.05)
目的:探究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评价功能恢复中将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技术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共60条输卵管,对患者治疗后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4D-HyCoSy)数据为实验组,给予宫腹腔镜下美兰通液检查(LC)数据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均相对较好,数据差异均不显著(P>0.05)。实验组4D-HyCoSy技术检测出患者输卵管通畅、通而不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到我院进行诊断的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100例,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超声进行诊断,比较分析两种方式对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的准确性为91.00%,敏感度为91.53%,特异度为90.24%,对照组准确性为49.00%,敏感度为57.69%,特异度为39.58%,观察组患者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弹性成像BI-RADS 4类肿块校正及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本院施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共54例,术前均依据BI-RADS(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将肿块划分等级,再联合乳腺超声弹性成像予以校正,再施行穿刺活检,和病理结果比较,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穿刺活检诊断准确度。结果:54例乳腺肿块患者中,BI-RADS 4类经弹性成像应变率校正后,漏误诊率为5.55%,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漏误诊率为1.85%。该数据表明,超声弹性成像病变率灵敏度较高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7月在我院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2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联合X线检测下实施介入封堵术进行治疗,之后在患者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进行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所有患者介入封堵治疗的成功概率和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房间隔缺损患者的治疗成功概率为94.79%,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治疗成功的概率为80.00%,室间隔缺损的患者治疗成功概率为60.93%;在术后检查时发现,介入封堵成
目的:探析产前超声筛查应用胎儿肢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影像科2018年11月—2020年10月行产前超声检查孕妇2158例,其中经产前超声诊断出肢体畸形胎儿20例,以引产或分娩情况作为金标准,观察产前超声筛查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筛查孕早期12例(60.00%),孕中期6例(30.00%);孕晚期2例(10.00%),共计20例胎儿肢体畸形;经引产或分娩结果综合来看,共21例胎儿肢体畸形,漏诊1例,诊断检出率为20/21(95.24%)。产前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类别结果与经引产或分娩结果,其中
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分类的价值和临床普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242例患者共计786个甲状腺结节的常规超声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使用TI-RADS的分类标准将甲状腺结节分为2~5类,将术后病理诊断标准作为金标准,对确诊分类价值进行验证。结果:TI-RADS分类2、3类为良性结节,4、5类为疑似恶性,诊断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为67.84%、敏感度为97.68%、特异度52.34%、阳性预测值为37.43%、阴性预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