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氧甲酰基-N'-(取代嘧啶-2-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测定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dfafs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10种含取代嘧啶环的乙氧甲酰基硫脲,其中9种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测试而确证.初步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对单子叶植物(如稗草)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对双子叶植物(如油菜)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良好的选择活性.
其他文献
该文以美国对日媾和政策为切入点,来考察美日安保体制的形成.第一部分论述的是战后初期(1945-1947)美国的远东战略与对日政策及其与对日媾和政策的关系. 第二部分论述的是冷
在20世纪的中美关系史上,1937的至1945年这一时期,国极富启迪意义而务受关注.该文试就抗战时期中美关系的演变、制约因素及其得失、影响等问题作一探讨.一、抗日战争时期中美
19世纪中期以来,在自由资本主义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美国经济迅速从原来那种分散的地区性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成全国性市场经济,并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
贞节观自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演变,到了清代已经演变成严密束缚女子的基本行为规范,影响着清代妇女身心和生活。无论是清代还是之前的节妇守节年龄都相对
明朝前期始终坚持对黑龙江流域的经略。明廷积极发展与黑龙江流域各个民族的关系,尤其是处理与蒙古和女真各部间的关系,是明朝廷稳定东北边疆重要而有效的内容。首先,洪武年间,是
该文从国共合作的另一方面即国民党领袖人物的角度切入,试图探讨在1923--1927年间"容共"政策的酝酿形成与实施过程中,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对这一政策的反应、态度、认识、
张苍的一生,经历了周、秦、汉三代。受史料所限,后世对张苍的研究不多。而如果将他放在战国末到西汉初期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和研究,则张苍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
该文试从运动的始末、起因及得失几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历史的回顾、 分析与思考.该文正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60年代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始末.第二部分,主要
学位
唐前期东北地区生活着契丹、奚、霫、室韦、靺鞨、流鬼、高丽、乌罗浑等众多少数民族。它们的社会发展阶段参差不齐,多数处于原始的部族制和牧猎经济状态。唐中央政府在这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