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韩国“敌军公墓”背后的历史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5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时提议将挖掘出来的360具志愿军阵亡将士遗骸送还中国,引发中韩两国的高度关注。韩国媒体同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该国一处埋葬中朝两国军人遗骸的“敌军墓地”,该墓地位于京畿道坡州市积城面沓谷里山55号,安葬着1100多具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中朝军人遗骸,这里也被韩国媒体称为“世界上唯一为敌人设立的墓地”。当年为何建造这个墓地?现在又是一番什么景象?
  一度疏于管理,杂草丛生
  2013年7月1日,记者冒着大雨从首尔市出发,沿着江边北路和自由路一路向北,汉江边逐渐出现铁丝网,一些荷枪实弹的军人正在执勤,似乎时刻提醒着这里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前线地带”,而63年前爆发的那场战争至今在国际法上没有结束。在著名的临津阁(三八线附近的旅游景点)附近,记者驱车转上37号国道,沿着临津江顺流而上十几公里,就来到“敌军公墓”。可能是下雨的缘故,墓地入口处非常安静,没有游客和祭奠人员,甚至没有管理人员。入口是一个小型广场,大概能停10辆车。路边设立了移动式卫生间,设施看上去比较新,也很干净。墓地入口处竖立着一块大牌子,用韩文和中文写着:“朝鲜军、中国军公墓。大韩民国政府在1996年6月按照《日内瓦公约》和人道主义精神建设该公墓。公墓占地为6009平方米,分为第一墓区和第二墓区。”
  第一墓区安葬的是朝鲜军人遗骸,中国志愿军的遗骸安葬在第二墓区,那里也有部分朝鲜人民军的遗骸。进入墓地,一条水泥路通向第二墓区,那里整整齐齐排着一个个长方形的大理石墓碑。由于公墓地处一个小山坡上,视野较好,可以眺望不远处的农田。整个墓地的设计坐南朝北,据说是让这些客死他乡的军人们能够向北回望自己的故乡。一开始中朝两国是分开安葬的,但最近几年合葬的变多了。
  据了解,墓地刚建成时非常简陋,都是很小的坟头,墓碑也是木制的,而且有段时间疏于管理,杂草丛生。但有民间团体向韩国国防部建议,应该好好管理该墓地,使其成改善对朝、对华关系的桥梁。此后韩国国防部决定投资修缮此地,现在公墓整体看上去较新。据了解,这是韩国国防部2012年8月至12月投入5亿韩元整修的结果。记者注意到,墓地台阶上修了不锈钢栏杆,同时也有照明设施,还修建了比较深的排水槽。
  挖掘遗骸分四步
  1954年9月,中朝联军和联合国军根据停战协议,大量移交在各自占领区内发现的敌军尸体,被接回朝鲜的志愿军遗体共1万余具。此后,陆续发现少量的敌军遗体,都通过军事停战委员会移交给对方。但是到了1991年3月,美军委派韩军将领担任停战委员会首席代表,由于韩军并非停战协议的签署方,朝鲜愤而抵制。中国7名军方代表也全部撤回国内,寻找、挖掘和掩埋志愿军遗骸的工作随之结束。其后在韩国境内发现的志愿军遗骸,只能由韩国军方临时处置。据统计,1981年至1997年,共有43具志愿军遗骸通过军事停战委员会和板门店将军级会谈经朝鲜交给中方。
  为处理挖掘出的“敌军”遗骸,韩国政府于1996年6月建成“朝鲜军、中国军公墓”,当时还遭到不少参加过朝鲜战争的韩国老兵反对,认为不应该“同情枪口对准我们的人”。起初,这里安葬中朝两国军人的遗骸仅为100多具,现在墓地面积已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共有约1100具中朝军人的遗骸,其中中国军人遗骸有367具。
  2000年4月,韩国军方专门成立负责朝鲜战争遗骸挖掘和确认工作的“遗骸发掘监视团”,2003年开始正式进行遗骸挖掘工作。2008年,韩国制定《朝鲜战争战死者遗骸挖掘法》,为遗骸挖掘工作成为永久的国家管理事务打下法律基础。
  韩国遗骸挖掘工作主要有四个步骤:第一是准备工作,包括分析历史资料和参战人员陈述,通过现场试验挖掘确定挖掘范围,并与土地所有者达成合作协议;第二是挖掘和收集遗骸;第三是进行身份确定,包括服装、各种证明、科研人员肉眼辨识和DNA检测等;第四阶段是后续措施,属于韩国军人的安葬在首尔显忠院或大田显忠院,属于联合国军的交由本国,属于朝鲜人民军和中国志愿军的则临时处置。截至2012年下半年,韩国共挖掘朝鲜战争战死者遗骸7009具,其中韩军6009具,联合国军13具,朝军616具,中国志愿军385具。根据2013年遗骸挖掘计划,3月至11月在韩国庆尚北道、江原道等69个地区进行挖掘工作,将涉及韩军36个师(旅)。为此将组成22个挖掘小组,并组成8个监视机构,今年投入的人力将达到10万人次。
  附近驻军负责监管墓地
  韩国国防部相关人士表示,从原则上讲,此次理应通过军事停战委员会向中国返还中国军人的遗骸,但由于最近韩朝关系持续紧张,两军对话处于断绝状态,因此中韩两国可以通过协商返还遗骸。有韩国媒体称,近年,中国一直在从事军人遗骸返还和墓地维修等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保护工作,另外,到临津阁参访的中国游客大增,很多人参观完临津阁后到该公墓进行悼念。
  正当记者准备离开时,突然几名韩国士兵出现在面前,询问记者的身份,这让记者很诧异。这时候记者才注意到,原来在高高竖立的灯杆上有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记者表明身份说明来意,并与士兵们闲聊几句。原来这里并非无人管理,附近驻军对这里负责,虽然没有常驻人员,但士兵会通过监控系统24小时关注这里的动向,发现异常立即出动。而且有人会定期进行卫生间的打扫和垃圾清理工作。当记者询问,你们看护的目的是防止哪些人来搞破坏?是游客还是韩国国内仇视中朝的人?年轻的士兵笑而不语。
其他文献
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号,现在是24号。1931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回国后,曾在这里租住了七年,直到抗日战争爆发。  这是一个两进小四合院,梁思成、林徽因住在第一进,他们的好朋友金岳霖住在北面的第二进。两个院子之间有廊子,正中有一个“垂花门”,院中有高大的马缨花和散发着幽香的丁香树。  1932年,林徽因在这里生下了儿子梁从诫,并写下了著名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首写给儿子的诗一直被误认为是悼念徐
北京市日前正式公布“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北京规划委明确表示,将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转移。至此,通州作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新身份”正式亮相。  在1928年“河北省”走上历史舞台之前,直隶的重要城镇留下了独特的历史印记:察哈尔的省会张家口,因为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而兴盛,它也成为因铁路而改变的城镇样本;热河的省会承德,是清朝名副其实的行政副中心,
中国早就有“文以载道”一说,至今还在使用。这里的“道”,我以为,是指文章反映的内容,即事物发展和人生处世的规律,以及人们期待实现的某种目标或理想。文章表现形式,也各有各的“道”,在此撇开不论。值得提出的是,当某些文章普遍演变为一种风气、一种品味时,又有了文风之“道”和文品之“道”的问题。  文风之“道”在哪里?文风反映学风,学风决定文风。学风不正文风歪,学风不好文风坏。这是定律。从做学问来说,“甘
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里那些“带着悲壮的激情,在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搏斗”的平凡梦想是息息相关、情怀相通的,它再次昭示:从平凡的世界里走出的中国梦想,将一定不平凡!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虽然已经收官,但其引发的社会关注热潮却仍然高涨。在电视荧屏长时间以“刷脸”“狗血”等话题点为宣传噱头的情况下,《平凡的世界》以其独一无二的历史厚重感,在时下商业化和娱乐化泛滥
泸沽湖畔的摩梭姑娘拉措感到非常开心,她用一天时间织成的美丽围巾,已经可以卖个相称的好价格,不必担心再被大批量的机织围巾所冲击。  拉措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床、喂猪,做一家人的早饭之后,开始坐在廊下织布;中午准备午饭;饭后继续回到织机旁;一直到傍晚,一条可以做披肩的大围巾终于完工。  “一天下来,肩膀非常酸痛。”拉措揉着肩膀说。  但是这样一条费时费力的围巾,使用机器很快便完成。在丽
用歌声振奋民心,用舞姿传递真情,用画笔描绘坚毅,用相机凝聚感动……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民间文艺等领域创新求精,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关键词一:扎根人民  板房社区起舞,援建工地放歌,如黛青山围就一方方宽大
如果没有“非典”,钟南山在公众视线里应该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尽管在2003年之前,他已经做了7年工程院院士。然而,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疫病,让钟南山这个名字一夜间家喻户晓,人们记住了这位坚持说真话的医生。  2012年9月13日,钟南山出现在成都,参加由卫生部主办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大会,并做了主题发言。今年已经70多岁的他,看上去比非典的时候清瘦很多,但精神很好。  钟南山说话时总是慢条
从2014年全国“两会”到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一共五次反复阐述“三严三实”,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三严三实”言简意赅而又内涵深刻,阐明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丰富了管党治党的思想理念,为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谈】  要求领导干部树立发扬好的作风  201
人们更喜欢自己的体味  这项研究刊登在近期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志:生物科学》上,其结果指出,人们更喜欢自己的体味,并且会被与之气味相近(或加强)的香水或者异性吸引。这种体味指的是人在无意识情况下闻到的气味,因此那些由细菌、某些食物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汗臭、口臭等味道在此并不适用。  选择香水的时候,“你必须精挑细选,才能找到与自己体味相近的产品,这种气味是由为数不多的几个基因决定的,”研究的第一作者,
“比现代人更讲究,一件衣服做上几年是常事儿。”就现有史料来看,唐代男女服饰款式复杂、色彩绚丽是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那时的女性服装,充分展示了我国女性大气、自信、飘逸、洒脱的精神面貌。”相比现代人,那时上至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都很讲究穿衣打扮。  据资料介绍:裙、衫、帔,这是唐时女装的三要素,无论地位尊卑,家中贫富,这基本的3件是必不可少的。唐朝牛僧孺的《玄怪录》中记载了一位平民妇女的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