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可行性模式的探索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1989年11月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创业教育”被正式提出。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首次举办,而2002年创业教育则在我国正式开始实施。教育部将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正式拉开了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序幕。
  创业教育如此受到重视,原因在于:(1)创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比,竞争性是其显著的特征,①而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必须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而创业教育为此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2)创业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推动就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提升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造就业机会”。
  (3)创业教育能培养出更多的精英人才。创业教育在国外已经实行多年,其效果也显而易见,据一家调查机构调查,美国表现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老板有86%接受过创业教育。
  正是由于创业教育其本身具有的非凡魅力导致了创业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尤其在高校,各种创业教育鳞次栉比。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创业元建设都如火如荼的进行,也培养出一批成功的创业者。然而,在创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成果,也出现了问题。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予以完善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
  2 国内目前常见创业教育模式及利弊分析
  目前在我高校呈现出以下几种创业教育模式:
  (1)第一课堂教育模式。第一课堂教育模式是指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教学大纲,分别设立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和创业相关的理论与知识。②比如说南京财经大学开设了《创新思维》、《创新学》等课程。人民大学开设了《企业家精神》、《创业管理》等课程。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同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创业意识的培养,但不足之处是缺乏生动性、灵活性以及实际操作性,让学生有隔靴挠痒之感。
  (2)第二课堂教育模式。第二课堂教育模式是通过创业类竞赛、讲座、参观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外生活中感受创业、提升创业认知与激情。比如被称为大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的“挑战杯”创业大赛就是典型的代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对同学有吸引力,参与性强。但缺点是学习内容较单一、较肤浅,而创业竞赛则往往由于实操性较差而沦为“商业计划书竞赛”。
  (3)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常见的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创业园,另一种是校园内的实验区。前者由于政府的大力扶植而开展的比较红火,后者在职业类院校中比较普及。比方说义乌商学院将电子商务引进校园,培养出一批淘宝皇冠卖家。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是深度体验,实际操练,学生收获较多。缺点是学校投入高,受益面小。
  (4)体验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取小班化教育,既有创业相关的理论及运用知识学习,也有模拟式演练,还可以通过短期的实操加以运用。比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假期举办相应的实践班。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有理论有实践也比较有针对性。但缺点是学生成本较高、受益面小、时间短,对师资要求高。
  总的来说,四种教学模式各有利弊,也各有不同的受益人群。所以不少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都是将以上几种综合使用,或者选择几种综合使用。但如若想要讨论出适合中国高校目前状况的创业教育模式,笔者认为还应该追根溯源,先弄清楚什么是创业教育,什么是中国需要的创业教育。
  3 中国高校创业模式建议
  让我们追根溯源从其定义和内涵开始来理解到底什么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1967年,美国百森商学院是最早开始创业教育的,它的发展史已有几十年,并且在国外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相信通过他们的做法我们能更准确的理解创业教育。比如在英国,1987发起了“高等教育创业”计划,宗旨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也就是与工作相关的学习。这里的创业教育既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专业创业知识的教授。而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创业教育形式多样,但都以“坚持创造创造性思维”为宗旨;而斯坦福则强调创业能力的培养与使用。可见,创业教育都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意识层面的,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素质的提升等;另外一个是应用层面的,包括与创业直接相关的知识的学习以及技能的培养。由此笔者认为,与这两个层面相对应的,中国的创业教育应该采用“帽子模式”。
  所谓的“帽子模式”是指对大学的大部分同学以意识层面的创业教育为主,是帽子的帽檐部分。而对其中部分创业意识特别强烈并且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同学采取应用层面的创业教育,也就是帽盖部分。那么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模式呢?
  (1)首先从人的特质来看。根据职业规划的理论,不同特质的人适应不同特质的工作,也就是说在大学生当中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适合创业的人有其独特的特质,比如说本身对创业有浓厚的兴趣、有创新能力、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只有当学生自身对创业有浓厚的兴趣的时候才比较适合进行创业实务及技能的学习以及实践的体验。但对于广大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不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在于能力的挖掘和素质的培养,比如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独立精神、敬业精神、创新思维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今后更能适应职场的需要并有更好的发展。
  (2)从创业教育的作用来看。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认为未来的人都应该掌握3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即创业教育的问题。因而,创业教育的作用从根本上是提升人的工作竞争能力和事业开拓能力的教育。这也是为什么创业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带动就业的原因。比如说日本,日本是一个非常注意创业教育的国家,日本的创业教育在小学的课程中就可以体现出来。他们会有意识的让学生观察周围人的劳动,为未来学习职业知识打基础。这种贯穿整个教育时段的创业教育模式能培养出大量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培养出大量未来的中小型企业家、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使得经过创业教育的同学们都能够顺利就业并表现出良好的素养和发展潜力,从而为经济的发展、为人价值的提升创造条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让大部分的人都能够从创业教育中获益才是重要的,而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那些可以创立自己企业的小部分人群中。
  (3)从目前中国创业教育资源的现状来看。和国外相比,中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适合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教育课程的设置尚在摸索阶段、严重缺乏既有创业实战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循序渐进,先做好意识层面的创业教育,同时摸索深度应用层面创业教育,同步发展理论研究与师资培训,在条件成熟后再进一步扩大创业教育的受益面和深度,这才是适合中国目前国情的做法。
  4 整合资源突破瓶颈发展中国创业教育的一点建议
  中国目前的创业教育面临着以下几大瓶颈:舶来理论的本土化不够、师资的严重缺乏、实践场所的限制等。但同时我们也有几大优势:管理、财经等相关学科发展成熟、政府大力支持、创业类竞赛蓬勃开展、中小型企业兴起、高校辅导员队伍进入专业化发展等。如果我们较好的将几大优势整合起来,解决瓶颈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1)以辅导员队伍为基础创立一支有理论知识背景有部分实践经历的教师队伍,并将这支队伍应用于意识层面的创业教育中去。中国的辅导员队伍已日趋壮大,发展日趋成熟,而专业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创业与就业指导也是其发展方向之一。同时由于辅导员队伍是一支具有高学历年轻化的队伍,并且有着常年与学生打交道的基础,所以对这支队伍多加培养,是很有可能培养成为一支创业素质教育生力军的。
  (2)将已有的财经管理类教师资源整合起来,可以组成一支创业实操培训队伍。目前中国高校财经管理类教师众多,并且不少都在校外担任相关企业的咨询工作,可谓有理论、有实践。将这支队伍整合起来能很好的解决具有强烈创业愿望学生的应用层面的创业教育并弥补其欠缺的创业方面的专业知识。
  (3)充分利用目前大量建立的创业园区,让其成为大学生的实训基地,这一方法能解决目前实践场所少的困境。创业园区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建立、各个政府也设立了不少,同时政府、高校还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更难能可贵的是创业园区中有大量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虽然园区的学生不一定能创业成功,但他们可以成为在校大学生最好的创业导师。因为对大学生来说失败有失败的教训,成功有成功的经验,每一种都是难能可贵的。
  (4)引进校外实践导师,③实行双导师制。校内的理论导师再配合校外的实践导师两者相配合可以完善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同时双导师们自己还可以相互补充,校内导师为校外导师提供理论支持,校外导师为校内导师提供理论运用。校内导师还可利用假期在校外导师处进行短学期以丰富理论结构。
  (2)从创业教育的作用来看。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认为未来的人都应该掌握3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即创业教育的问题。因而,创业教育的作用从根本上是提升人的工作竞争能力和事业开拓能力的教育。这也是为什么创业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带动就业的原因。比如说日本,日本是一个非常注意创业教育的国家,日本的创业教育在小学的课程中就可以体现出来。他们会有意识的让学生观察周围人的劳动,为未来学习职业知识打基础。这种贯穿整个教育时段的创业教育模式能培养出大量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培养出大量未来的中小型企业家、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使得经过创业教育的同学们都能够顺利就业并表现出良好的素养和发展潜力,从而为经济的发展、为人价值的提升创造条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让大部分的人都能够从创业教育中获益才是重要的,而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那些可以创立自己企业的小部分人群中。
  (3)从目前中国创业教育资源的现状来看。和国外相比,中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适合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教育课程的设置尚在摸索阶段、严重缺乏既有创业实战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循序渐进,先做好意识层面的创业教育,同时摸索深度应用层面创业教育,同步发展理论研究与师资培训,在条件成熟后再进一步扩大创业教育的受益面和深度,这才是适合中国目前国情的做法。
  4 整合资源突破瓶颈发展中国创业教育的一点建议
  中国目前的创业教育面临着以下几大瓶颈:舶来理论的本土化不够、师资的严重缺乏、实践场所的限制等。但同时我们也有几大优势:管理、财经等相关学科发展成熟、政府大力支持、创业类竞赛蓬勃开展、中小型企业兴起、高校辅导员队伍进入专业化发展等。如果我们较好的将几大优势整合起来,解决瓶颈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1)以辅导员队伍为基础创立一支有理论知识背景有部分实践经历的教师队伍,并将这支队伍应用于意识层面的创业教育中去。中国的辅导员队伍已日趋壮大,发展日趋成熟,而专业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创业与就业指导也是其发展方向之一。同时由于辅导员队伍是一支具有高学历年轻化的队伍,并且有着常年与学生打交道的基础,所以对这支队伍多加培养,是很有可能培养成为一支创业素质教育生力军的。
  (2)将已有的财经管理类教师资源整合起来,可以组成一支创业实操培训队伍。目前中国高校财经管理类教师众多,并且不少都在校外担任相关企业的咨询工作,可谓有理论、有实践。将这支队伍整合起来能很好的解决具有强烈创业愿望学生的应用层面的创业教育并弥补其欠缺的创业方面的专业知识。
  (3)充分利用目前大量建立的创业园区,让其成为大学生的实训基地,这一方法能解决目前实践场所少的困境。创业园区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建立、各个政府也设立了不少,同时政府、高校还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更难能可贵的是创业园区中有大量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虽然园区的学生不一定能创业成功,但他们可以成为在校大学生最好的创业导师。因为对大学生来说失败有失败的教训,成功有成功的经验,每一种都是难能可贵的。
  (4)引进校外实践导师,③实行双导师制。校内的理论导师再配合校外的实践导师两者相配合可以完善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同时双导师们自己还可以相互补充,校内导师为校外导师提供理论支持,校外导师为校内导师提供理论运用。校内导师还可利用假期在校外导师处进行短学期以丰富理论结构。
  
  注释
  ① 李洁.从美国四所著名大学的创业教育谈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关系.管理科学,2004(4).
  ② 赵绚丽.创业教育联盟:破解高校创业教育瓶颈的构想.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9).
  ③ 白华.“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基于高校创业教育的新思维.社会科学家,2011(8).
其他文献
当前,勘察设计企业正处在改企建制的新形势下,改企建制必将使勘察设计企业的经营理念、出资方式、分配方式、管理模式以及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
自古常言,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丧偶的老年人,再婚之前,经过双方充分的了解之后,重立家室,结束了孤雁单鹤无伴鸳鸯的生活,是值得欣慰和喜庆的。如何使这重建的家室更温馨,使“黄昏
聋人大学生(以下简称聋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兼具大学生和残疾人双重身份.防范聋生被骗比防范普通大学生被骗,更具难度.要想有效地预防聋生被诈骗,学校必须加强对聋生的安全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近10多年来,由于我国人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截至2002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近4000万。糖尿病患者
一个叫小玉的女孩儿写信给我,说自己有个很大的心理问题,希望我能够帮她解决。
政治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问题是教育界普遍关注、也值得探讨的长期课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德州学院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进行抽样调查,得出我院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难集中注意力、记忆衰退、担心自身健康、没有精神等
典型病例:王阿姨今年60岁,10年前被查出患有糖尿病。每年医生都建议她做一次全面的体检,但都被她婉拒了。前不久,正当她在楼下散步时,突感胸闷,随之休克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