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心理障碍成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hu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产妇产后发生心理障碍的几率较高,究其成因,主要有生理因素、产科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等四大因素,加强产妇产后的护理变得很有必要。必须要建立良好的户患关系,创造舒适的产后休养环境,加强产后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自我心理调整,从四个对策入手,可以有效减轻产妇产后心理障碍。
   【关键词】 产妇 心理障碍 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190-01
  产妇是心理障碍高发群体,据有关临床统计,产妇产后3个月内发生心理障碍比正常人群发病率高很多,产后3~7天内是发生精神病的高峰期,产后2周内发病率约占产褥期精神病的50%以上,产后4周内发病者约占产褥期精神病的80%,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对产后1周内的产妇进行调查发现,产后情绪不良的发生率为19.23%。因此,有必要分析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成因,加强产妇产后的护理。
  1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成因
  1.1 生理因素
  妇女从怀孕至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孕激素的变化对产妇本人的健康状况及孕期产生抑郁情绪有很大影响,由于雌激素突然下降,加之产后身体疲劳,很可能发展为产后抑郁。
  1.2 产科因素
  分娩对女性来说是一种忐忑不安的体验。虽然产科设备不断完善,技术不断提高,但产妇对分娩方式、对分娩疼痛感到恐惧,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机体变化,影响子宫收缩,使产程延长,导致难产,进一步加重焦虑、不安情绪,诱发产后抑郁。
  1.3 心理因素
  有些产妇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初为人母的角色改变,使其面临自身康复和育婴两大问题,对自己的母亲角色产生冲突和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和工作的压力,进而产生心理障碍。一些高领产妇或文化程度较高的产妇,面临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较大,考虑问题多,情绪较复杂,易发生抑郁。
  1.4 家庭和社会因素
  家庭因素对产妇的心理有直接影响,有调查表明婚姻满意度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帮助的产妇产后更容易患心理障碍,有些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由于分娩,可能失去劳动就业的机会,减少了家庭经济的来源而导致经济上的压力加重,常常造成产妇的抑郁。加之由于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束缚,生女孩的产妇心理压力、心理负担更大。
  2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护理对策
  2.1 建立良好的户患关系
  护士与产妇良好的关系是减轻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重要措施。产妇产后对护理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产后患有心理障碍疾病的产妇,这就需要护士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增加关怀,对产妇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给予满足,从生活、环境、治疗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交流,劝说产妇家属尽力配合以减少产妇的顾虑,使其安心接受治疗和护理。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及时开导、安慰、鼓励产妇,倾听其意见,洞察其心理,让她们及时将不愉快的情绪宣泄出来,帮助其做好角色的转换,尽快适应角色功能。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该加强护理,尽量集中进行所有的治疗操作,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打扰,避免谈论刺激产妇情绪的话题。
  2.2 创造舒适的产后休养环境
  产妇产后应有一个安静、舒适、方便的休养环境,可以使产妇心情舒畅。丈夫和家人要多给予饮食、情感上的支持,精神上的爱抚,尤其是丈夫在此期要多付出些,给妻子创造一个心情愉快、适应妻子机体恢复的环境,应主动协调好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尽可能多陪伴在产妇身边,使妻子顺利地度过产褥期。产妇经历阵痛,分娩,体力和精力消耗巨大,产后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
  2.3 加强产后心理健康教育
  产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使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下降。医护人员要重视对产妇产后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到产妇产后特定的心理状态,要适时的进行心理咨询,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康复训练,增加产妇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指导产妇注意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和处理产褥期间工作生活的各种变化,及早融入社会生活中。对产妇进行优生优育的教育以及产后保健、育婴知识的宣教,指导孕妇合理的营养和活动锻炼,对有并发症的孕妇应积极帮助其调整心态,使其树立信心,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
  2.4 加强自我心理调整
  产妇在产后既要担负育婴的任务,也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分地苛责自己,不要过于要求与责怪你的丈夫和家人,要抱有一个乐观的心态,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要加强社交,不要整天都围着宝宝转,参加一定范围的社交活动,能保持你的头脑灵活和增加信息量。要学会倾诉,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应及时与家人、朋友沟通,释放心理压力。要会合理宣泄,在适当的场合,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可以起到调节心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静.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年5月。
  [2]龙秀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于产后护理的介绍[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6月
  [3]蒋承玉.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年4月
  [4]黄丽红.不同护理措施对产后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年9月
  作者简介:叶妙,女,汉族,浙江玉环人,本科,1984年9月——,工作单位:浙江省玉环县第二人民医院,护师。
其他文献
首先利用平面三站时差定位的几何意义说明了定位模糊解是由定位原理引起的,与定位方程解算方法无关。接着分别仿真分析了三角布站及直线布站时,模糊区的分布特点以及模糊值的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分析,2010年1月到2010年7月未实行护理管理为A组,2010年7月到2010年12月实行了护理管理为B,对比两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实行护理管理后,我院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情况得到明显改善,B组感染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A组的8.6%,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且B组护理
<正> 眼球穿孔伤是最常见的眼外伤之一,致盲率高,造成的危害极大。现将我院1979~1986年因眼球穿孔伤住院的214例,作一统计分析。1 临床资料1.1 发病率1979~1986年眼科住院总人
摘要: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对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94例四肢骨折患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总愈合率(97.87%)显著高于对照组(82.9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人体内存在着生物钟,支配着人的生物活动。医生可以根据人体对药物作用的灵敏节律,考虑到不同人群乃至个体差异,正确选择服药时间,使药物发挥最佳效力。同时,有利于降低服药的副作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因鼻阻塞、打喷嚏、流鼻涕去看医生,以为自己患了“伤风感冒”但经医生检查后告诉他患的是过敏性鼻炎。那么过敏性是怎么得的,又 应该怎样治疗呢?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可调钠血液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则进行可调钠血液透析。结果:对比两组低血压发生几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透析前血压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透析中最低血
为了缩短L型往复压缩机产品的设计周期,节约设计成本,以Pro/E三维设计软件为基础,以炼化企业应用广泛的5L往复式压缩机曲轴为模型,进行L型压缩机曲轴三维参数化建模。根据压
近年来,为了扩大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效率,大功率短波广播发射机被广泛使用,由此,对短波广播天线交换开关的使用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满足无线局各短波台的使用要求,我们对屏
绩效考核是加强企业管理、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将企业绩效考核工作落到实处,是当前企业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