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构造者。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开创新局面呢?下面是笔者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迅猛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那么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来适应时代的要求?新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更应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未来创新人才最主要的思维品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播者、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和帮助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学生心灵的探索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构造者。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谈谈我的探索与思考。
  一、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欲望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张思中,2007:220)英语教师本身丰富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学技巧、灵活多变的表情与体态语言、吸引人的故事、精彩优美的事物和动画等等,无不让学生为之动容,兴趣盎然。趁此良机向学生介绍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及趣味性,他们就会忘我地背诵单词、课文,产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学习质量;同时兴趣能提高学生全面细致的观察力、灵活的思考力,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随之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把真挚的爱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师生共同享有一片阳光的平等。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尤其要鼓励那些具有差异性、发展性的学生,使人人处在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之中。
  二、培养创新思维,励学生质疑多问
  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学习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等心理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改变单一发展学生聚合思维的做法,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以发散思维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在小组合作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小组合作有助于每个成员语言能力的发展,不管是成绩优秀者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小组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能力的发展,且助于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各项能力的发展”(鲁子问王笃勤著,2006:31).而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都有实践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造性思维。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有时间思考就有时间对积累的材料做深加工;学生能对加工的材料进一步提炼.在小组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所以学生的思维就得到很好的锻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时间和空间上有自己的自主权,思维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思考,行为上可以按照自己的的想法去行动.学生在没有约束的环境中实践,思维和行动就能够进入最佳状态,这是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四、改变评价观念,发展创新个性
  创新教学相关论文强调评价要具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与鼓励。树立激励性评价的观念,能使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创造出一种善意的环境,使学生产生热情向上的信心,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如:在讨论式教学和开放性的作文评价中,我善于理解学生在讨论和作文中的思想和行为,捕捉其中的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发表新颖、独到的见解,为学生的创新个性的养成提供广阔空间。
  五、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创新活力
  英语教学,亟待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6.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内教学的补充,二者互补互助。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造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和教师的束缚,独立自主地发展。因此,应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技能比赛、小品、英语故事会、英语晚会等活动,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才能。英语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教师指导要得当,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堂教学所不曾指明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入探索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获取的知识。
  六、结语
  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关键是看教师能否把教育当成一门艺术,使之不断创新。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同结合现场、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等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教学过程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逐步养成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学习习惯,最终为学生自觉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奠定人格基础,并且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基本途径,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以提升的手段。我们要实行开放教育,通過各种活动,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好英语基础,立足课堂,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才会产生教育的感召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实现创新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4
  [2]张思中.一门外语基础过关不是梦—“张思中教学法”为你作保证[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220
  [3]张忠华.当代教育理论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9
  [4]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1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是在他们本身“生疑-质疑-释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这种矛盾运动的过程即是思维过程,便是由提问开始的。爱因斯坦曾说过:“提问要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可见,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有益处。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稿)》中也有明确的要求“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益的提高,是近来大家都关注的问题。本人是乡镇中学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和很多同行一样,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益方面做了些探讨。下面是本人几年来化学教学实践、教研活动中的一些思考。  教师教学理念要更新  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首先是教师的角色转换、定位——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造者和实践者。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即要按教育规律而不是按主观愿望去实施每一项教育;要尊重学
目的  研究Survivin在肝外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外胆管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其在肝外胆管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临床意义,为肝外胆管细胞癌的治疗提供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增加脂肪细胞3T3-L1中脂联素表达的作用机制。  方法  1.设立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组及白藜芦醇+TNF-α组。用白藜芦醇、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