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平台的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践

来源 :安徽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y0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局面,使专业知识更加直接高效地融入社会生产实践,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实现学以致用,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
其他文献
渗滤液处理行业采用射流曝气器对系统进行充氧曝气,通过对其射流曝气臂的CFD模拟及结构优化,可改善曝气器的曝气效果。通过在原有曝气臂中增设旋流结构、改变进气方式及优化两级喷嘴构造等措施,大幅增强了曝气臂内气液两相的湍动程度及传质效率。通过比对各优化模型内的模拟流场信息及流体压降运算结果,确定了“液相旋流+环隙进气+两级变径喷嘴”的方式为最佳优化模型,其中一级喷嘴由43 mm缩至20 mm,轴长30 mm;二级喷嘴由40 mm缩至30 mm,轴长190 mm。其曝气臂的喷射可增加池内流体的扰动,提高气液传质效
利用重量法测定土壤中全盐量,由测定数据可知衡水湖周边土壤中的全盐量为2.055~3.147 g/kg。用双指示剂滴定法测定土壤中碳酸根及碳酸氢根离子含量。由测定数据可知,衡水湖周边土壤中的碳酸氢根含量为0.167 3~0.193 9 g/kg,此条件下碳酸根含量为零。用莫尔法测定土壤中的氯离子含量,由测定数据可知,衡水湖周边土壤中氯离子含量为0.266 9~0.298 0 g/kg。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伦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是“化工过程环境保护”课程的主要思政元素,如何将其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是该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根据“化工过程环境保护”的课程任务和特点,探索了该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育人目标和实施途径,以期实现“化工过程环境保护”课程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水乳交融。
实习是化工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分析了化工专业在实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合肥工业大学利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结合问题导向教学方法,探索出一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实习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需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课程教学中。在复杂的生源背景下,调研和分析了不同生源学生专业基础、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课程为例进行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专业基础课程分层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化工过程与设备”是高等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核心必修课。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和本课程的特点,建立具有思政能力的教学团队,从不同角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中自然而然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成为有素质、有理想的新型化工高技能人才,同时为化工类相关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借鉴。
以校外教学单位宜宾天原集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分析学生在校外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实际困难和心理问题,研究相关问题的对策,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缩短适应期。
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日趋复杂的环境为背景,以高职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为例,探索了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科学使命感,也顺应了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所提出的“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对于本专业其他课程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实践性强,传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对生产性技能的需求,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产教融合下“产学研培创赛”六位一体模式是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实训内容建立在制药岗位之上,将技能比赛规程、职业技能标准、创新创业大赛理念等融入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为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化工类企业发展需求,通过克服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基地条件保障、内涵建设及管理运行中取得良好成效,逐步探索形成了“产教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合作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