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渗透节能环保教育教学研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a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化学是一门十分基础的学科,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环保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初中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重要人才应该对化学理论、节能、环境保护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教材内容、化学实验教学、化学课外活动等渗透节能环保教育,可充分发挥初中化学学科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作用。
  [关键词]节能环保 初中化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075
  伴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样还有着众多的环境问题。面对日益严重、形势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国策。化学学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节能环保教育理念,开展环保责任教育是化学教师肩负的重要职责。新时期的化学教学必须转变知识教学观念,明确初中化学教学的多元化目标,将节能环保教育问题与初中化学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现就初中化学中的节能环保教育教学进行实践研究。
  一、结合化学教材内容,渗透节能环保教育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众多环境保护内容的知识,教师要将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内容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渗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切记要做到恰好适当,切忌牵强附会。[1]在教学涉及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时,教师要向学生开展节能环保教育,着重讲解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获得更多的节能环保知识,更加深刻地了解化学的污染与危害,从而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主动预防、防止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在“硫和硫酸”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二氧化硫产生的原因、转化的过程以及对环境的危害;在进行氮元素知识点的学习时,要充分明确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在“石油、煤炭的综合利用”知识点的讲解过中,可对当前的能源危机进行阐述,分析烃类及有机污染物的危害,生态绿色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应用趋势。[2]
  二、结合化学实验教学,渗透节能环保教育
  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在氯气制取及其性质实验过程中多余的氯气、制取溴苯实验中溢出的溴蒸气等物质都会对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中渗透节能环保教育必须从化学实验做起。例如,在制取有毒物质的时候要不断完善实验装置,最大限度地避免有毒物质的泄漏或流失;对于有害气体的制取要增加转化装置,切忌将其任意排放到大气当中;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化学试剂的各种性质以及存储的注意事项,以防出现污染环境的情况;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的时候,尽量使用最少量的反应物来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妥善处理化学实验完成后的实验废弃物,减少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另外,有的化学废弃物经过处理后可以变废为宝,例如,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残留的固体可以将其作为氯酸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其最终的残留物质还可以用于参与钾元素的焰色反应。
  三、结合化学课外活动,渗透节能环保教育
  除了结合化学教材、化学实验渗透节能环保教育外,化学课外活动是另外一个渗透节能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初中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室外检测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检测学校附近河流、湖泊的酸碱度,前往学校附近的工厂观察污水排放情况等等。[3]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平时在家里或外面收集废旧电池,亲身感受电池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提升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节能环保的习惯,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牢牢记住节能环保行为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如节约使用水电煤,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拒绝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等等。
  化学学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初中生进行节能环保教育方面初中化学拥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初中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平时的化学课堂中向学生渗透节能环保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节能环保教育理念,开展环保责任教育是化学教师肩负的重要职责。通过结合化学教材内容、化学实验教学、化学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来开展节能环保教育,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在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注 释 ]
  [1]阚瑞.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节能环保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2):120-121.
  [2]李向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77):137.
  [3]眭建峰.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渗透环保意识[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1):83.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学必须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去学习地理,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用学习过的地理知识认识社会实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地理教学 生活化 生活环境 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122  初中地理新课标教材具有很强的生活性,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如循环经济、
提出了一个由供应商、配送中心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集成优化问题。供应商产品价格、风险等级、供应能力和零售商需求考虑为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应用可信性理论,建立了
[摘 要]虽然新课改已进行多年,由于多种因素,很多普通高中老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和践行不足,往往还是“穿着新鞋走老路”。地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普通高中 高一 地理教学 普遍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123  由于高中阶段招生批次的不同,普通高中普遍
[摘 要]当代素质教育下要求学生全方位综合发展。学生应当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开展多种活动,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开展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教学可从趣味导入、结合范作、收集废品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初中美术 手工制作 导入 范作 废品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49  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手工制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挑战,其中,任务驱动法受到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但是,很多教师对任务驱动法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对任务驱动法的含义、前提条件和实施方法进行总结和阐述。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含义 前提 方法  自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出台以来,已经陆续有十七个省市进行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如何
[摘 要]站在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思想高度,探究方法创新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兴趣小组、引入游戏教学、开展任务教学等科学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以便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保证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方法 效果提升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065  在青少年教育中,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化学知识为载体,运用科学方法开展教学,使得学生不仅获取学科专业知识,同时  全面提高  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我们可以从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强化习题教育功能、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和运用化学科学史料等五个方面来实践初中化学科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方法教育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