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师爱演绎别样的精彩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然已经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我就会一直好好地走下去。”陈叙而一脸坚定地说,“我还要走出别样的精彩。我希望在多年后,当学生和家长提起我时,都会说‘她是一位好老师’。这样,我的这一生也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了!”陈叙而一直这样告诫自己,也一直这样做。
  “蹲下身去和学生交流”
  2000年8月,怀揣梦想、满怀激情的陈叙而迈进了桂林市叠彩区芦笛小学的校门,从此开始了她教书育人的生涯。冰心曾说过:“情在左,爱在右,随时撒播,随时开花。”在陈叙而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她心中的一粒种子,每个人都需要阳光和雨露,需要她的细心呵护。所以,她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接纳学生的意见,赏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她说:“只有蹲下身去和学生交流,才能成为学生最信赖的朋友。”
  在学生的心中,陈叙而既是一位值得依赖、教学经验丰富的严师,又是一个知心姐姐、亲密朋友。她不会偏爱某一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位成绩差的学生,她是发自内心地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真诚地爱着每一位学生,用心与学生沟通,竭尽所能的去寻找隐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中,树立自信,发挥潜能。
  她的班里有一名男孩程程(化名),由于从小娇生惯养,在家里是个“小皇帝”,到了学校便成了处处扬威的“小霸王”。程程上课时不是钻到桌底玩东西,就是借口上厕所,半天不回教室。不按时完成作业对程程来说是家常便饭,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大打出手的事情更是多如牛毛。面对调皮的程程,陈叙而没有大声训斥他,更不会就此忽视他。陈叙而依旧像对待其他同学一样,不断关心、爱护他,还多次与程程的父母沟通,希望寻找着最佳的教育方法。平时一有时间,陈叙而就会把程程带到办公室给他补补课,跟他谈谈心。一天中午快1点多,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陈叙而检查教室时看到浑身湿透的程程在大哭,一问才知道,原来程程在学校里等了半天也没看到父母来接他,淘气的他就冲到雨里玩,弄得浑身湿透,又怕又冷的程程忍不住大哭起来。陈叙而见状,立即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披上,还把自己的午餐和牛奶给了他,最后陈叙而把程程安全送回了家。渐渐地,陈叙而的关爱感动了程程,也让他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如今,程程已经变成了一个守纪、勤学、助人为乐的好学生了。陈叙而说,看到学生的成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教学是一门艺术”
  班级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园地,先进的集体能够孕育优秀的个人。陈叙而决心要把班级建设成为充满朝气的“阳光带”,团结和谐的“幸福园”。
  在12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陈叙而一直很重视良好班风、学风的培养,既关爱每一个学生个体,又注重班集体共性的发展。陈叙而的管理风格严谨而开明、科学又民主。她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她还建立起多元化的奖励机制,使孩子们体验成长的快乐。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入场式、朗诵、文艺汇演等各类大型活动中,她都会鼓励学生参与筹备。此外,她还发动家长协助,在她的努力下,她所带的班级总能在活动中展现出最精彩的一面。
  作为学校骨干教师,陈叙而率先在芦笛小学进行习作特色班级试点。她利用每天的语文课上课前10分钟,让班上学生进行“好书推荐”交流,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到了期末,根据学生的阅读量和“推荐欢迎度”来评选“阅读之星”,被评上“阅读之星”的学生会得到她亲自挑选赠送的新书。这一举措让学生爱上了读书,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在她的努力下,班级形成了浓厚的书香氛围,习作特色班级建设也成为学校的品牌项目和优秀集体的孵化器,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学校文明班级。
  “教学是一门艺术,仅有对学生的爱和对事业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陈叙而坚信这一点,从执教的那天起,她就从未放弃对教学艺术的追求以及对教学方法的钻研。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时逢课程改革这一机遇,她更是紧跟课改的步伐,阅读了大量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方面的书籍,使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陈叙而的教学风格逐渐显现,她的课堂生动风趣,学生都爱上她的课。每节语文课,陈叙而都会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2012年,陈叙而参加桂林市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比赛,她执教的语文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经过精心地准备,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陈叙而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还代表桂林市参加自治区录像课比赛获二等奖。
  陈叙而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她担任桂林市A类重点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兼课题组长,期间,她精心设计课题组管理条例和量化制度,还对课题工作及时反思与调整,通过实践和积累,撰写了逾10万字的《课题组长管理笔记》。在2011年6月的课题现场答辩结题会上,她撰写的课题结题报告获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并带领课题成员顺利通过答辩,获得A等结题鉴定,桂林市教科所还决定推荐并推广其课题研究成果。2012年3月,在桂林市课题成果推广会上,陈叙而向兄弟学校的400多位教师展示了她的课题研究成果,深受桂林市教科所和叠彩区教育局领导好评,此后还吸引了多所学校组织学习该课题。
  陈叙而说,她喜欢做教师,因为教师这份职业意义深远。12年来,陈叙而执着地在教师这个岗位上耕耘,她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她愿意用自己的热情去换取每一个孩子的微笑。她将一如既往,用爱点亮学生的心灵,用师爱继续演绎教育的别样精彩!
  人物小档案:陈叙而,女,小学高级教师。所负责的桂林市A类课题“发挥教师资源优势,创设小学特色班级的研究”现场答辩获得桂林市A类鉴定成果。2012年在桂林市开展的青年教师阅读教学选拔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代表桂林市参加广西优质录像课比赛荣获二等奖。《让真情萦绕习作笔尖》《让语文课堂绽放原生态魅力》等多篇论文获自治区级一等奖,多次获城区级、市级优秀教师。
  (责编 韦 力)
其他文献
喜欢流行音乐的人都知道唱词的叠加和“一唱三叹”的妙处,它能让人在一遍遍反复吟唱中触动情怀,层层推进。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采莲》一文,这首古老的民歌格调清新,诗歌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美景图,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在写作技巧上,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叠加的声音与叠加的画面感,诗歌后五句几乎全部相同,只是每句的最后一字有所改动;五个“鱼戏莲
期刊
李康要求高校学习十八大精神要与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相结合  本刊讯 近日,自治区副主席李康率领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科技厅、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到广西民族大学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并就推动广西民族大学科学发展进行调研。期间,李康强调,我区要结合高校的历史使命,全面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做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学习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中国特色
期刊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爸爸,我对不起您。我一定会孝顺您!”听到孩子们一声声感恩的话语,很多家长与孩子相拥而泣,现场涌动着浓浓的亲情。这是崇左市江州区中小学感恩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上感人的一幕。2012年6月12日,江州区中小学感恩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该区江南第二小学举行。启动仪式上,南宁赋宇文化教育传媒的窦萍老师作了讲座,她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讲述了大量真实、平凡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念师长和父母的恩
期刊
2012年2月28日,广西特级教师“琼凤工作坊”在贵港桂平市社坡镇社坡中心小学开展了一次“以学定教”主题教研活动。工作坊成员陈格华老师的一节“以学定教”模式的略读文教学——《路旁的橡树》的课例展示,使老师们对“以学定教”有了更清晰的、更深刻的认识。  【教材内容分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
期刊
2011年3月5日,在南宁市隆安县隆安中学(以下简称隆中)的大礼堂内,人头攒动,来自南宁市的各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济济一堂,南宁市高中教学改革现场会隆安中学“合作课堂”观摩课正在进行中。  “我代表我们‘月下西楼组’展示第三题。我们认为,牡丹的性格简单概括就是‘富贵’。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我们‘翱翔组合组’反对,我们认为应该是‘高贵’而不是‘富贵’。”  “‘高贵’和‘富贵’有区别吗?”  
期刊
《树叶》是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写树叶给树枝、小虫、鱼儿、小鸟带来了温暖和欢乐,大家都喜欢树叶,树叶很高兴。课文语言朴实,想象丰富,富有童趣。在听《树叶》一课教学时,一位教师的一个教学片段引发了我的思考。  师:听老师读课文,看看有谁和树叶做游戏?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  生1:小鸟。  (教师贴一张小鸟的图)  生2:小鱼。  (教师贴一张小鱼的图)  生3:小虫。 
期刊
“我们县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建设项目。”百色市田林县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你们过段时间再来,肯定能看到更大的变化,我们(的学校)将一年变一个样。”近几年来,田林县采取整合、搬迁、重建、改建、扩建等办法,扎实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工程,使全县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根据田林县教育局提供的数据,该县近几年来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断增长,而且成效显著:投入1 453万元,实施危房改造项
期刊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明确指出,“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学习2011版《课标》,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实践。  一、重视倾听,在倾听吸收时演练  曾经有个孩子这样问他的爷爷:“为什么我们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爷爷
期刊
基于双重属性的“过程与方法”的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朱彩兰在《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其中,“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目标区别于传统课程目标的重要标志,因为它具有过程性和结果性的双重属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设计与描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时,不但要从思想上重视过程性属性
期刊
编者按:为了迎接全区的高中课改,2011年10月、11月,自治区教育厅先后组织两期广西示范性高中校长上海研修班,116位正副校长先后赴上海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研修。作为第二期研修班的学员,南宁市第一中学校长师轶应本刊之约,系统阐述了自己在上海研修期间的所观所思所悟,供全区高中学校作课改参考。  我们本次上海研修分集中培训和跟岗学习两大环节。  集中学习的地点在上海市电视大学,9天时间,我们集中听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