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描写性翻译方法开创中国翻译新局面,把作品看成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大明律》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Jiang Yonglin翻译的《大明律》在西方国家享有较高声誉。本文运用描写性翻译研究的方法,从翻译过程、影响、译者素养等方面研究《大明律》英译本的特点,试图为典籍翻译提供一个描写性翻译研究的方法。
关键词:描写翻译法;《大明律》;典籍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11-01
一、引言
长期以来,以文本为中心的规定性传统翻译理论占主导地位,“信、达、雅”被奉为“金玉良言”,“最大限度抹掉了话语与翻译的政治性,遮盖了它们本身作为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紧张度,把对翻译这一行为的理解引向了教养与知识”。描写性翻译研究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自1972年James S.Holmes发表的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起,翻译作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本书中霍姆斯提出了描述性翻译概念,标志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该概念源于特拉维夫学派的“多元系统理论”,随后,吉迪恩·图瑞发展了该理论,提出描写性的翻译研究方法。描写性翻译理论以翻译存在的本来面目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现象和性质作出解释,它关心的是把翻译语境化(to contextualize translation),也就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翻译,“描写性翻译研究理论在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以及功能的时候,把翻译放在时代之中去研究。广而言之,是把翻译放在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之中去研究”④。
二、Jiang Yonglin英译《大明律》之目的
权利话语理论认为,译者翻译活动势必受到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制约,包括知识结构和历史、文化、政治因素。
Jiang Yonglin 在其《大明律》序言中凸显出其翻译目的,即为了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这一伟大帝国的法文化。Jiang Yonglin 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的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和东亚历史。其最近的课程为中国文化调查研究,中国的人权及中国的法律文化研讨会。由此可以窥探其对中国文化的熟知度,翻译中国大明律实乃为研究中国法律史学者提供一个范本。另一方面,Jiang Yonglin 处于快速发展的新世纪,中外交流频繁,西方世界迫切需要了解中国的法文化,而直到2005年Jiang Yonglin 《大明律》英译本,中国典籍才有《大明律》英译本,成为中国典籍翻译的里程碑。
三、翻译方法
Jiang Yonglin 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对译语流畅度和可接受度的要求,因此采用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翻译方法。比较突出的是撰写长篇序言和使用附录,为读者提供必要的信息。
致谢部分,译者对帮助其翻译的人表示诚挚的感谢。这表明《大明律》的翻译不仅体现了译者的才华,也凝聚了众多学者的努力。关于《大明律》的翻译,Jiang Yonglin作了如下注释:其译本乃基于《大明律集解附例》;采取特定翻译策略如删译、注释等;法律术语翻译借鉴中国典籍英译本的译法。除此之外,Jiang Yonglin 以列清单形式对中国明朝的计量单位进行说明。如此种种方便目的语读者(the target reader)了解《大明律》内容与中国明朝的法文化。除此之外,译者采用各种翻译策略以方便目的语读者阅读。
“一凡凤阳皇陵、泗州祖陵、南京孝陵、天寿山列圣陵寝、承天府显陵...若差去官校、卖放作弊、及托此妄拏平人骗害者、一体治罪。”
该条文是《大明律》关于盗园陵树木罪的规定,具有中国特色文化背景,译者采取删译策略,目的是方便目的语读者阅读。类似情况无独有偶。由于《大明律》文本的文言文语言特征,上下衔接不连贯,Jiang Yonglin巧妙地采取增译策略。
[监守自盗仓库钱粮]
...余条准此)一贯以下、杖八十...四十贯、斩。
(...Other articles shall comply with this provision.)
The punishment shall be infli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mount of goods stolen as follows:
Less than 1guan:80 strokes of beating with the heavy stick.
....
40 guan:decapitation.
Jiang Yonglin在英译法条时,增加了斜体部分,较好体现其翻译目的。
四、结语
Jiang Yonglin 《大明律》英译本弥补传统的规范翻译理论研究范式的缺陷,有助于推动中国法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丰富《大明律》英译本的研究范围,同时为中国法文化的实践、批评和发展提供些微有益参照。
参考文献:
[1]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Holmes JS(2007).Translated 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Hermans,Theo.Translation in Systems: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35.
[4]Tymoczko,Maria.Translation in Postcolonial Context-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St.Jerome Publishing,1999:25.
关键词:描写翻译法;《大明律》;典籍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11-01
一、引言
长期以来,以文本为中心的规定性传统翻译理论占主导地位,“信、达、雅”被奉为“金玉良言”,“最大限度抹掉了话语与翻译的政治性,遮盖了它们本身作为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紧张度,把对翻译这一行为的理解引向了教养与知识”。描写性翻译研究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自1972年James S.Holmes发表的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起,翻译作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本书中霍姆斯提出了描述性翻译概念,标志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该概念源于特拉维夫学派的“多元系统理论”,随后,吉迪恩·图瑞发展了该理论,提出描写性的翻译研究方法。描写性翻译理论以翻译存在的本来面目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现象和性质作出解释,它关心的是把翻译语境化(to contextualize translation),也就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翻译,“描写性翻译研究理论在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以及功能的时候,把翻译放在时代之中去研究。广而言之,是把翻译放在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之中去研究”④。
二、Jiang Yonglin英译《大明律》之目的
权利话语理论认为,译者翻译活动势必受到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制约,包括知识结构和历史、文化、政治因素。
Jiang Yonglin 在其《大明律》序言中凸显出其翻译目的,即为了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这一伟大帝国的法文化。Jiang Yonglin 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的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和东亚历史。其最近的课程为中国文化调查研究,中国的人权及中国的法律文化研讨会。由此可以窥探其对中国文化的熟知度,翻译中国大明律实乃为研究中国法律史学者提供一个范本。另一方面,Jiang Yonglin 处于快速发展的新世纪,中外交流频繁,西方世界迫切需要了解中国的法文化,而直到2005年Jiang Yonglin 《大明律》英译本,中国典籍才有《大明律》英译本,成为中国典籍翻译的里程碑。
三、翻译方法
Jiang Yonglin 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对译语流畅度和可接受度的要求,因此采用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翻译方法。比较突出的是撰写长篇序言和使用附录,为读者提供必要的信息。
致谢部分,译者对帮助其翻译的人表示诚挚的感谢。这表明《大明律》的翻译不仅体现了译者的才华,也凝聚了众多学者的努力。关于《大明律》的翻译,Jiang Yonglin作了如下注释:其译本乃基于《大明律集解附例》;采取特定翻译策略如删译、注释等;法律术语翻译借鉴中国典籍英译本的译法。除此之外,Jiang Yonglin 以列清单形式对中国明朝的计量单位进行说明。如此种种方便目的语读者(the target reader)了解《大明律》内容与中国明朝的法文化。除此之外,译者采用各种翻译策略以方便目的语读者阅读。
“一凡凤阳皇陵、泗州祖陵、南京孝陵、天寿山列圣陵寝、承天府显陵...若差去官校、卖放作弊、及托此妄拏平人骗害者、一体治罪。”
该条文是《大明律》关于盗园陵树木罪的规定,具有中国特色文化背景,译者采取删译策略,目的是方便目的语读者阅读。类似情况无独有偶。由于《大明律》文本的文言文语言特征,上下衔接不连贯,Jiang Yonglin巧妙地采取增译策略。
[监守自盗仓库钱粮]
...余条准此)一贯以下、杖八十...四十贯、斩。
(...Other articles shall comply with this provision.)
The punishment shall be infli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mount of goods stolen as follows:
Less than 1guan:80 strokes of beating with the heavy stick.
....
40 guan:decapitation.
Jiang Yonglin在英译法条时,增加了斜体部分,较好体现其翻译目的。
四、结语
Jiang Yonglin 《大明律》英译本弥补传统的规范翻译理论研究范式的缺陷,有助于推动中国法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丰富《大明律》英译本的研究范围,同时为中国法文化的实践、批评和发展提供些微有益参照。
参考文献:
[1]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Holmes JS(2007).Translated 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Hermans,Theo.Translation in Systems: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35.
[4]Tymoczko,Maria.Translation in Postcolonial Context-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St.Jerome Publishing,19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