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打开学生心锁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i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素质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去,以此为学生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在,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缺乏养育教育的经验,在家里大多是照顾的对象,有被“宠坏”的可能,这些都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十多年来,我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深深体会到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内心脆弱,极易受到伤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强,而且承受挫折能力较差。
  一、树立自信息,消除自卑心理。
  这学期,我班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活动”,先分小组进行赛选,选出优胜者再在大组内进行赛选,最后赛出两名选手,要决赛出一名“古诗文朗诵冠军”,这两名选手,一名是班上的班长,一名是冯丹同学。班长自信地跃上讲台,一副稳拿“冠军”的神态,班上有些同学轻声喊着:“班长,冠军!”而冯丹同学神情紧张,走向了当班主任的我,小声说“老师,不用比了,我肯定比不过班长!”听了此话,我知道冯丹同学是从心理上败下阵来。于是,我把冯丹同学叫到教室外面,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亲切地问他:“你紧张吗?”他诚恳地点了点头,我接着又问他:“那你平时练习得扎实吗?”他肯定地说:“老师,自从开学第二周以来,我每天坚持背诵两首古诗,爸爸、妈妈还夸我呢!”我紧紧地握着冯丹同学的手说:“老师相信你,只要你今天加入比赛了,你永远是老师心目中的冠军!”终于,冯丹同学走上了讲台,比赛紧张而激烈。最后,冯丹同学荣获“冠军”的称号。
  其实,冯丹同学在决赛前表现出的就是一种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和班长竞争,班长占优势,因而失去了勇气。后来在老师的及时鼓励下,又充满了信心,最终取得了成功。
  二、营造关爱氛围,化解嫉妒心理。
  “嫉妒是亡身的毒药”“嫉妒”是一种比仇恨还强烈的恶劣情绪。
  班上有位同学叫马艺圆,学习刻苦努力,上课发言积极,语文作业正确无误,连续三次语文专业得了100分,我在班上大加表扬了这个同学。没想到,表扬后的第二天,这个同学的作业本神秘失踪,追查的结果,原来是一位姓李的同学悄悄将马艺圆的作业本扔进垃圾箱了,恰好被本班一名学生发现。
  李同学为什么这么做呢?李同学委屈地说“我俩是同桌,她啥都比我强,总是受到老师的表扬,我心里很不服气,就……”李同学的行为受到全班同学的谴责。其实,李同学的这种心理,就是一种嫉妒心理,其结果是严重的,不仅伤害了别人,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我语重心长地对李同学说:“你扔掉了她的作业本,你能扔掉她已掌握的知识吗?你俩是同桌,你应该多向她学习,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尊重、宽容、友善地对待周围的同学、老师、家人、朋友,自己也能在友善的环境中得到快乐!”
  于是,在班会课上,我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为学生剖析嫉妒之害。一方面我列举陷于嫉妒深渊,干出诽谤、中伤,甚至伤害他人的行为,结果毁灭自己,葬送前途的反面典型,如因嫉妒而残害孙膑,终遭灭亡的庞涓;嫉妒诸葛亮不成反而自己被气死的周瑜等,使学生引以为戒;另一方面,我又列举能控制其嫉妒之心,齐心协力为国为民的古今中外名人佳话,如“将相和中的廉颇”,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樣,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别人的进步,正确看待荣誉,正确估计自己的优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进行挫折教育,提高耐挫能力。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名叫张迪,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在上五年级时,他的爸爸遇车祸不幸身亡。家庭环境的突然改变,使这个同学变得悲观失望、沉默寡言,不愿交往,不好竞争,上课也不回答问题了。
  很明显,张迪同学是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作为班主任的我,多次找这位同学谈心,给他讲中外为人的故事,如音乐家阿炳在生活极度困顿、双目失明的困境下与命运抗争,创作出了感人至深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给他讲巴尔扎克的名言:“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结合教材,给学生渗透“挫折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挫折具有双重性,挫折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得到锻炼,意志更加坚强。我还组织学生摘录有关困难、挫折、失败方面的名人格言,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他们消化这些格言,培养他们迎着困难上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耐挫能力。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发现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严师之爱,慈母之心,良师风范去感化他们。牢记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衔半根草去。”认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他们在班集体中健康地成长。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审美阅读,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其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提升审美素养呢?一、增强审美意识  叶圣陶
期刊
案例:今天上午听了初三的两节课,一节是数学课“图形变化的简单应用”,一节是化学课“原子中的电子”。这两节课存在以下共同问题:  1.教学设计呈点状的、分散的,缺少整体化、结构化的设计。  2.教学过程教师说得多、问的多,学生想得少、说的少、问的更少。教学重心得不到下移。  3.教师关注的是知识点的落实而不是学生思维的状态,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而不是学生课堂的真实状态。  4.教师注重了教知识、用
期刊
【内容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但是农村学生普遍存在交流上语言贫乏,所以,我们顺势提出了“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研究课题,通过研究,探讨科学的口语交际策略的指导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广开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渠道,把握各种机会,让学生在众多的言语实践中学习
期刊
假如我是一只蜗牛,一只很笨很笨的蜗牛。   当我睁开双眼,看清了世界。一个名叫梦想的东西便在我的心底悄然睡下。妈妈,给了我卑微却闪光的生命,我知道,家,不是我温暖的归宿。身上,那重重地黏在我身上的壳,成为,我一生要寄托的东西。那天边,太阳将金色向人间倾倒时,我带着一颗空白的心,出发!   我十分努力地走着,却总走不远。一座巨大的山挺着滚圆的肚子,气势威严地在我面前站立,那黛青的脸,折射出鄙夷的
期刊
[摘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氛围,提升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计划地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有众多好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在低年级,甚至在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是人生成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启蒙,对学生意识形态、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与家长的重视。有效的激励策略有助于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本文从几个方面浅析小学班主任在德育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激励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不仅要教文化知识,还包括对学生德育的培
期刊
首先研究一下全国卷高考大纲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说明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期刊
《可贵的沉默》是鲁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爱的奉献”为主题,本课是一篇叙事记叙文,以师生对话为主要形式,引导孩子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在阅读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教法學法,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主动性,自律性和专注性。  一、依据课标要求和单元训练重点,确定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等词语。  2.正
期刊
[摘要]历史教材是老师开展历史教育相关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受到历史教育以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载体。想要实施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首先要有优秀教材。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教材有岳麓版(汕头选用)、人教版、大象版、人民版四个版本,呈现出“一标多本”的教材新格局。在此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特点做个分析。  [关键词]岳麓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主要特点  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设
期刊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其自身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并传承下来的各种文化因素,是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准则、人格修养、人生价值、审美方式、民族精神的有机组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务之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亲近古诗文,在古诗文的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苏辛的豪迈,屈李的浪漫,建安的风骨,易安的婉约,古人为后世留下了这么多举世无双的珍宝。因此就应当在诵读的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