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退让法练五十米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70780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m跑是扬州地区体育中考项目之一(满分标准:男,7.3s;女,8.3s),也是学生最怕练的项目之一。因为标准高,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几次练习后成绩不见提高可能还会退步,加上体能消耗大,于是消极、畏难情绪顿生。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与热情,我采用了退让法练习50m。
  我设定了四个标准:第一轮跑的标准为7.3s(男)、8.3s(女),第二轮跑的标准为7.6s(男)、8.6s(女),第三轮跑的标准为8s(男)、9s(女),第四轮跑的标准为8.3s(男)、9.3s(女)。学生在练习时,第一轮跑达到第一个标准就可以去进行喜爱的球类运动,不必进入第二轮跑,第二轮跑达到第二个标准就可以去进行喜爱的球类运动,不必进入第三轮跑,以此类推,参加第四轮跑的同学如达不到第四个标准,就参加第五轮不设标准的跑,跑完就可。这样成绩好的练得少,成绩差的练得多,对中等的也有促进。刚开始效果还真是不错,学生的练习热情很高,因为越早去参加喜欢的球类运动的越是光荣,成功感越是强烈,这激励着学生们认真、全力地去练习。
  但不久问题出现了,经过几次课后学生们对自己能在第几轮过关已心中有数,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现象:前面达不到标准的几轮就放弃,用慢跑来保存体力,在能达到标准的那一轮再全力跑。这样一来锻炼效果立刻就大打折扣了,怎么办?我想到了给每个学生建立档案的方法,即:将每位学生的最好成绩记录下来并及时更新,每轮跑后都去对照最好成绩,比最好成绩慢0.3s以上(可根据当天情况调整)的加跑一轮。这样一来,学生们偷懒的漏洞被堵住了。学生们于是开始认真、全力地对待每一轮练习。一段时间后学生们50m成绩得到了普遍提高,获得了更大的成功体验。
  
  点评:50m这个练习确实很枯燥,没有热情与目标很难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提高,退让法既考虑到学生体质的差异,又给了学生不同的目标追求,时待问题的处理采用档案袋的方法很不错,值得大家在实践中尝试、完善。
其他文献
分析了微弯液压管路中液体流速可以引起管路横向运动的机理,并给出了系统静态失稳的稳定性判据。
在改进集成化数字可控硅触发器的基础上形成了微机可控硅触发器,使得在微机化控制系统中简化了可控硅触发电路,同时使得微机控制系统中与软件接口方便,从而为系统的微机化提
讨论了测角仪0°位置及焦点180°位置的调整方法以及检查调整质量的简便办法;论证了增加制样时的压力,调整样品的密度分布,既可减少因x射线的穿透性而引起的误差,又
主要应用优化理论和计算机对日本《MAZAK》车床主传动系统所涉及的有关参数、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计算.确定了一系列主要技术参数的最佳组合,对引进
北京市朝阳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工程项目是北京市朝阳区重视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负责项目立项、启动和整体协
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课程教学,无论它们怎么改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让学生身体健康!要达到学生身体健康,体育课总离不开“有效”二字,否则学生的体质下降就会成为必然。身体健康是体育教育三维健康的重中之重,也是基本条件,所以在体育课上首先要保证落实身体健康。    一、对“健康第一”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理解的偏差    1.夸大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而忽视了身体健康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健康第一”思想
教师的天职即是尽职尽责于自己的学生,工作十数载,心中默默信守着这个信条。每当因了体育教师这个职业被不理解、被不公正对待甚至于被歧视的时候,都在默默地鼓励自己。信念与恒
镜头一:2004年全国人大代表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读了一封美国小学生给他的来信,里面有一个问题是:温总理,您会练武术吗?显然,在外国人眼里,可能我们中国人应该都是会武术的,武术也确确实实是我国的国粹。  镜头二:在中国,随便问任何一小孩喜欢学武术吗?答案可能都是肯定的,但是,目前在高校、在健身场所,选学中国武术的寥寥无几,纷纷转学国外武技项目。  几个镜头无奈的显现了中国武术的现
今天是二(3)班50米测试,同学们两人一组,测试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在跑的过程中,不时地用自己的小手去捂自己的眼睛。等她跑近了,我这才看清又是那位又矮又瘦
在乒乓球比赛和练习中,很多学生尤其以小学生居多,在接不到一些短球时,就习惯用扔拍击球的方式来把球挡回去。这种击球方式在学生当中广泛存在,并且在学生中形成了一些他们自认为是公平的错误判罚方法。更重要的是很多体育老师对这个现象的处理和判罚也是模糊不清的,大多也是顺从学生的意思。作为教师应该明确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和判罚标准,以便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掌握规则和正确使用技术方法。    一、学生习惯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