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电网规划的智能化发展应用

来源 :电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改革中的重点,对国民经济水平的增长有着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已经扩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为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而农村的电网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关系着农民们的用电水平。传统的电网结构目前已经显现出种种弊端,所以未来农村的电网规划势必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农村用电水平。
  【关键词】农村电网规划;智能化发展;对策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着其他产业结构的升级。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对农村电网项目的投入,每年地方财政的相关投入在不断增加,让农村电网规划的智能化发展有了物质保障。
  一、我国农村电网的发展现状和电网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发展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不断提高了电网系统运行的电压等级,扩大了网络的规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南方电网、西北电网、东北电网、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华北电网这六个大型的跨省区域电网,并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长距离的输电电网网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国家应对农村电网的规划和改造工程加以重视。而电网的规划作为建设的初始环节,必须保证规划的科学性,才能让建设完成的电网符合当地农村的实际发展要求。但由于历史问题,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呈现出明显不足,由于之前国家的投入相对较少,农村电网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于城市来说都较为落后。目前我国农村电网在规划方面也面临了不少的问题。
  农村电网建设的选址面临较大阻碍。就地理位置来看,广大农村分布地区广泛,而且每个地区的外在环境和地势条件都有所不同,从而给电网建设的选址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尤其在一些地势偏远的山区,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这给电网的改造和建设工程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为如果选址不恰当,很可能会使电网线路出现损坏或者被盗的问题,带来更大的隐患,所以我国农村电网建设的选址一直是一项较难解决的问题。
  农村电网结构在设计时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在我国农村电网的改造和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在编制电网的运行方案时过于盲目或者由于地区多种因素的制约,从而导致电网结构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也误导了后期的电网施工的秩序。目前电网的规划中出现的结构问题,比如线路过长等,都造成了电网工程改造的成本浪费。
  农村电网综合调控受到阻碍。由于农村地区的电网分布的范围较广,发电站、配电站以及变电站等站点间的信号在传递时经常出现问题,从而使电网的综合调控受到阻碍。究其根本原因,大多都是由于电网在规划时就缺乏了对当地地质的全方位勘察,从而对当地的环境不熟悉,在站点的设置、电网的分布以及设备的安装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了农村电网整体的运行效率低下,电力资源在调控时会出现较大的耗损率,而且设备也容易被烧坏,从而造成安全事故。
  对电力需求的预测不准确。由于对当地的历史数据不完整,再加上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在进行电力需求的预测时出现负荷预测的结果不准确。比如某地区在进行电力需求的预测时分别采用了人均用电预测法、分区预测法和弹性系数法,但是得出的预测电量分别是4.9亿KWh,5.7亿KWh和7.2亿KWh,三者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距,但是该地区在最后进行结论时只是根据对现状的分析采用了负荷居中的方案,并没有对这三种方式进行详细地分析,从而很可能导致线路路径或电源点的分布等网架结构的设计出现较大误差。
  二、农村电网规划的智能化发展对策
  在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一直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加快了对农村的建设和改革,其中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就是主要的工程建设之一。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不管是在资金方面还是技术和设备方面,国家都给予了农村更多的考虑和帮助,使农村电网工程的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的用电问题。目前对于电网的规划必须改变以前的规划思路,使用高科技作为技术支撑,规划和建设出智能化电网来满足农村用电的需要。
  (一)加强和完善农村电网规划工作的相关制度
  在制度中要增加技术经济指标原则,指导农村电网规划工作的有序展开。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电网设备选型上必须满足运行安全、技术先进、操作简单、经济合理、符合环保要求以及节约能源的需要,在一些农村地区还要试点进行10KV的配电网的建设,并在实际的工作中总结经验。
  (二)实现电网的自动化操作
  这将是电网的智能化改造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可以看出农村电网实现全面的自动化作业将是未来电网改造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系统来建立起农村电网的调度中心,并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的用电需求来实行电能分配,从而提高电力资源使用的效率。在进行农村电网规划和建设时,供电企业要处理好运行的设备,保持操作供电设施和配电设施的协调性,尽量避免因各种原因引发的操作事故。
  (三)解决农村电网站点间的通信问题
  对于农村电网站点间的通信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因为这将有力推动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建设。从电力资源调度的实际情况来看,发电站、配电站、变电站等主要的系统站点都是利用信号传递的方式来解决电网作业中的调度问题。如果网络的传输信号出现功能不足的现象,那么很容易造成电网的拒动作或者误操作等问题。在对农村电网实施智能化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无线通信网络这一传输平台,因为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传输范围广、操作便捷以及干扰率小等诸多优点。
  (四)重视对农村电网状态的监测
  电力系统在运行时要注意对其状态进行监测,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电网中存在的风险或隐患,从而对突发性故障进行有效地防范。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和改造要求必须设置在线的监测系统,在不中断供电设施和配电设施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对电流、电压等数据的监测,并通过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来科学判断是否存在风险。工作人员要及时掌握最新的数据信息,从而为后期的电网建设和改造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是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必须重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在目前农村电网在规划和建设时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结合农村当地的具体用电情况,对电网结构布局进行合理科学地规划,实现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农村地区的用电水平。
  参考文献
  [1]崔勇,李善文,胡文艺等.农村智能化电网规划[J].电工技术,2011(2):68-70.
  [2]罗子华.农村电网智能化规划建设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1).
  [3]陆杭.谈农村电网规划的智能化发展[J].中国信息化,2012(18):177.
  [4]陆虎.农村电网规划建设与管理探讨[J].科技传播,2013(19):88-88,85.
  [5]董文超.加强农村电网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三角洲,2014(4):27-28.
  作者简介:孙向辉(1978—),男,吉林双辽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村电网规划及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其他文献
以衡4399作为对照,选取10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冀中南水地组区域试验,对其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进行了科学鉴定。
日前,考古学家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Denisova山洞发现一枚大型鸟骨制成的骨针,针眼保存完整,总长2.75英寸(约7厘米)。这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最古老的针,同时还出土了一枚年代稍晚的小针。
底鼓难题是制约深部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固支岩梁力学分析,分析了影响巷道底鼓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底鼓治理的系统控制法,结合潘一东矿巷道具体地质条件,通
两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期分别在《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在印尼弗洛勒斯岛上新发现了比“霍比特人”年代更久远的古人类骨骼化石,可追溯至大约70万年前。从考古证据推
日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杭黄高铁建设富阳段的抢救性考古探掘工作顺利结束。出土的10多件文物有力佐证富阳的人文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良渚文化早期,即距今5000多年前已有古
以云杉和冷杉为造林种苗,通过设置覆膜栽植和裸地栽植两种方式,探索了凉山彝族自治州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造林技术。结果表明:①覆膜处理显著地提高了云杉和冷杉苗木的成活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多年的市场发展,小家电产品逐渐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小家电在人们的家庭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小家电在市场的开发、营销等方面一直处于企业的重要地
农村财务管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记账是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实践中最有效的模式。尽管如此,该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等新形势下依然面临
<正> 研究成矿规律并用之于预测地下矿产的论著与日俱增,显示出该学科所具有的重大实际意义与强大生命力。然而对全球成矿规律系统理论的论述却很少见。笔者在1990年以后,在
为解决极不稳定煤层工作面因煤厚变化不清,造成大量巷道报废而导致盲目改造,使生产效率低下等技术难题,选用井下槽波地震勘探透射法,基于特定频率下Love型槽波速度与煤厚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