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逆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三度烧伤创面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背严重烧伤后常伴有骨或肌健等深部组织外露,给修复带来一定困难.我们应用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脂肪筋膜瓣逆行翻转联合中厚皮片游离植皮修复足背深度烧伤9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术中垂体柄辨认和保留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69例的临床资料,对肿瘤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学和影像学特点、肿瘤切除程度、术中垂体柄的辨认和保留情况、术后随访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50例(72.5%),次全切除13例(18.8%),部分切除6例(8.7%);术中能发现和辨认出垂体柄57例(82.6%),垂体柄完整保留41例(59.4%),部分保留9例(13.0
目的 探讨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 对19例颌面外伤和2例医源性因素所致面神经损伤的病例,经面部创口或耳屏切口行显微手术修复面神经损伤.其中采取神经端端吻合修复18例,采取耳大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3例.合并腮腺导管损伤6例和合并颌骨骨折4例同期行导管修复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3年,按H-B分级法评估面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21例创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治疗
目的 探讨足跟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撕脱的足跟皮肤软组织清创、削薄后寄养在股前外侧区阔筋膜上预制足跟皮瓣,皮瓣面积:3 cm×5 cm~8 cm×15 cm.术后成活2周后,二期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回植原位5例.结果 5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血运丰富,没有发生血管危象和感染,2例皮瓣小部分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11~36个月,患肢均恢复负重和行走能力.根据术后
自1984年徐达传等[1]和罗力生等[2]首先报道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来,由于该皮瓣具有血管蒂长、口径粗、为肢体的非主干血管、血管变异小、操作简便、无需改变体位、可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有感觉神经及皮瓣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皮瓣的应用过程中,人们也发现其仍存在一些不足,并结合临床不断对其结构模式及切取技术等进行改进,出现了
期刊
目的 探讨以胸背动脉前锯肌支为蒂的逆行背阔肌皮瓣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 临床应用以前锯肌支为蒂的逆行背阔肌皮瓣修复肩胸部创面6例,男1例,女5例,年龄35~52岁,创面面积为7 cm×8 cm~12 cm×20 cm.结果 6例应用此皮瓣进行修复,均获得满意疗效,5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成活.随访3个月~1年,皮瓣质地、颜色与受区接近,感觉有部分恢复.结论 逆行背阔肌皮瓣血供多源,胸背动脉前锯肌支
目的 探讨应用[母]甲瓣游离移植修饰性修复拇指末节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拇指末节缺损的情况,遵循缺损多少补多少的原则,采用同侧带有部分趾骨的[母]甲瓣游离移植修饰性再造拇指末节缺损16例.采用同侧不带有趾骨的躅甲瓣游离移植修饰性再造拇指末节缺损12例,均吻合神经重建感觉,供瓣区应用三角形皮瓣覆盖残端16例,植皮修复供瓣区12例,并进行随访6—24个月。结果再造拇指末节均成活。再造拇指外观饱满
期刊
2004年3月23日这一天,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对中国骨科、显微外科学界以及对国际显微外科领域来讲,是一个非常不幸的日子.国际著名骨科专家、"断肢再植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专家陈中伟教授,因意外不幸逝世.噩耗传来,我们都深感意外和沉痛.直到今天,陈中伟院士那亲切熟悉的音容笑貌,仍常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期刊
手指中、小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常见的损伤,修复方法较多,但各有优劣之处.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提出穿支皮瓣的新概念,是皮瓣移植技术的必然发展结果,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4].自2007年3月至2010年1月,我们应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期刊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后应用皮瓣移植治疗GustiloⅢB、ⅢC型开放性骨折创面的效果.方法 30例GustiloⅢB、ⅢC型开放性骨折急诊先行清创,根据骨折类型,选用克氏针、螺钉简单内固定,必要时再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端,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7~10 d,行皮瓣移植消灭创面,根据创面大小和周围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选用局部随意皮瓣8例,外踝上穿支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5例,股前外侧皮瓣1
前臂及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有多种方法.但前臂及手部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修复较为棘手,往往因为组织缺损多、范围大修复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尤其伴有大段神经缺损时,修复后疗效就更差.显微外科的发展,为临床提供了良好的方法选择和技术保证[1-3].我科自2003年9月至2009年4月对前臂连同手部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6例进行修复,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10 ~ 45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