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棱镜下的边地秘境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y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 杰 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2011年起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在《当代小说》《文艺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编《200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中国短篇小说经典》《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年鉴》《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短篇卷第二辑》等。
  《水乳交融的村庄秘境》系列散文中,帕蒂古丽呈现给我们的是关于在她成长起来的土地上和记忆里的一些细微隐秘的故事。帕蒂古丽此次传递出的是作家在恒常的生活和经验中,人的欢乐、悲苦、宽厚、淳朴,是于琐细生活中渗出幽默,从困顿贫乏中品出甜蜜。她呈现给我们的并非生活的惊涛骇浪,而是细流暗涌,像带着温度的血液,缓缓地流过生命细密的脉络,供养起血肉之躯。她传递的是最贴近自然,更贴近生活、贴近人心的东西,散发着我们所熟稔而迷人的寻常气息,更包蕴着作家的悲悯与温情,交织着思考与感性的多重意味。在这洋洋洒洒近三万字的系列散文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多民族与汉族的相处之道,传递出民族团结融合的自然顺畅与友好和谐。
  《水乳交融的村庄秘境》讲述的是在新疆多民族聚居的村庄里,以姬村长为代表的少数汉族人从初来乍到时的陌生怯弱,到后来在本村维吾尔族居民的包容和保護下长期生活下来,并吸纳了维吾尔族民族优秀的传统元素,逐渐形成汉维两族人水乳交融和谐相处的画面。《热合曼的汉族“女朋友”》中,心系汉民的村书记热合曼,不论是家庭装饰摆设及其更换,还是接待汉族和维吾尔族村民时的日常,都时时刻刻体现着对多民族尤其是汉族人的尊重。他们家庭之间的来往交流,包括生活方式、烹饪技巧等,是维汉两族人交流的缩影,而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日常生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情感,反过来又在家长里短中不断升温,难以分解。《天堂果》从种桑树牵出维汉风俗的差异,然而在“吃桑葚”这样的日常细节的催化下,不同民族的阻隔和界限消弭殆尽,同时还勾连出对生与死的思考。正如《沙坡上的羊圈》中提到的,“活着的时候,两个民族的兄弟姐妹血肉连着血肉,死了以后也是骨头挨着骨头”。
  二、于细微处见真情,凸显亲密无间、血浓于水的民族间情谊。
  《一缸子苞谷面汤饭》呈现了艾山江和侯尚玺老爷子一辈子的交情。“一缸子苞谷面汤饭”到底有何渊源?作家没有用煽情的浓重渲染、烘托的写法,反而举重若轻地通过几个情景中人物的对话,将事情的起因和经过交代得明白利落,同时更衬托出主人公真诚耿直、知恩图报,老先生心善若水、行善如流的人性光辉,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同时又有泪花噙在眼眶。《舒国连一辈子的“未婚妻”》中寄住在“维吾尔族妈妈”家里的舒国连,在“维吾尔族妈妈”视如己出的“偏心”照顾下度过了青年时期。“维吾尔族妈妈”家两个女儿都喜欢他,为了不伤害亲人的感情,他选择娶了汉族女孩杜腊娥。两家人一直如至亲一般来往。维汉一家的浓浓情意在充满烟火气的日常中显得格外令人动容。《串门》通过两个空间,浓缩了“人情往来”这样一个最普通不过的生活事件,但最平凡常见的场景,却因为三个主人公之间的微妙关系而显得轻松又饶有趣味,读来有一种微醺薄醉的轻松自得感。《吃苹果的羊》回到老家三宫店村,作家的笔触从容舒缓,将最熟悉的天空四野,最了解的花果树草、人情俗事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面对故土时的温柔和依恋。
  三、对多民族传统、文化和生活的再选择和反复思考。
  《坐在半空中的葫芦》讲述的是心愿传承的故事。苏莱曼·曼里克很小的时候被父亲从吐鲁番带到哈萨克族聚居的乌兰乌苏,成年以后的他坚持不懈地寻找父亲描述的老家的葫芦,最终完成了父亲的心愿,将葫芦种在了自家的院子,才定了心。他的儿子乌斯曼则考虑如何将家里的葫芦创造出经济效益。在祖辈这里,葫芦承载着对故乡深沉的念想;在父辈这里,葫芦饱含对父亲的怀念,也是对童年记忆的一种追思;到了子辈,葫芦则不再具有深层的情感意义,转而成为年轻人谋生的思路。同样的,在《丢了的生活和捡起来的生活》中“混血族”家庭成长起来的玉素甫,跟“我”一样,在成家立业之后,决定将父辈们的生活捡回来,这是一种对传统的传承,但同时也在无形中将现有的伴随自己已久的生活丢弃了。新旧两种生活方式又都不彻底,常常杂糅在一起,又处于一种由于疏离而尴尬的境地,让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纵观帕蒂古丽的作品,故乡及民族融合的历史和进程是其叙述的支点,也是其文化思考的起点。作家以自己熟知的边地风土人情构建起作品的丰盈灵动,以思想上的沉潜完成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捕捉,将生活认知升华为精神探索,既不流于表面,又不滥于抒情。从衣食住行,到人情秉性,她对事物的专注叙述,为我们描摹出一幅立体的新疆地区风貌画卷。然而,她似乎又在执着地书写着一件事——对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的思考。
其他文献
兔,十二生肖行四,配属地支中的“卯”,称为“卯兔”。卯是指清晨五点至七点,此时太阳初升而又不热。“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卯时是太阳初升的时刻,太阳刚刚离开大地本体,此刻太阳之中仍然包含着太阴(月为太阴,月亮上有广寒宫,玉兔是月宫中的精灵)中玉兔的精气,所以“卯”就配属于“兔”这一属相。  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识里,十二生肖中的兔子通常被认为是活波机智,乐观善良的象征
期刊
夜深,云雾漫天,如西域女子素色的面纱。  苦弱的心在无涯无际的黑暗中泅渡,因不经意间漂来的一缕亮光而放下沉重的背囊,回到故乡。  从盘古开天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古人用神话浓妆淡抹地粉饰了神秘的天空,寄托了他们的信仰。古人的信仰即是星空。“人在做,天在看”,星空便是无数只明辨黑白的眼。  星空以海洋般的胸怀滋养万物灵魂,浇铸苍生肉体。什么是信仰?对古人来说,信仰就是即使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期刊
儿时的记忆里,家乡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起伏山峦中,有一种声音不是天籁之音却胜似天籁之音,它孕育在黄土高原的山梁上,流传于千沟万壑的大山间,它是信天游的母体,是黄土地上最为原生态的歌声。  这一歌声的名字曾让我苦恼不已,总找不到合适的名称来概括它们。后来我专门去请教了几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在她们的闲谈中,“山曲”二字不停地出现。我如梦初醒,这些来自大山的歌声或许用“山曲”二字更为合适,而家乡人说话多含儿化
期刊
在古镇,听一辈子故事  我很久不见四下无人的空巷,从脚下延伸到很远,一旁邻水,一旁是门内人的笑声与歌声。眼前漂浮了梅干菜的夹着涩的香,溜着圈儿揉进檐下的狗的毛发里。像是痒了,它也翻了个身。  这样的景点我不太常见。这些年,经过的古镇多是熙熙攘攘地挤满人,会有穿长衫摇扇子,像从古典画里走出来的先生小姐,也拥在人群里,急躁而好笑地嚷:“快些走,不要误了后头。”画面多是不太和谐。这天,天气太热,沿街的小
期刊
金小杰 女,1992年生于山东青岛,菏泽市作协会员,菏泽市青年作协理事及签约作家。曾参加“2016《中国诗歌》·新发现”夏令营,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时代文学》《诗选刊》等。  一  马兰村没有马兰。  马兰花遍地的时候是在六百年前,当时荒地还只是荒地,远远近近方圆几十里都见不到炊烟。直到第一户金姓人家挑着担子移民至此,马兰村的故事才得以开始;而我,就是众多子孙中的一个。  上溯七辈,我的太太太
期刊
“吴中四士”之一的张若虚是幸运的,存诗仅两首,就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这首以乐府旧题写出盛唐气象的诗,更被现代诗人闻一多极力赞颂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而多少才子挥洒才情赋诗为文,却只落得“身与名俱灭”,即使有诗歌留存典籍中,也终为历史厚厚的烟尘堙埋,其人也杳如黄鹤,踪迹难觅。  同样身居吴中,唐末诗人魏朴便诗名不彰,不为今人知晓。如若不是翻检晚唐诗作时,偶然发现他与皮日休、陆
期刊
“哇……好好看……”我直勾勾地盯着你,看着你从走廊尽头一直走到我面前。  “傻闺女!”你用一种关爱得近乎智障儿童的眼光瞟了我一眼,又像喝了脉动一样大步流星地离开。  还是我熟悉的“疯婆子”,那就好。  有时候,只有分离才能带来回忆。  一  你是踩着高一的尾巴来的,你来的时候,还有不久就要分科考试,很多老师说,你的到来是我们的礼物。  最珍惜时间的英语老師,操着一口流利的东营话占用了他宝贵的上课时
期刊
巴里·洛佩茲 (Barry Lopez 1945—)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自然散文作家,其《北极梦》1986年荣获美国全国图书奖非虚构作品奖。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散文,著有6部散文作品。除《北极梦》之外,他的另一部散文《狼与人的故事》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提名奖和美国自然散文的最高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其他4部散文作品是:《穿越开阔地》《重新发现北美》《生活往事》《辩解文》。他还著有10部虚构作品,
期刊
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谈到:“作诗者岂故欲窃古人之语以为己语哉,景意所触,自有偶然而同者,盖自开辟以至于今,只是如此风花雪月,只是如此人情物态。”话虽如此,但如果以此作为自己作品同质化的借口,那就贻害无穷了,因此,在写作中总要显出目光的独特才好。在这一期中,帕蒂古丽将自己的眼光放在了新疆的村莊上,力图挖掘其中所有的隐秘所在;陈丹玲的散文里充满一种淡淡的忧伤;张新祥的目光是谨慎,透着一种小心;徐国志
期刊
张 华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指委委员,《中美比较文学》杂志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杂志副主编。曾出版《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等多部专著。  2017年已经如约而至。  在送别2016年迎接2017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也都有对新的一年的期盼。那一时刻,我想到了曾经非常流行的一首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