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锡阳绿色沉思与百家评点 绿色的友谊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霞说:“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是好人。”诚然,此话含有哲理。如果人人都热爱大自然,不仅人和自然之间是和谐美妙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冷淡、自私、嫉妒、欺骗、仇恨、恐怖和战争呢?
  
  为了省钱,我们从美国中部的奥尔顿乘上火车,经过芝加哥、得梅因、奥马哈、丹佛、盐湖城、波特兰,一直到华盛顿州的首府奥林匹亚。我们好像驰骋在中国的陇海铁路线上,越过的是一条贯通美国东西部的大动脉。列车上的三天两夜,不能说不辛苦,但作为旅游来说,也有它独特之处。
  华盛顿州的“奥杜邦”地方组织没有充裕的经费,所以接待我们用另一种方式:通过电话联系,发动热心的会员来接待东方的客人。丘克先生只给了我们一张手写的“联络图”,我们将由几个家庭轮流接待,主要访问奥林匹亚地区的自然景色和临近加拿大的几个小岛。从此,我们就成了“云游的和尚,一个庙一个庙地化缘”。事后证明了这种方式很有意思,美国人比较富裕,居住条件好,又有汽车,接待两个客人算不了什么;而且客人来自地球的另一边,情义相投,对他们来说,是个乐趣。对我来说,是个深入群众的好机会,可以亲身体会到美国普通老百姓对待自然和自然保护的态度与看法。
  第一天晚上,丘克先生就安排我们住在一个主人不在的小屋里。这是一个靠近溪边林地、环境幽雅的好地方,可惜早晨我们还来不及领略周围景色,丘克先生就开车接我们来了。这一天跑了三个地方:一条河流,一个大马哈鱼孵化场,一个国家森林保护区。当我们匆忙赶到海边的时候,误了一个船班,晚了三个小时。丘克先生送我们上了码头,就开车回去了。我们非常担心,误了这么长时间,对岸的朋友还会等着我们吗?
  可能天色晚了,渡船很大,但上船的汽车不多,而徒步的乘客好像只有我们两人,中国人更是只有一个。所以当船靠岸的时候,前来迎接的朋友很容易认出我们。是一对老年夫妇,下午六点一刻他们就到了码头,现在九点都过了。见了我们,不仅毫无责备之意,而且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
  汽车在公路上急驰了近一个小时。老头一边开车,一边介绍:“这两旁种的全是玫瑰花,要是春天经过这里,真是太美了。”可惜窗外一片漆黑,只偶然看见一个穿着荧光背心的老太太在路边跑步。
  到了家里,老夫妇早已备好了丰盛的晚餐。晚餐后,又是各色茶点。
  我问他们:“奥杜邦为什么找到你们来接待我们?”
  “因为我们是会员。”
  “会员很多,为什么单挑了你们呢?”
  “可能是我们访问过中国。”
  “你们喜欢中国吗?”
  “喜欢。我们到过很多城市,喜欢北京、苏州、西安、广州,不喜欢上海。”他们反过来问,“你喜欢美国吗?”
  “喜欢。”我也有个类似的感觉,喜欢华盛顿和许多城市,不喜欢纽约。我接着说:“我更喜欢美国人,喜欢你们的民主精神和自由、自立、自信的精神。美国人没有条条框框,不怕标新立异,敢于独辟蹊径,所以美国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我这方面的想法马霞知道得很多,为了减少翻译上的麻烦,我要马霞把我在史密森、在老家、在她母校的经历和感受告诉他们。
  共同的语言越来越多,越说越近。我有点好奇,就问:“我想问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你们第一次接待一个不认识的中国人,是怎么想的呢?”
  可能马霞翻译得不太准确,老头答非所问,拍着我的肩膀风趣地说:“我们想,是高个呢,还是矮个呢?是胖子呢,还是瘦子呢?一看,都不是。”
  我们都笑了。
  来到卧室,屋里铺陈一新,比高级宾馆还讲究。床头柜上还摆着一盘水果,有香蕉、苹果、橘子、葡萄和梨,不要说别的,光是那多姿多彩、像立体油画似的给人以艺术感受,就足以表达主人的情意。他们可能听说中国人爱喝豆浆,所以在早餐中还加了一份豆浆。用完早餐,另一位中年女士又开着车接我们来了。两位老人依依不舍,又把一袋他们亲自做的苹果干塞在我们手里。
  这一切实在使我激动。我请马霞转达了我的思想:“谢谢你们,像朋友和亲人一样地接待我们。中国有两句老话,一句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另一句是‘萍水相逢,一见如故’,咱们是属于后者。”马霞的中文不大好,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意思译出来。两位老人听懂了,连连点头。
  虽然是一夜之交,我们按着朋友的习惯,拥抱告别了。
  来接我们的女士任务很简单,就是把我们送到另一个码头。因为估计还有20分钟时间的富裕,她又给我们绕到岛上一个州立公园,转了一圈,然后上船离开了这个美国最西北端的小岛。
  过了轮渡,有两位年轻人在等着我们。没有歇脚,行李还放置在他们的汽车上,就在这个岛上和岛上公园转了一整天。因为他们是生物爱好者,对岛上的情况,有几只白头海雕,有几只游隼,在哪儿做窝,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活动,他们都了如指掌。在一个寂静的海湾,他们用望远镜搜索了一会儿,然后把望远镜递给我,指着右方天空中的两个黑点说:“看,那张着尖羽、飞行平直的就是白头海雕。这种鸟阿拉斯加最多,这里可能是第二或是第三多。”白头海雕代表着美丽、威严和力量,是美国的国鸟。由于滥用DDT等有害农药,几乎导致这些猛禽的灭绝。自从美国政府采取禁用这些农药等措施以后,白头海雕种群才有所恢复。我们后来又在俄勒冈、加利福尼亚等地多次看到白头海雕。
  一位年轻人是这个岛上夏令营的主任,所以晚上我们回到夏令营住宿。他的妻子正忙着给我们做中国饭,也许是过于自负,也许是出于客气,还不让我帮忙。我问她: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她说是“长城什锦”,是上学时一个同学教给她做的。“长城什锦”在中国没有听说过,但这个名字很美。中国人吃美国人做的中国饭,当然不会可口,不过醉翁之意不在“菜”,我还是恭维了一番。这也不完全出于违心,而是根据非中国人的水准而论,也难为她了。从他们家回到我们的住所,要穿过一片森林。夏令营就坐落在海岛风光十分浓郁的森林里,夏天这里要接待成百上千的大自然爱好者,现在只接待了我们两个人,未免显得过于冷清。但在鹿鸣、鸟唱、松涛、浪拍和风卷残叶之声中度过海岛之夜,也是别有情趣的。大自然的音响和韵律,确实耐人寻味,沁人心脾,可以说是只可意会;比之于广东乐曲《柳底莺》、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和贝多芬的《第六交响乐》,亦不可言传了。
  清早起来,摆渡过另一个海峡,又是一位老太太在码头迎接我们。她和别的美国老太太有点不同,外冷里热,脸上很少笑容,但实际上把一切安排得非常周到。我们先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湖旁。站在一块浮在湖边的跳板上,我立刻想起了美国电影《金色的池塘》,真美!四周被树木包围着,湖面很小,游着一群野鸭,鸣禽在四周轻声地歌唱。也许由于我们的到来,一只水獭跃出水面,立即又钻入水底。这种偶遇,在美国不足为奇,在中国却是几乎不可能的。我们驱车又观看了几个湖泊,看到了许多种水鸟。一直到傍晚,才回到她那十分讲究的灰色别墅。这个别墅孤零零地濒临一个小小的海湾。朝着海湾的一面,全是从顶落地的大玻璃窗。屋子里摆着一架高倍的单孔望远镜,坐在客厅里不仅可以欣赏海滨景色,还可以观看各种海鸟。屋里的地毯,墙上的绘画,桌上的摆饰,全是鸟!书架上和茶几上摆着各种各样有关鸟的书,一看就是一个爱鸟之家。
  一早起来,东方露出朝霞,我赶紧洗漱,拿着照相机便出了门。先在海边的岩滩上拍了几张海鸥的照片。前面有个岬角挡住了日出的方向,我便跑到公路上往东走,绕过岬角不远,迷人的太阳便迎面扑来。朝霞越来越美,她把对岸重叠的山影抽象了,变成了一块山水相混的调色板。在这块调色板的中间,又横着一条似云似气、非紫非红的彩带。这种富有魅力的色彩,在画家的画板上是反映不出来的。
  
  几只大海鸥就停歇在不远的岩石上。我轻轻向前移动,等海鸥警觉我到来的时候,连拍了两张它正飞翔在这彩色画中的照片。一只孤零零的雪雁游荡在海边,正当我要把镜头转向它的时候,回头又看见两只白尾鹿就站在我身后的山包上。我注视着它们,它们也不跑。我转过身来,给它们留了个影。可惜林子里太暗,效果不好。等白尾鹿闪身走了,我下到怪石嶙峋的海边,想摸摸海水的温度。忽然从岩石边游来六只海獭,靠得非常近,可以听到它们噗哧噗哧喷水的声音。我吓了一跳,它们也吓了一跳,噗的一声,全窜进了水里。一会儿又钻出了水面,弓着背蛇形游过,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这时候我才想到举起相机,但最好的镜头已经错过了。据说在西海岸看到海洋动物并不难,但要看到海獭却是难得的机遇。因为海獭的皮毛十分珍贵,它是人们首先捕猎的对象,所以最早在西海岸绝迹。后来美国政府对海洋动物采取保护措施,像海狮、海豹、海狗、海豚、鲸类等,都恢复得很快,唯独海獭在西海岸的出现,只是近几年的事。我感到非常幸运,回到别墅,把刚才的奇遇告诉了她们。老太太说:“我在这里住了八年,才看到一次海獭。”
  吃完早饭,又摆渡回到第一个岛。另一位老头陪同我们一天,上次在这个岛上只住了一宿和游了20分钟,这次才算完整地走了一遍。这个岛长13公里,宽7公里,夏天因为退潮,面积几乎增加了一倍。在这里又一次看到白头海雕,它的窝离一户人家不到100米。
  晚上又过海,是一对年轻的科学家夫妇迎接我们,过了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夜晚。男主人汤姆是一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生态学者,他的妻子叫娃莲。我们展开了一场“爱鸟和猎鸟”的讨论。
  这天晚上,他们俩没有急于解答我的问题。娃莲先说:“汤姆打过猎,我没有打过,但我吃过野鸭,而且我也想试试打猎。这是不是说我不爱护野生动物呢?”他们的态度很诚恳,也很认真,与其说他们是在回答我的问题,还不如说在探讨一个过去从来没有注意过的问题。一夕的促膝谈心,帮助我后来写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们要热爱野生动物?》。
  清晨,他们又开车把我们送到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并约好第三天再来接我们,去参观印第安人博物馆。
  这样前后转了八天,他们再次开车把我们送回奥林匹亚。在另一位参加了奥杜邦协会的老人的陪同下,我们一同访问了城郊的一个自然保护区。临别时,老人听说我也是奥杜邦会员,就把他胳臂上的奥杜邦袖章拿下来,粘贴在我的衣袖上。
  九天里,我们游历了四个岛屿,借宿在六户人家,结识了十二位朋友。我们肤色不同,语言不通,素不相识,但我们是生活在“地球村”里。有位朋友说得好,地球之外,茫茫一片,目前还指望不着什么;地球之内,我们休戚相关,是同舟共济的邻居和朋友。我不由得想起了中国一句俗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次是真正靠朋友了。所以我们的收获,不只是自然的感受,保护的学问,科学的真知,更有心灵的感应与相知。我们是生活在绿色和友谊的海洋之中,如果人和人、人和自然之间都能这样真诚和友爱,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
  乘火车到了俄勒冈州,我们仍然依靠陌生的朋友,不过方式又不同了。我们还在普林西匹亚学院的时候,生物系主任吉拉德的妻子和她的父亲理查德电话联系,我们就被邀请来了。理查德夫妇为了接待我们,做了非常细致的安排。每天轮流有州公园管理人员、鸟类学者、生物学教授、鸟类雕塑家、报社的总编辑和记者前来会见我们或陪同我们参观。
  这星期的活动,不仅使我们饱览了俄勒冈州的自然风光,还获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主题和情谊。我们萍水相逢,惟一的联系就是我们都爱大自然,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塞勒姆市报的总编辑沙里文夫妇俩在邀请我们出游的时候,还出了个新招:“你们中国人爱骑自行车,明天咱们不坐车,骑自行车怎么样?”我正求之不得。他们自己有车,又租了两辆车,我们四个人就沿着人行道,在郊区的自然保护区和州公园转了半天。一路上非常宁静而自然,道上铺着落叶,有时还露出青苔。除偶尔碰到几个跑步的、遛狗的、散步的人,只有我们四个人。沙里文满怀崇敬的心情,介绍了前任市长热爱自然、力排众议建设自然公园的故事。他的妻子岁数也很大了,但还在做热心帮助孤寡老人的工作,因此还得到了市里颁发的奖状。边走边说,我了解到美国普通老百姓的许多生活和心态。
  离开俄勒冈不久,沙里文便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叙述了我们这天旅游的情况,文中还说中国客人如何热爱自然,不要求中国政府的帮助,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周游世界,寻求绿色、友谊和美等等。名叫尤金和依里莎赫的两位读者读了这篇文章以后,给我们寄来60美元,并附一信说:“让我们冒昧地称呼你们为朋友,因为我们都关心自然环境。这点小小的礼物,也许有助于你们那有意义的工作。”礼不算重,情意感人。马霞深有触动地说:“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是好人。”诚然,此话含有哲理。如果人人都热爱大自然,人人都热爱山水鸟兽花草,人人都追求自然的美和精神的美,人人都好像站立在高山之巅——云山万里,人人的心胸都好像拥抱着宽阔的海洋——容量无比,人人都在这个宏大、神奇、美妙以及芸芸众生的自然界里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那么,不仅人和自然之间是和谐美妙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冷淡、自私、嫉妒、欺骗、仇恨、恐怖和战争呢?
  
  如果你希望把你的阅读感受与人分享,或者你希望购买《错错错——唐锡阳绿色沉思与百家评点》这本书,请与唐锡阳先生联系。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东里17楼7门503
  邮编:100073
  电子邮件:tangxiyang@china.com
其他文献
走出熙攘的广州地铁,地下商城的热闹斑斓还未从脑中散去,眼前忽然换了色彩。花草簇拥的城市休闲广场西侧,露出青砖绿瓦的一角——这就是陈家祠堂了。  安静和喧哗只是一道墙的距离。  四面深青色的高檐,将这一个清雅的所在囿于繁华一隅。拂去岁月的尘埃,经过历史的濯洗,古老的祠堂显得愈发深邃宁静,预示了一次奇妙的历史旅程。脚下的每一处青色的方砖勾起曾经响动的足音,令人细细品味广州的前世今生。     祠堂,过
期刊
从北京西站乘火车沿京九线南行3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河北省衡水市。城不在大,有水则秀。衡水市因为有了衡水湖而值得前去看看。衡水湖是面积与蓄水规模仅次于白洋淀的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因其独特的北国水乡风韵被誉为华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衡水湖俗称“千顷洼”,水域、沼泽、草甸、滩涂、林地等多种自然生态并存于此,形成了十分独特的自然景观。徜徉其间,步移景异,目不暇接的美景宛如跌宕起伏的优美旋律中一串串跳
期刊
9月22日晚8点,第四届“十万大山杯”森林小姐大赛决赛在上思明江公园举行。这次大赛盛况空前,有几千名观众到场观看了比赛,是历届观众人数最多的一次。    这次大赛共有24名选手入围了决赛,两名选手来自俄罗斯,其余的来自全国各地。大赛分四个篇章进行,分别是:山妹子和海的女儿,山花与风帆,肚兜与比基尼,泉与海。  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俄罗斯的22号选手Maria获得冠军,获得亚军的是6号选手张晶晶,获
期刊
A scientific research shows that low-noise pollution is the chronic poison and one of the chief culprits for causing multi-storied building syndrome.Today,ambient noise has already became one of the f
期刊
汉江,又名汉水,发源于秦岭南麓宁强县境内,于湖北省武汉市汇入长江,全长1567公里,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淮河汉”,是我国汉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她以丰富的水量和优良的水质被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利枢纽下游30公里的老河口市境内,有一座新建的水利枢纽拔地而起,它就是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反调
期刊
2006年6月,充满火热与激情的德国世界杯成为今夏中国球迷关注的焦点。中央电视台和央视国际为此专门举行了“CCTV 2006年德国世界杯宝贝”的评选。通过全国范围内的海选,有来自32个不同城市的姑娘入围足球宝贝的决赛。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中心主持人刘光燃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艺和特有的亲和力,获得了这次足球宝贝评选的季军。为此本刊独家发表刘光燃的参赛日记,以让人们记住这个美丽女孩的多彩夏天。      北京
期刊
丹江口市,背靠巍巍武当山,面朝浩淼汉江水,是一座山水一体的城市,道教圣地武当山的灵气浸润着它,烟波浩淼的丹江口水库环抱着它,风姿独秀,资源丰厚!丹江铝业公司正是地处这灵山绿水间,依托丹江口水库充沛的电力资源而兴建起来的企业,翻开丹江铝业公司36年的发展史,无处不见丹铝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捍卫碧水青山的足迹。    革新、留存与发展    1970年8月1日,伴随着热闹的锣鼓鞭炮声,丹江铝业公司的
期刊
唐锡阳,中国著名的生态环保作家、活动家。唐锡阳先生授权本刊选登他的新书《错错错——唐锡阳绿色沉思与百家评点》中的精彩内容。    欧洲许多国家的自然被破坏了,并不等于他们不保护了。正因为破坏了, 没有了,才更懂得珍惜,更懂得需要保护。而我们呢?正在大肆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猎杀大熊猫、老虎、野象。  Nature in many countries in Europe has been d
期刊
2006环球比基尼小姐大赛总决赛于8月26日晚在中国(北海)落幕,乌克兰小姐欧丽娜摘得桂冠,被授予“珍珠美后”(QUEEN PEARL)及“北海市旅游形象大使”称号。   本次总决赛在中国(北海)银滩举行。通过民族服装、沙滩装、比基尼以及晚礼服展示,乌克兰20岁的选手欧丽娜以其1.78米的高挑身材和端庄大方的气质从44位佳丽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晚最耀眼的比基尼小姐。巴拉圭小姐乐燕荣和南非小姐维多利亚
期刊
The earth we are living in is just like Titanic navigating lonely in the vast sea. Human beings, as a creature with the most wisdom and capability on the earth, will determine whether Earth will safe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