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若干方法

来源 :华人时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可以渗透在幼儿生活的诸多个环节。可以愉悦幼儿的心情,丰富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心灵。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进行音乐教育早期开发,是幼儿情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重点阐述了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若干方法。作为幼师的一名音乐教师,因为常常接触幼师、家长和幼儿,有了一些相关的想法,希望能对幼师和家长有一些作用。
  【关键词】培养;幼儿;音乐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30-01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很多幼教专家主张从胎儿时期起,家庭和幼儿园要具备音乐的环境,从幼儿早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应用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有热爱音乐的天赋。让幼儿能常常接触到音乐,生活在充满音乐的环境里,从而使每个孩子的音乐兴趣和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音乐可以渗透在幼儿生活的诸个环节。可以愉悦幼儿的心情,丰富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心灵。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进行音乐教育早期开发,是幼儿情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发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生活中幼儿对欢快热情的、有鲜明节奏感的、带情节的音乐特别感兴趣,听到音乐时有着很强的表演欲望,常常随着音乐自然起舞。但是这种兴趣不持久易转移。所以家长和老师要通过观察及时发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音乐游戏和活动。围绕幼儿感兴趣的音乐,做律动、玩游戏,培植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适当创设条件并不断地给予满足,使其稳定地发展。
  我们欣赏音乐时,脑海中常常浮现出一些画面。幼儿也是如此。配合幼儿所喜爱的音乐,我们可以配上图画来一起欣赏。这种音乐配画的学习可以让他们更快乐的接受知识,促进发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二、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需要合适的方法来培养和激发
  幼儿从小就会表现出音乐学习的潜力。家长和教师在发现幼儿对音乐感兴趣时,应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让幼儿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幼儿一日常规活动中,如:课前准备、睡觉、如厕等环节可配合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进入这些环节,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一)选择合适的音乐题材是幼儿接受音乐教育的关键起点
  幼儿园进行的音乐活动要符合幼儿音乐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儿童的音乐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如幼儿刚刚入学时,往往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学习,常常哭闹。我们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安排《上学歌》《洗手歌》等儿歌去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不但幼儿能停止哭闹跟上小班的活动,还能一步一步的接受新知识,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音乐教育活动形式要多样化
  近年来幼儿园广泛应用的一些教育方法,如蒙台梭利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等,都是注重应用丰富的活动形式。活动设计时特别要注意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快乐学。可以把歌曲演唱、歌表演、律动、器乐演奏、音乐游戏等带入日常教学中,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学习,扩大幼儿的视野,积累相关的音乐知识,还可以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更好的发展幼儿的音乐潜力。
  1.音乐与美术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幼儿对形象生动美术作品感受力强,利用美术和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活动的效果更好,幼儿也就会很快进入图片的情境当中。例如:在欣赏音乐《动物狂欢节》时,先出示其中动物的图片: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有天鹅、大象、公鸡、山羊、长颈鹿、孔雀等很多的小动物,它们也有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图片导入使孩子们很快就感受到了狂欢节的美妙气氛,更加直观的来欣赏音乐了。
  2.音乐活动与语言活动的结合,增加音乐的故事性
  音乐活动中,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让活动的过程情节化、趣味化。如唱歌活动《买菜》时,教师可以先出示歌曲中的蔬菜图片,一边播放歌曲音乐,同时教师就以孙子和奶奶一起买菜的故事作导入。这样有情节的故事导入,为歌唱活动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幼儿容易记住歌词,领会歌曲意思。
  3.歌表演、律動是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的重要方法
  边唱边舞是幼儿的天性。歌表演、律动游戏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在演唱歌曲《小燕子》时,让幼儿戴上燕子头饰边唱边进行歌表演,领会小燕子飞翔的动作,知道小燕子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些律动和歌表演会很有意义。
  三、音乐兴趣的培养能全方位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幼儿的早期教育,全方位的综合开发非常重要!如:想象力、记忆力、思维方法、创新能力以及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些都可以依托音乐来开展。如一些音乐角色游戏,孩子们就直观的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机智、勇敢,坏动物的狡猾、凶狠。游戏中发挥了小朋友们的大胆想象力与表现力,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能力。音乐游戏中把学习技能和训练创造性思维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让孩子充分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旋律等,去领会音乐中的欢乐故事,形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随后感知、联想、共鸣、反应等心理活动来完善个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力和艺术的素质会有明显的提高。音乐兴趣的培养能让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积极的态度,也可以帮幼儿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所以幼儿长期接受音乐的熏陶,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身心和谐地发展。所以家长和老师把音乐作为孩子们幼儿园活动的重要部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NA)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9年8月诊治的4例N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为Ⅰ期患者,3例为Ⅱ期患者,4例患者术前均行选择性动脉栓塞,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全身麻醉,在鼻内镜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完成肿瘤切除手术,双极电凝辅助止血.结果 4例患者肿瘤均彻底切除,手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是一组起源于外胚层神经嵴细胞,分布于从颅底至盆腔和骶椎的神经源性肿瘤,临床表现因肿瘤部位不同而各有特点。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多来自副交感神经节细胞,无内分泌功能,曾称为化学感受器瘤或非嗜铬副神经节瘤。头颈部以下的副神经节瘤多数起源于胸腹部和盆腔的交感神经节细胞,含有嗜铬颗粒,广义上包括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异位嗜铬细胞瘤)。
患者 男,47岁。9年前曾因肾癌行左肾全切除术。7d前无意中发现颈部有一无痛性肿块,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查体: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一大小约4cm×3cm的肿物,质地中等,边界清楚,可随吞咽上下活动,右叶未触及明显肿物,气管轻度右偏,颈部双侧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患者 男,52岁,因右侧鼻腔出血半年,加重伴鼻塞、头痛1个月于2008年6月入院。患者伴右眼溢泪,右面颊麻木感,无复视、视力下降,无发热,于当地医院抗炎对症治疗后无好转。查体:右面颊部无隆起,压痛不明显,右侧中鼻道可见淡红色肿物,约1.5cm×2.0cm,表面不平,局部有坏死及血凝块,触之易出血,鼻中隔略左偏,鼻窦区元压痛。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目的探索类脂蛋白沉积症喉部特征与处理。方法以持续性声音嘶哑为主要表现的类脂蛋白沉积症患者16例,其中10例于婴儿期发病(4例为出生后即出现)。患者还均伴有上眼睑改变,13例于6~8岁后发现。对患者喉部特征,全身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喉部治疗策略进行研究。结果16例患者中有2例为兄妹关系,2例为姐妹关系。15例(93.8%)为重度嘶哑,1例为中度嘶哑;频闪喉镜见声带、杓问区黏膜不规则淡黄色物质沉积、
【摘要】经过几年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北京市昌平区中滩中学结合疑探教学和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比较分析,经过慎重思考,提出了学校教学改革的“学、展、点、评、练”教学策略。“学”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展”包括“大展示”和“小展示”。“点”就是教师的“点拨”。“评”是“评价”,当然也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关键词】疑探课堂;中滩中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期刊
目的建立一套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并验证其效度、信度和敏感度,期望成为国内标准化的言语识别率测听材料。方法遵循简短、音位平衡、常用、覆盖等原则,生成30张音位平衡单音节表,每表对应25个常用汉字。由专业男性播音员朗读,经数字化录音及声学处理,录制成CD。研究分为三个阶段:①招募60名听力正常年轻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言语测听表号与测听强度均衡排布,每一受试者均变换6种强度(言语听力级-1、5、11、1
患者女,35岁,因鼻塞、流涕伴头痛1年于2009年8月入院。患者1年来自觉嗅觉减退、听力下降。追问既往病史发现,患者自出生至今反复出现咳嗽、咯痰、时有痰中带血及发热等肺部感染症状,抗感染治疗有效,但易复发。曾于19年前因右肺下叶不张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既往眼睛有近视病史。妊娠3次,自然流产1次,12年前行剖宫产术产下1子,体健无异常,7年前曾行宫外孕手术。
由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和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中日联谊医院)联合主办的上下呼吸道炎症相关性疾病专题学术会议将于2010年7月29—31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本次会议将就成人和儿童上下呼吸道炎症相关性疾病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和内科治疗、外科干预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研讨,届时将邀请悉尼大学哮喘研究中心GibsonPeter教授、
目的 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严重度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基因(TGFB1)启动子区-509C/T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儿童持续性AR患者96例,年龄3~17岁,平均((x)±s)年龄(9.4±3.8)岁;其中轻度51例(53.1%),中-重度45例(46.9%).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