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推进网约车与出租车创新发展研究①

来源 :中国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chong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约车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供给格局,倒逼出租车行业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背景下,中央肯定了网约车的合法性,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出台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对网约车经营服务的管理。网约车及出租车的市场竞争格局也将发生动态调整,值得跟踪关注。本文以广州为研究地区,以网约车为研究对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分析框架,把握城市市民对网约车服务消费需求,探索网约车监管模式创新,促进网约车及出租车融合发展,以期为提升大城市出租车服务供给水平、优化城市出行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网约车 巡游出租车 市民出行 广州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c)-006-04
  1 宏观环境分析:国内网约车发展现状分析
  1.1 网约车发展重塑出租车服务供给格局
  2014年网约车进入中国市场,重塑了出租车行业的供给格局。长期以来,城市出租车行业采取政府特许经营制度,设置较高准入门槛,核发永久经营权牌照,严格管控出租车数量,造成出租车行业缺少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出租车市场垄断和封闭的格局。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及市民收入水平提升,出租车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现有的出租车服务供给难以满足城市市民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网约车作为新业态出现,打破了出租车原有的市场格局,对出租车造成较大冲击,主要表现为:出租车实载率下降,空载率、闲置率提高,司机收入明显下降,大量司机流失等。在网约车的冲击下,出租车行业深层次矛盾更加得以凸显,倒逼出租车行业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2 中央加强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
  2016年7月28日,我国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两份重要文件,为全国上下出租汽车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和网约车规范管理提供了指导性依据,有利于网约车和出租车的公平竞争,提升城市出租车行业的整体供给水平。《暂行办法》确定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对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应具备的条件等内容作了明确规定,为下一步地方城市规范网约车经营服务行为和促进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公平竞争提供了指导。这充分展示我国对网约车这一新兴业态的开放态度及对网约车监管的积极探索,也充分体现我国支持“互联网+”战略和發展分享经济,推动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决心。
  1.3 部分城市落实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
  2016年10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陆续发布网约车细则征求意见稿,二三线城市也相继发布网约车细则征求意见稿。细则均对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经营服务规范、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了细化规定。本文主要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6个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在驾驶员要求方面,6个城市对驾驶员安全驾驶方面均有严格要求。北京、上海、天津要求驾驶员拥有本市户籍,广州、深圳、杭州要求驾驶员拥有本市户籍或者持有居住证,条件相对宽松。在车辆要求方面,6个城市对车辆属地均要求本地车牌;对车辆排量、车型等要求在国家规定基础上门槛有所提高,均要求车辆轴距在2700毫米以上,新能源车车辆轴距达到2650毫米;北京、天津、杭州要求排气量达到2.0L或1.8T以上,广州、深圳则要求达到1.95L或1.75T以上,上海对车辆排气量未作要求,但规定车辆的价格要高于18万元。
  从6个城市的实施细则规定来看,这些城市均对驾驶员安全驾驶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部分城市还对驾驶员户籍、年龄等提出要求,对网约车车辆排量、车型、属地等方面也作了不同程度的限定条件。相对于其他一线城市而言,广州对网约车司机的要求相对宽松,对车辆及车型要求也与出租车较为一致,为下一步网约车与出租车的公平竞争奠定了基础。
  2 需求侧分析:城市市民对网约车服务评价
  在网约车发展重塑出租车服务供给格局背景下,从需求侧视角进一步了解网约车消费群体的属性特征以及消费影响因素等,有利于更好掌握网约车及出租车的优劣势,从而整体提升出租车服务供给水平。本文针对广州市民对网约车及出租车服务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市民问卷410份,回收401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7.8%,问卷结果分析如下。
  2.1 网约车乘客的属性特征
  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市民均使用过网约车。约88.6%的受访者有过在网约车平台打车的经历,其中“偶尔”使用者占比43.8%,“经常”使用者约占44.8%。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乘客经常选择网约车的比例略高于女性乘客。从年龄结构看,经常选择网约车的乘客偏向年轻化,以18~35岁人群为主,占比达到85.9%,35岁以上乘客选择网约车比例较低。从学历结构来看,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乘客经常选择网约车比例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乘客比例。从收入水平来看,3000~5000/月收入水平的乘客比重依然为主流,但比重有所下降,而5000~2万元/月收入的乘客比例有所提升。从职业特征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一般员工和一般办事人员的比例较高,“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两类群体选择网约车占比有明显增加。总体而言,网约车的消费群体与出租车存在较高一致性,但消费群体年轻化、中高学历以及中高收入等属性特征较为明显,如图1、图2、图3所示。


  2.2 乘客选择网约车的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乘客选择网约车平台打车的最重要原因是“叫车方便”,该选项占比达到31.1%。网约车平台实现了司机与乘客之间供需信息的高效对接,帮助乘客快速打到车,减少乘客的等候时间,也降低了车辆的空载率,这是网约车相较于传统出租车突出的优势。相对而言,传统出租车以巡游载客的方式,存在乘客与司机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乘客候车时间长、出租车空载率高等问题。


  “价格优惠”也是网约车吸引乘客的重要因素,占比达22.6%。网约车公司不定时推出打折、优惠券等活动,以低价策略鼓励乘客乘坐网约车,培育了大批乘客。尽管《暂行办法》出台后,规定网约车价格不得低于市场成本价,降低了网约车优惠幅度,但是网约车价格机制灵活多样,可通过大数据实现动态调整价格,在高峰期或者高峰路段提高价格,在平时给予一定优惠鼓励乘客选择,从而实现了价格的灵活动态调整,既能给予乘客优惠,也能提高司机的积极性。相对而言,出租车一直实行政府定价制,价格难以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司机会理性选择载客时间及地段,出现“高峰时段打车难”“拥堵路段打车难”及“远距离拒载、议价”等问题,加剧了“打车难”问题。
  乘客选择网约车“服务多样化(拼车、懒人叫车、预约)”“乘车环境好”“服务态度好”的占比分别为16.4%、15.4%和14.5%。网约车推出了拼车、懒人叫车、预约等服务内容,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提供低中高档次的车辆及服务,可以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网约车还建立了乘客实时评价机制,有利于及时掌握司机服务质量,促进司机服务质量的提升。相比而言,出租车服务较为单一,且没有建立实时的乘客评价机制,只能通过投诉电话等方式进行反馈,无法及时获取乘客的评价,对司机服务质量的监督与约束有限,导致司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乘客乘坐体验。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网约车作为新的出租车服务供给方,具备了叫车方便、价格优惠、服务多样、乘坐环境好等方面优势,受到城市市民的认可,提高了出租车服务市场的供给能力,缓解了市民“打车难”问题,这也是广州网约车快速成长的重要因素,如图4所示。


  2.3 网约车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在肯定网约车发展意义的同时,也应认识到网约车发展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目前广州市民对网约车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司机监管不足,存在安全隐患”,占比达52.0%。由于调查期间,中央及地方对网约车的具体监管办法没有明确,各地均出现了一些网约车司机犯罪、骚扰乘客等恶性事件,安全隐患成为了乘客最为关注的问题。
  二是“司機对路况不熟”,占比达51.3%。相当部分网约车司机属于兼职司机,对城市路况不太熟悉。
  三是“发票获取麻烦”,占比达32.7%,乘客乘坐网约车无法像出租车一样当即索取发票,还需向平台公司申请发票。此外,“支付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可以随意加价”等也是乘客对网约车的负面评价,如图5所示。


  3 供给侧改革:促进网约车与出租车创新发展建议
  结合广州城市市民对网约车服务的评价分析发现,网约车相对于传统出租车表现出自身的优势外,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对广州规范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提升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水平
  《暂行办法》的出台及各城市实施细则的陆续落地,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网约车发展,提高乘客安全性,避免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不公平竞争,有利于出租车行业长远健康发展,这与国际城市将网约车纳入出租车行业范畴,加强准入及日常监管的思路相吻合。目前,部分城市政府对网约车司机户籍、车型、排量等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可能引导网约车向高端、优质化服务方向发展,这与现阶段市民对网约车服务的需求是否匹配仍有待市场检验。同时,过高的准入门槛可能影响网约车数量供给,加上现行传统出租车数量管控还未放开,是否导致出租车市场供不应求格局、重现“打车难”等问题值得政府保持关注。
  这两方面问题在广州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建议广州在网约车准入门槛及日常监管中更多结合网约车乘客群体特征及乘客出行需求特征,设置有利于提升乘坐安全性、优化服务质量、促进良性竞争为导向的条件,完善网约车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制定合理的拼车制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出租车市场公平竞争,而将网约车的市场定位交给市场,通过市场动态调整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促进网约车及出租车健康发展。
  3.2 推进巡游出租车管理机制改革
  网约车作为出租车新业态的出现,对广州传统出租车造成巨大冲击,打破了广州出租车供不应求局面,增加了市场供给,缓解了市民“打车难”问题,也倒逼监管部门加快传统出租车管理制度改革步伐,探索广州新的出租车管理制度办法。建议广州政府逐步实施出租车经营权有限期无偿使用,免除经营权使用费,出租车租赁承办费由企业与驾驶员协商确定,清除不适宜管理项目,减轻出租车运营成本,完善出租车进入退出机制,甚至探索放宽出租车价格管控等改革举措,让传统出租车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参与市场竞争。
  3.3 探索出租车服务差别化定价策略
  《暂行办法》中提及“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城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除外”,可见地方城市对网约车价格的管制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规定。与传统出租车相比,网约车灵活的定价机制,可以通过价格杠杆调节网约车运力和网约车市场需求的动态平衡,一定程度提升了出租车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肯定网约车灵活定价机制的同时,建议广州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约车运价的监管,通过制定最低价或者运价区间、加强日常监控等手段,约束网约车平台随意定价或者价格垄断行为,使得网约车既有价格弹性又有价格约束,保护消费者权益。与此同时,广州下一步也可探索传统出租车的价格改革,通过优化运价调整评估流程或探索执行政府指导价等新举措,优化出租车运价调整机制,出租车适应市场竞争需求。   3.4 以“互联网+”提升服务供给水平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背景下,网约车通过整合全球定位、通信、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打破了传统出租车与乘客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打车成功率低、候车时间长、空驶多、服务质量无法监管等问题,为乘客提供更加高效、方便、快捷的出行运送服务,受到市民的认可。广州在加强网约车安全监管的同时,应改变以往单纯依靠事前審批模式的监管路径,顺应行业新形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网约车监管路径,如在将网约车企业数据接入广州交通部门监管平台基础上,促进监管方式从传统人管人向管企业、管数据、管信用等方向转变。
  与此同时,鼓励广州传统出租车企业积极探索采用互联网新技术促进出租车服务转型升级,采取搭建互联网交易平台或者与网约车平台公司、互联网公司合作提供网络叫车服务、移动支付服务等,不断提升广州出租车服务供给水平,实现出租车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发展。同时,广州还应秉承创新发展新理念,鼓励交通领域新业态发展,鼓励新技术应用及新模式推广,探索智慧交通解决方案,通过共享经济理念以及大数据分析应用等手段,优化广州城市交通组织,提高城市道路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满足市民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交通运输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6-07/28/ c_129186187.htm,2016-7-28.
  [2] 米梓嘉.互联网约租车对出租车管制制度影响的制度分析——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6(11).
  [3] 杨星星,陈幽燕,王勤原,等.新规视野下政府对网约车的监管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6(8).
  [4] 薛志远.网约车数量管制问题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6(6).
  [5]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京交文〔2016〕216号)[EB/OL].http://zhengce.beijing.gov.cn/libra ry/192/33/50/44/438655/107721/index.html,2016-12-21.
  [6]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广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44号)[EB/OL].http:// www.gz.gov.cn/gzjtjg/zcfg/201612/fa472c896b5c46f48a 16f8887158e6f6.shtml,2016-12-21.
  ①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ZQN40);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创新团队研究课题,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基地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张小英(1985-),女,福建福州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商业地理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虽然,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普遍开展,但在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体系设计与企业深度合作方面都有待改进。金陵科技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中,提出了确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构建“1234”市场营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贯彻了“主线相对稳定—核心课程引领—内容动态发展
期刊
摘 要:协同理论属于自组织理论范畴,是指庞大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集体效应,其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现象,还可对复杂的社会系统进行分析建模决策,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具有方法论学科特征。本文从高校就业指导与大学生现状出发,基于协同理论探讨高校就业指导模式,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探索高校、政府、学生、企业、媒体等不同主体的就业指导协同路径,搭建共享平台,实现高校就业指导的全面联动。  
期刊
摘 要: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发展水准也在逐年提升,而在企业中,财务管理为其管理核心,企业若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必定是提升公司经济利益,且把精细化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和主要管理手法,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将着重分析精细化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合 理运用,期望能积极推动国内电力公司的发展。  关键词:精细化 预算管理 财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葫芦岛市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小微企业的服务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服务对策,以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并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小微企业 服务  中图分类号:F24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1(c)-186-02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
期刊
摘 要:南通是长寿之乡,也是人口老龄化的典型代表区域。经过近些年的探索和努力,南通的养老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这对于其他区域养老产业成长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PEST方法分析了南通养老产业的宏观环境,探讨了养老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从六个方面为养老产业发展路径提出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 养老产业 宏观环境 产业组织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719
期刊
摘 要:在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也呈现出新常态。在企业发展的各大要素中,人才要素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这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烟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烟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 烟草 人力资源 管理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民宿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以南京浦口永宁街道为例,从2016年开始民宿在该街道生根发芽,表现出品牌化、规模化、多元化的特点。经过前期实地调研和问卷发放,对永宁街道民宿情况进行深入的走访与客观的分析,本文从建设情况、资本主体、经营情况、客群市场四个方面全面剖析永宁街道民宿发展的现状,总结其发展中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发展对策奠定基础。  关键词:民宿 发展现状 问题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浙江省连锁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明确高职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分析高职连锁专业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卓越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连锁专业培养路径,实现学生技能培养和素质培养有效融合。  关键词:卓越创新技能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1(c)-191-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来源渠道方式比较单一,逐渐形成了“核算型”“报账型”的财务管理模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日益扩大,高校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高校的财务压力。我国高校落后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高校教育经费的效益性,本文提出将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于高校财务管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理论指导和研究背景,比较分析了以苏州乐园和常州恐龙园为代表的苏南主题公园的发展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苏南主题公园发展的提升对策。包括提煉主题IP、彰显文化特色;不断更新产品、创新产品体系;建立品牌营销、构建多元收入。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主题公园 苏州乐园 常州恐龙园 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