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的彩虹时光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9538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夜在线的QQ
  晚上,拉开QQ好友名单,在亮着的彩色头像中,中学生小杰赫然在列。临近深夜十二点,一阵铃声传来,原来是小杰的QQ登陆铃声,打开一看,他又改为手机在线了。问他怎么这个点还在上网,他回答,最近课业不紧,父母对自己也很放松,于是晚上偷懒,宅在家上了一晚上网,临睡前再用手机登陆,看看各地发生的新闻。一周下来,据观察,好几个晚上小杰都是这种状态,大概从晚饭时间直至睡前,他的QQ一直在线。
  像小杰这样的学生,属于放学后的宅一族。
  烧烤摊前徘徊的身影
  夜晚降临,“美食街”上多了几个烧烤摊位。这些摊位生意兴隆,前来照顾生意的多是一些年轻人,其中,也有不少中学生的身影。他们有些背着大书包,提着培训班的资料袋,在晚上补完课后来香气袅袅的烧烤摊前犒赏自己;还有些刚和同学逛完街的人,他们成群结队,来到烧烤摊前吃夜宵。
  这些中学生,便属于放学后的晚归一族。
  或宅在家上网、做功课,或在外补课、玩乐,这些涵盖了大多数中学生们放学后的主流生活。放学后的时间虽由大家任意支配,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发挥出无限的意义,让放学后的时光不再单一,幻化出多种色彩。
  放学路上:一件事让回家的路不遥远
  每周星期五放学后,我和小妹会去大姨家度过周末。
  到大姨家的路我俩极为熟悉。我和小妹都上小学时,因为上学放学时间一致,我们常常结伴而行。但自从我上了中学后,放学比小妹晚。小妹有时会等我一起,有时就会先走。每当星期五放学后,校门外不见小妹等待的身影,我便猜测她已先离开了。我们没有手机,为了方便联络,我们发明了一种在路上使用的“信号”——粉笔留言。
  我放学后没看到妹妹,还是会担忧她是不是因事耽搁了。我一个人迟疑地往大姨家走去,边走边想小妹会不会遇上什么麻烦。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作为大姐,照顾小妹自然而然成了我的责任。当在一处路面上看见粉笔写的几个大字“姐姐,我先走了”之后,终于放下心来,小妹安然地走在我前面呢。
  约莫一个小时的路程,可以在显眼处看见好几次小妹留下的讯息,大榕树干上,干燥的路面上,路旁的大石上,小妹的粉笔字有一种使人安心的力量,它伴我一路回家,也让我即使在一个人的路上,也能感受到亲情就在身边,从不曾远离。(易小凤)
  住校生:一件事让住宿生活变得不同
  作为住校生大军中的一员,我放学后的生活一般是一成不变的食堂加寝室。
  宿舍背后是学校操场,操场边有一溜儿乒乓球台,即使在晚上,操场周围也有路灯照着,场地并不昏暗。记不清是哪天傍晚,在寝室做了一个小时英语听力训练的室长把听力材料一扔,心血来潮领着大家来到乒乓球台旁,要在台前一决高下。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把学习的压力用球拍拍走。”室长有没有达到减压的效果我不得而知,但那天晚上回寝室后,似乎每位同学都睡得特别香。从那以后,我们的住宿生活里便添加了一个小时的乒乓球活动。适当的运动让人精力充沛,它也是一款调味剂,让放学后的住宿生活多了一点滋味。(许知理)
  归家之前:一件事让放学时光有了光彩
  父母下班时间晚,每次要等到晚上七八点钟才回家。我放学回家后打开门,家里冷清极了,没有喧闹的人声,也没有热饭热菜。渐渐的,我喜欢上放学后在教室里多磨蹭一会儿再走,有时做做习题,有时帮值日生打扫卫生。但学校教室6点钟就关门了,剩下的时间我依然难以度过。
  后来,我发现同学王莉和我情况一样,属于放学后不归家、爱“游荡”的一类人。有一天,王莉神秘兮兮地将我带到一个废弃的游乐园,游乐园面积不大,里面的设施陈旧败坏,在一座假山旁摆有石凳子、石桌子。王莉把书包往石桌上一扔,大声宣布,以后这就是我们的乐园啦。其实班里还有很多跟我们一样的同学,他们渐渐加入了我们的乐园,小石桌变得越来越拥挤。
  在这段放学后的时光里,小小的游乐园暂时收容了我们这群孩子,它让我们原本冷清单调的课后时光有了色彩。(陆紫芯)
  归家之后:一件事让爱心充实光阴
  雷奶奶是一位孤寡老人,她住在隔壁那条街,离我家大概500米距离。她家在临街的一楼,窗沿下常年放着一把藤椅,天气好的时候,她在藤椅上一坐即是一整天。
  雷奶奶腿脚不利索,一个人拄着拐棍只能走上不到百米,路程再长,就需要人搀扶了。一次和她聊天,她无奈地说起社区医生让她时常起来走走,活动活动腿脚,但她却没办法做到。我和父母商量后决定,每天晚饭后,约上住同一个大院的同学去搀扶雷奶奶散步。
  还记得我俩第一次小心翼翼地扶雷奶奶走在大街上的情景,脚步慢慢的,但三个人的脸上尽是笑意。
  这就是每日放学后,我雷打不动地做的一件事,事情虽小,但内心的满足大大地充实了我放学后的光阴。(小河)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个“大力士”,它的体重只有两千二百吨,可它产生的压力却有一万二千吨,是它体重的五倍。这个“大力士”就是上海江南制造厂制造的万吨水压机。这个“大力士”的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讲到十九世纪法国科学家帕斯卡的故事。  帕斯卡从小不仅手脚勤快,爱帮助大人干这干那,还肯动脑筋,遇到什么事,总爱问个为什么。  有一次,他放学回家,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在浇花。那人把一条长长的扁的水龙带接在水龙头上,
期刊
大麦的香甜  没有人知道  荒野中隐藏的小径  通向我梦中的花园  那里没有成片的花海  却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我小憩在麦田边  闭上双眼  吮吸着从风中飘来的  大麦的香甜  一切如此恬静  有时牵动我的思弦  一切如此亢奋  有时坐上整整的一天  从香甜的小睡中醒来  月光早已洒落在  麦田、屋檐和我的发尖  就让我睡在这里吧  晚风已为我盖上  刚刚织好的思念    城堡里的葡萄王子    
期刊
我梦见暑假去打工,竟然是在一家零食加工厂!这下我可饱了口福了,眼前一片花花绿绿,零食繁多,我右手拿着一包薯片,左手拿着一瓶饮料,痛快地吃着喝着。厂长在背后一声大叫:偷吃产品,开除!我被吓醒了。  No.562:邻水九龙镇中学 兰洋  这个梦好像现实版的《盗梦空间》。梦见在上数学课,我竟然趴在桌上睡着了,梦见老师经过我的身边,用书啪啪地拍桌子。我惊醒了,却看见历史老师正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呢!我
期刊
我虽然喜欢读作文,可是一到写作文时,头脑就会一片空白,手紧紧握着笔,手心直冒冷汗。磨蹭半天,笔杆子都被我捏软了,我还是像耗子啃南瓜,不知道从何下手。最后要么仿照别人的写,要么就乱写一通。老师给我的评语不是“人云亦云”,就是“废话连篇”,唉,郁闷死了!  老师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我根本听不进去,我只知道一味自责。每次上作文课,我几乎都在发呆,没有丝毫兴趣,老师见了总要批评我一顿。轮到
期刊
落日黄昏,喧闹、燥热了一天的周庄渐渐地恢复了宁静和安谧。   长长的石板街上,飘浮着丝丝缕缕的白天余热,被河埠上爬上来的阴凉水气荡漾得清凉宜人,柔柔地拂着脸颊,惬意而温馨……深深的幽弄里透着阵阵古朴灵气,噼里啪啦纷纷打烊的店铺里溢着万三蹄的脂香,那有着900余年历史的街巷里还氤氲着游人飘洒下的现代温情。  没有了白日如潮人流的街巷显得舒谧和幽深,更显历史的深邃、年代的久远。大多数的游客夹在匆忙的人
期刊
解答三角形内角或外角问题时,要注意选择并用好如下三个性质:  性质1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例1 如图,在△ABC中, AD平分∠BAC且与BC相交于点D,∠B=40°,∠BAD=30°,则∠C的度数是().  (A)70° (B)80° (C)100° (D)110°  分析:在△ABC中,∠B=40°,要求∠C的度数,应先确定∠BAC的度数.  解:因为AD平分∠BAC,  所以∠B
期刊
杨桃讲述第一个关于玩笑的故事:  太阳底下,母亲和邻居大婶们坐着聊天。  她们做完农事,总有聚到一起拉家常的习惯。每当这时,我要么傍着母亲站着,当一个一言不发的听客,要么搬出小凳在院门口写作业,就算是笔下刷刷刷地运动着,我的耳朵也不时竖起,想从这些聊得欢快的妇人口中听到些趣闻。  声音最尖利的当属杨二娘。她斜靠在门前桃树桩上,说话时伴着大幅度的手势,那动静似要抖落身后的一树繁花。这时,她又提到了她
期刊
Mr and Mrs Brown lived in a small house with their child. Sometimes Mr Brown came back from work very late,when his wife and the child were asleep,he opened the front door of his house with his key an
期刊
哈里斯是美国纽约市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女高管。2010年8月的一天中午,她和朋友在一家餐厅吃饭。中途,朋友想出去抽支烟,于是两人一起走出餐厅,站在外边的大街上。  这时过来一名流浪汉,对哈里斯嗫嚅着自我介绍:“我叫瓦伦丁,今年32岁,已经失业3年了,只好靠乞讨度日。我想说的是,不知您是否愿意帮助我,比如,给我一点零钱,让我买点生活必需品。”瓦伦丁说完后,用期盼的眼神望着哈里斯。  看着眼前这名年轻的
期刊
大家都知道,磁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磁又有了广阔的新天地。科学家预言:将来磁冰箱可以代替目前使用的电冰箱。磁冰箱当然也要用电作能源,但其制冷过程与用氟里昂作循环剂的电冰箱完全不同。磁冰箱不用循环剂,因此省掉了压缩机、冷凝器等装置,而用一种磁性材料作为吸热、放热的转变物质。  磁化水,顾名思义,是一种被磁场磁化了的水。让普通水以一定流速,沿着与磁力线平行的方向流动,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