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局灶性增生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来源 :新医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8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95-02
  【关键词】肝脏 局灶性增生 CT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占位性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但是在影像学表现上与肝细胞癌等肝占位性病变相似,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困难。本病收集经病理证实13例FNH的CT表现,通过分析旨在总结FNH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13例FNH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8~58岁,平均42.3岁。均为体检时偶然发现,无临床症状。患者无乙肝病史,AFP等实验室检查正常。
  CT采用 GE LIGHTSPEEDPLUS(四排)螺旋扫描机,13例患者均采用全肝平扫后行增强扫描。螺距(Pitch)为1:1,层厚间隔为5.0mm。对比剂总量为80~120ml。采用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速率为3ml/s,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后25~30s行动脉期扫描,70~80s时行门脉期扫描,2~4min行延迟扫描。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术前3例误诊为肝癌。
  
  2 结果
  
  2.1 形态特征 13例病例共20个病灶;3例多发,其中1例有6个病灶,2例2个病灶;2cm以下10个病灶,3~5cm2个病灶,6cm以上8个病灶;左叶病灶2个,右叶18个;肝内病灶19个,向肝外生长病灶1个。
  2.2 CT表现 平扫低密度病灶12个,等密度病灶6个,高密度病灶2个,密度均匀病灶15个,密度不均匀病灶5个。增强早期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强化,均匀强化11个病灶,不均匀强化9个病灶,其中6个病灶内可见裂隙状未强化的疤痕组织,除疤痕组织外,病灶强化相对均匀,只有3个病灶呈完全不均匀强化。门脉期等密度病灶14个,低密度病灶4个,高密度病灶2个。延迟扫描等密度病灶8个,低密度病灶10个,高密度病灶2个。本组病例中5例见粗大的供血动脉,病灶均大于3cm。
  
  3 讨论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为肝脏非常少见的良性占位病变,FNH的实质部分由常肝细胞、Kupffer细胞、血管和胆管等组成,但正常排列的肝小叶结构消失[1]。实际上FNH并非真正的肿瘤,无恶性变,无出血并发症等[2]。故而术前能明确诊断,可以使患者免于手术创伤。据国外有报道,FNH患者长期随访,部分患者病灶可以缩小,甚至消失[3]。
  典型FNH的CT三期扫描表现,平扫呈等低密度,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程度下降,为等低密度,部分病灶还可以显示供血动脉,位于病灶中心或周边,粗大而扭曲[4]。本组病例所有病灶增强早期均有强化,17个病灶均匀强化(除疤痕组织外),另外3个病灶不均匀强化。发现平扫高密度2例,门脉期及延迟期高密度2例。本组病例中1例病例同时有6个病灶,每个病灶均大于6cm,其斑痕组织表现为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其中3个病灶增强早期不均匀强化。回顾读片,发现本组病例5例有异常粗大的供血动脉。出现异常供血动脉的病灶均是3cm以上病灶,2cm以下病灶无1例发现异常供血动脉。考虑可能是随着病灶的增大,营养需求增大,其供血动脉随之增粗扭曲。而2cm以下的病灶还不足以使动脉增粗扭曲。通过有限的病例分析,我们认为增强早期病灶明显强化,且显示中心疤痕的为FNH特征,尤其是中心疤痕延迟强化的,更为典型。仅以下CT表现也高度提示FNH诊断:①平扫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②增强早期明显强化,大部分病灶强化均匀(疤痕区除外),较大病灶显示供血动脉增粗、扭曲,或进入病灶内;门脉期或延迟期病灶呈略高、等或略低密度,无边缘强化表现,一般无包膜,病灶内不出现坏死区。临床上无肝炎病史及AFP升高。对不能确诊的病例,MRI检查尤其肝脏特异性对比剂MRI检查有重要价值。FNH需要和肝脏其他富血供肿瘤鉴别,如血管瘤、肝细胞肝癌及肝脏腺瘤等。典型的血管瘤增强为早期从周边开始结节状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延迟期呈等或略高密度;直径<3cm的血管瘤,可以表现为早期均匀一致强化,可以一直延续到延迟期。MRI检查血管瘤T1W1上为低信号,T2W1上为高信号,重T2W1上呈典型的“亮灯”征。FNH与HCC鉴别,HCC强化特征为“早进早出”,门脉期大部分病灶呈低密度;而且一般HCC强化不如FNH均匀一致;包膜为肝癌的特征;HCC>3cm的病灶出现坏死的机会很高,而FNH一般不出现坏死[5];另外HCC一般都有明显的肝硬化征象,AFP测定也非常有助于FNH与HCC鉴别。肝腺瘤为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生育期妇女,与长期口服避孕药关系密切,具有出血和恶变的倾向。肝腺瘤在螺旋CT多期扫描中表现和FNH非常相似,肝腺瘤一般有包膜而FNH无包膜。因肝腺瘤不含或含有少量Kupffer细胞,所以99mTc胶体硫扫描时,如病灶内有浓聚,支持FNH的诊断。
  通过上述分析,螺旋CT多期扫描可反映FNH的影像特点,对典型FNH病灶做出定性诊断有帮助。对不典型病例可提示FNH诊断,做进一步检查。
  
  参考文献
  [1] 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50-51.
  [2]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25-426.
  [3] Di Stasi M,De Sio I.Natural history of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an ultrasound study[J].J Clin Ultrasound,1996,24:345-350.
  [4] 周康荣.中华影像医学肝胆胰脾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9.
  [5] 严福华,周康荣.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螺旋CT多期扫描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18:468-47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8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87-02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我科自2002年以来收治已确诊的多嚢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患者年龄26~39岁,平均31.5岁,均以不孕为主诉就诊。其中2例继发闭经,4例月经稀发,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92-01  【关键词】陈旧性肺结核 周围型肺癌 X线 CT诊断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陈旧性肺结核与周围型肺癌并存在的病例,在常规胸部X线片和CT片上有时很难诊断是单纯的陈旧性肺结核病灶、结核瘤,还是陈旧性肺结核病灶与周围型肺癌并存,常发生错诊和误诊[1]。为了提高对比此类病变的X线和CT诊断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90-01  【关键词】C型肱骨远端骨折 入路选择    C型肱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较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对骨折进行牢固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利关节早期主动活动,从而达到良好的功能恢复的目的,在选择肱骨远端治疗方法常出现困难,术前计划中,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肱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上最常见的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89-01  【摘 要】股骨髁间、髁上骨折在临床上较多见,尤其交通事故伤的比例较大。这类骨折由于靠近膝关节,如何处理、处理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患者膝关节功能。我院骨科对48例股骨髁间、髁上骨折病人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股骨髁钛板内固定加术后早期CPM(下肢功能锻炼器)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88-01  【关键词】Pilon骨折 手术治疗    Pilon骨折是治疗较为棘手的一种创伤,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非手术方法治疗疗效不佳,我院采用手术治疗Pilon骨折2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l7例,女9例,年龄l8~59岁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06-03    【摘 要】目的 探讨通心络是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抑制作用。方法 30例诊断“脑供血不足”的门诊病人,经Hpsonos5500型超声仪,证实颈动脉内膜有硬化改变或硬化斑块,随机进入通心络治疗或对照组。治疗组投给通心络胶囊4粒,3/d,对照组投给阿斯匹林75mg/d、舒降之20m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93-01  【关键词】X线 CT 脊柱结核 鉴别诊断    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约占骨结核的50%,占全部结核的3%~5%[1]。其特征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椎体破坏,相应椎间隙变窄或消失[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椎体结核X线、CT影像,旨在提高临床对结核的诊断及鉴别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94-02    【摘 要】目的 探讨CT对创伤性肝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螺旋CT对我院于2000~2007年收治的58例急诊患者进行检查。分析CT扫描的表现及分型。结果 首次CT扫描明确诊断53例,5例为二次CT复查后确诊。5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相符。右肝破裂34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91-01  【关键词】胃癌 诊断 分期 CT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引起的年死亡率高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达到25.21/10万人。胃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在10%~30%之间,总体治愈率在大多数国家仍然徘徊在10%左右[1]。胃肠道双对比造影和胃镜检查是临床诊断胃癌的主要手段。随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96-02  【关键词】结直肠癌 CT 诊断 鉴别诊断    结肠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癌肿,发病率尽低于胃癌与食管癌,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1]。钡剂灌肠,气钡双重造影是常用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借助CT检查对其累及程度、范围及肿瘤分期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