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挖掘创新的新思路

来源 :国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42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手段,在数据挖掘中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与现实的需求相比,仍有巨大的差距.大数据挖掘创新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吴文俊院士创造的计算机算法“吴方法”,是汲取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方法精华的瑰宝,不仅开辟了定理机器证明的科学新方向,而且还创造了大数据挖掘的新方法.“吴方法”显示了传统科学方法与计算机主导的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巨大威力,必将对大数据挖掘创新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还通过深入分析一些重大科学发现,如行星运动三定律、DNA双螺旋结构等案例,探讨了传统科学思想方法对大数据挖掘的重要启示.
其他文献
军事装备大数据是实现军事现代化、智能化的基础,其中,数据共享对实现装备可视化管理、整合装备供应链、优化指挥控制系统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军事装备数据涉及核心机密,数据的安全共享问题是导致这些技术发展迟缓的关键因素之一.区块链是一种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稳定可靠等特性的分布式链式账本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和云计算可以保障装备数据安全,在军事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面向装备数据安全共享业务开展研究,探讨利用基于属性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技术解决不同主体间的信任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装备数据安全共享方案,以
为重塑大国竞争优势,夺取和保持全球主要海区控制权,美国海军在“由海向陆”向“重返制海”的战略转型中,提出了旨在分散对手火力密度、提高对手决策难度的“分布式杀伤”概念.在此概念下,海上小型舰艇编队成为美国及其盟国海军显示前沿存在、争夺海权的重要力量.准确分析和把握美军运用海上小型舰艇编队的政治和军事企图,分析其基本组成、作战任务及主要运用方式对军队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侦”“攻”“防”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美军海上小型舰艇编队的电子对抗能力,结合当前海上斗争形势评估了美军海上小型舰艇编队的电磁威胁,并
为了保证太空信息能自顶向下融入到战区联合作战行动,实现太空信息支援力量与其他作战部队的跨域协同,美军建立了体系健全、功能完备的太空信息支援系统.本文梳理归纳了美军太空信息支援力量体系,针对太空信息支援战区作战的指挥与运用流程,分析了“统分结合、视情授权”的太空信息支援战区作战指挥体系,研究了“需求提出-汇总分析-分类提供”的支援作战流程,对天基侦察监视、卫星通信中继、卫星导航定位的需求管理、任务规划与资源调度的具体运用流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美军太空信息支援战区作战指挥控制的特点.希冀本研究可为太空信息支援
近年来,航天装备大数据平台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航天装备数据深层次价值仍然未被有效发掘,关键原因在于现有大数据业务数据存在无法跨专业贯通、缺乏全局数据资源智能分析及管理.知识图谱技术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推理和分析利器,与航天装备大数据完成无缝对接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内在动机.本文从研究面向航天装备数据知识图谱的/组织管理、关联分析、数据挖掘、知识可视化等开放式共享服务出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方法挖掘航天数据的应用潜力,并引入数据化决策模型和监控体系,建立航天装备数据全息画像,实现业务数据的跨业务贯通,并
通过与地方企业签订合同来满足部队保障需求是中外军队的普遍做法,但军队社会化保障仍主要限于平时.本文通过回溯美军合同保障相关文献,从供求矛盾、外部条件、军事效益三个方面对美军战时合同商保障的兴起原因进行剖析,归纳其经验做法和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从组织架构、法规体系、管理机制、运用战时合同商保障程序等四个方面给出了军队战时合同商保障的对策建议.随着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更加突出,我国地方企业涉及的领域进一步拓展,军地技术运用隔阂逐渐被打破,加之疫情后中国经济展现出更强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