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研发投入是这些创新药企发展基石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090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周刊》: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选举孙飘扬担任董事长,如何看恒瑞医药此次的“换帅”?
   邱诤:今年7月,恒瑞医药原董事长、总经理周云曙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相应职务,作为恒瑞医药的实际控制人,孙飘扬的正式复出理所当然。2020年,恒瑞医药作为国内医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代表企业,在全球投行 Torreya公布的《全球1000强药企报告》中,恒瑞医药入选榜单,并位列全球第21位,也是唯一一家闯入前25名的中国药企。公司作为医药行业的领跑者,近期股价经充分调整之后,已具关注价值。
   说到恒瑞医药,不得不提到公司的研发。经过多年的发展,恒瑞医药打造了一支拥有4700多人的研发团队,先后在连云港、上海、成都、美国和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和临床医学部,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分子靶向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孵化器基地,近几年公司坚持每年投入销售额17%以上的研发资金。2018年至2020年,恒瑞医药的研发费用高达116亿元左右,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创新药已经基本形成每年都有创新药申请临床,每1-2年都有创新药上市的良性发展态势,前期创新研发投入逐步进入收获期。截至2020年末,公司进入临床三期及进入申报上市程序的主要创新药有近14个品种。而截至今年8月,公司目前申报的大分子新药已经达到24款,多个靶点处于领先地位。
   《红周刊》:去年医药板块中你最看好的中线品种一直是复星医药,现在是换成恒瑞医药了么?
   邱诤:去年我们关注复星医药时它的市值不足700亿元,总市值不足恒瑞医药的20%,同样作为医药行业的领跑者之一,当时的复星医药显然更具关注价值。但目前复星医药股价经过修复性上涨,总市值已达2200亿元以上,而恒瑞医药股价经过调整后,目前总市值约为3570亿元左右,仅为复星医药的1.60倍左右,很显然恒瑞医药已更具关注价值。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恒瑞医药账面货币资金超百亿,却无长短期借款,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仅10%左右,财务状况在同行业中也是佼佼者。
   《红周刊》:富祥药业拟斥资1亿至2亿元回购股份,实控人等拟以5000万元至1亿元增持公司股份,如何看?
   邱诤:富祥药业成立以来专注于特色抗菌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包括舒巴坦系列、他唑巴坦系列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原料药及中间体,以及碳青霉烯类抗菌原料药及中间体等两大系列产品。
   2019年3月公司发行可转债募资净额4.12亿元,其中3.50亿元投向新型酶抑制剂扩产及产业链延伸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56亿元,预计至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2021年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投向景德镇富祥生命科技有限公司高效培南类抗生素建设项目,培南类抗菌药物即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该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10.54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600吨4AA及200吨美罗培南的生产能力,项目建设期预计约为2年。
   可以看出,公司两次募集资金均是投向现有主业,目前富祥药业的年净利润约在3亿元左右,上述两个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净利润有望提升80%以上,前景可期。
   《红周刊》:2021年上半年,普门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37.31%;实现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長18.47%。在以体外诊断类产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之中,普门科技的业绩算不上优秀,是否还有关注价值呢?
   邱诤:虽然普门科技的业绩算不上优秀,但在研发费用支出方面,普门科技还是很有看点的。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4亿元,研发费用1.0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66%,今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高至19.97%。
   而与普门科技营业收入较为接近的同行业上市公司如利德曼、热景生物、科美诊断等公司2020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仅为0.38亿元、0.48亿元、0.56亿元,远低于普门科技的1.03亿元。而其他收入较高的同行业上市公司如基蛋生物、万孚生物、安图生物等公司2020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6%、10%和12%,其他如迪安诊断、迈克生物、凯普生物、明德生物等公司2020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仅为3%、3.7%、5.3%、7.3%,远低于普门科技的18.66%。
  (本文所涉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卖推荐)
其他文献
华泰证券:7月制造业PMI显示内外需增长均放缓,而价格仍然高企。近期内需增长环比下行,主要是由于上半年财政货币政策趋紧,防风险政策对地方平台融资、地产交易/投资等领域“降温”叠加所致。外需增长环比开始放缓,对总需求的支持力度可能逐步减弱。同时,上游原材料價格高企对部分中下游企业的盈利挤压仍然较为显著。我们预计下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有宽松空间,将视经济增长变化相机调整。  平安证券:重大节日后保供
期刊
数年前的一桩跨界并购案,终于压垮了聚力文化,并导致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这场闹剧近期以一纸罚单收场,公司也剥离了相关违规业务。在吞下这枚并购苦果后,聚力文化谋求重新开始。并购闹剧收场 罚单落地  因并购标的苏州美生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美生元”)财务造假,2021年8月3日,聚力文化及相关当事人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经查明,当事人主要存在以下违法事实:2016年5月,聚力文
期刊
最佳的长期投资品种   主持人:小泛现在基本就叫“泛中和”了,无论行情如何,总是给大伙找其中细分行业的机会。比如几周前开始关注的光伏、储能及有矿的电池等。但不少投资者总觉得,新能源涨太多了,都知道长期好,短期无从下手。   泛舟:机会无非有两种,第一种当下估值并不算高,不说长期,就算是中期也合理,此类就可以随时上;第二种,确实当下看短中期估值都偏高了,自然就不会跟随板块中强势的细分行业上涨,反
期刊
隋田力“专网通信贸易网”事件仍在不断发酵,目前已有10余家上市公司公告“中招”,预期这一“雷点”还会随着上市公司中报的披露而陆续显现。虽然骗局至今仍迷雾重重,但由此引出的大额应收账款逾期风险却是资本市场需要时刻警惕的。  应收账款是企业营收变动的先行指标,在近年出现“爆雷”的上市公司中,风险都或多或少地在应收款项目中有一定体现。就A股公司最新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可发现存在应收账款逾期风险的公司并非少
期刊
发行概览:公司本次拟申请公开发行股票147,555,000股。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按轻重缓急投资于以下项目:高中端电驱动系统研发设计、工艺开发及试验中心升级项目、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业化升级改造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升级项目、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基本面介绍:精进电动是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国内領军企业之一,从事电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已对驱动电机、控制器、传动三大总
期刊
在当前的结构市中,龙头们似乎坐到了跷跷板两端,这边的刚上去,那边的就下来了。甚至有的观点认为,结构市的“牛頭”就是“宁指数”和“茅指数”的“对决”。  其实,这两个指数都不是很“纯粹”,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药明康德等同时出现在这两个指数里,实际上就不再是“茅指数”和“宁指数”成份股此消彼长的问题了。“跷跷板效应”可以说是假象,真相是资金和情绪在哪里。  比如白酒龙头连续4年多保持强势,是因为其基
期刊
8月3日,协和电子(605258.SH)披露了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实现营收36,236.46万元,同比增长32.61%;实现归母净利润4,568.87万元,实现同比微增。上述較好的业绩基本面除与公司自身产品、客户、质量等优势息息相关外,也离不开PCB(印制电路板)行业的高景气度。   据悉,目前PCB迎来了供需双重利好。供给端:“双碳”目标下环保政
期刊
兜底式增持,就是上市公司的实控人号召员工在二级市场买入自家公司股票,在一定期限内,赚了归员工所有,亏了由实控人弥补亏损,有的实控人还保底10%的投资收益。这种兜底式增持之所以能够屡试不爽稳住正在下跌中的股价,兜底其实只是一种噱头,关键还在于公开号召,因为这种号召通过法定信息披露公开发布,因此就产生了影响市场的能量。最近宝通科技也来了这么一招,居然也立竿见影产生了股价止跌的效果。见怪不怪的同时,是不
期刊
8月5日,安联锐视(301042.SZ)正式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本次发行价格为41.91元/股,发行数量为1720万股。公开资料显示,安联锐视自成立以来便专注于安防视频监控产品软硬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我国安防视频监控产品重要制造商。   众所周知,安防视频监控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其中,工程类市场中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过去几年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实际上,消费类产品也是值得关注的一条细分领域。
期刊
从近期披露结束的基金二季报来看,由于新能源产业的热度如日中天,内地公募基金蜂拥而至,不仅是全市场类型的产品追逐新能源,甚至是非新能源主题的基金也开始倾斜,最为重要的例子就是宁德时代蹿升至第二位。  但由此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度被热议,基金适度的风格漂移是否违背契约精神呢?如果基金的业绩尚可,这种争论似乎可以暂时平息;但是如果漂移也未带来实质性的业绩改观,则难免会引发基民的非议。根据《红周刊》记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