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流动力学方程探讨

来源 :新疆地理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地区发生风雪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降雪和积雪是风雪流的物质来源;风是风雪流产生的动力,它决定着风雪流移动的方向和运动规律。在平原地区,风雪流的运行比较简单,而山区则受到山体的坡度、坡向和坡形以及风雪流的沉积雪形成波纹的影响。在铅直分布上风速并不完全呈对数分布,在沉积和迁移方面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随着地形、风力、雪密度等各个因素而定。
其他文献
一、两门关系十分密切的科学第四纪地层的开始形成,根据目前多数人的看法,大约距今已有三百万年的历史。这个时代的堆积物,在以往常常被地质学家所忽略,在这方面做的工作不多。直到解放之后才得到重视,把有关第四纪的科研填补上。这是非常好的事,因为这一阶段的地层很重要,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得向它索取。
期刊
天山山区是我国季节性积雪较为深厚的地区,最大稳定积雪深度为1.25米。雪害,主要指雪崩和风雪流对生产建设、人民生活、公路交通的危害。天山公路中段的雪害使交通断绝达半年之久。为
期刊
1982年6~9月份,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上游水库气象站,作了十六和十八烷醇抑制水面蒸发试验。蒸发器用白铁皮做成,口径20厘米,高度20厘米,六个蒸发器均匀地放在高出地面12厘米、面积5.8米~2(=0.6米×9.6米)的水泥台上,器内放0.6~1.0(升)的水库水。每
期刊
库车盆地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之北缘,北临天山山脉,南连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起乌什县通古斯吐鲁番河,东至库尔勒的库尔楚附近,面积约三万平方公里。库车盆地在大地构造上系南天山华力西褶皱带和塔里木地台之间的过渡地带,为一个近乎槽状的拗陷区。盆地内中、新生界发育比较完整。其中第三系为一套泻湖相、咸化湖相、湖泊相过渡的红色含盐建造。由于大古和微古化石的贫乏和分布不均,造成地层划分和对比
期刊
以树木年轮提供的气候信息,建立树木年表,是了解过去气候变化事实,探知气候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树木年表的建立,并用有关文史资料及自然迹象佐证,对新疆东部地区历史时期(着重最近数百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作出推断。
期刊
气候性干湿指数综合了主要的气候因子,能够反映自然地带性,并且形式简单,计算方便,因而在自然地理、气候、土壤、植被以及农牧业生产等各种区划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可是在干旱区的应用结果却不能令人完全满意。主要是不能反应绿洲和沙漠的区别,不能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演变的影响,也不能反映灌溉改善农区干旱程度的情况。
期刊
风雪流是风挟卷雪粒运行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风雪流的形成、雪粒的输运及其沉积主要受近地面层内(0.1~5.5米)风的制约。在有季节性积雪的山区,为治理风雪流的危害,保障冬季公路畅通而构建了各类导风工程。这些工程的作用,实质上在于改变山区公路上方近地面层内的风场分布,使路面上雪粒沉积区迁移,从而取得保障交通的效益。因此,研究近地面层内风廓线的规律,对于了解风雪流的形成及其沉积规律有重要作用,对于完善
期刊
苏联人口和居民点地理学的成就表现在:该科研领域工作中心稳定;研究人员及其所发表的作品不断增加;成果论述的范围——地理、人类生态地理与休假活动地理等新方向已成为独立的分支地理学科。近年来地理科学特别是聚落地理系统
期刊
一、拉尔墩达坂地理位置与地理条件概述拉尔墩大坂位于北纬43°11′,东径84°18′。海拔约2700米。地处我国境内天山西部、那拉堤山系东段,属巩乃斯河与开都河的分水岭。它北面有海拔4000多米的天格尔山;西面是西低东高呈喇叭形的伊犁谷地,河谷由南向东一直伸至达坂脚下,西端海拔660多米,东端
期刊
很多世纪以来,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集中的特征,发展了不同大小、不同级别的集中中心,它们联结为各种类型的城市联系网。城市成为该区的枢纽结构。另一方面是分散的特征,农业在广阔的地域占据主要地位,其次是林业和渔业。这类地域称为农业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