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ovarian granulosa cell tumor,OGCT)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1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OGCT的病理特征将肿物声像表现进行分型,分为实性、囊实混合性和囊性,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病灶的血流信号分布情况,并根据Adler分级标准,将血流信号丰富程度分为0~3级,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本组14例OGCT肿瘤声像表现多种多样,病变可分为囊性(2例)、实性(5例)和囊实混合性(7例),7例囊实混合性OGCT内为含多发小囊性变区域的实性包块;各类型声像肿瘤平均径线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肿瘤囊性变越明显,肿瘤平均径线越大;肿瘤内部Adler血流0级4例,1级5例,2级3例,3级2例,不同声像类型的OGCT血流分布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为71.4%(10/14),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为35.7%(5/14)。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卵巢颗粒细胞瘤首选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后长期随诊的手段,可为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Rab11在儿童脓毒症不同时期和严重脓毒症中的表达及其与儿童脓毒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我院PICU收治的脓毒症患儿(40例)、严重脓毒症患儿(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40例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血液中白细胞Rab11的表达水平;其中,脓毒症组分别于疾病的初期、极期以及恢复期3次抽取血液标本测定。将脓毒症患儿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可治性盲的首位病因。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良、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上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成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成功的手术只是视功能恢复的第一步。建立专业化的小儿眼科治疗体系,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掌握先天性白内障针对性的手术技巧,进行系统规范的屈光矫正、弱视治疗及双眼视功能训练,对于先天性白内障的综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目的:随访观察并比较足月和早产的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于婴儿期行白内障手术治疗后的远期视功能和并发症。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对2002年1月至2012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进行跟踪随访。所有患儿均接受双眼同期白内障吸出、后囊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进行屈光矫正、弱视训练并密切随访。按出生时胎龄将患儿分为早产儿组(胎龄≤36周)和足月儿组(胎龄> 36周)
目的:通过对Toric人工晶状体(IOL)的球差进行自动优化,理论设计不同球差的Toric IOL,并且对其旋转、偏心的耐受性及成像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在模型眼中对Toric IOL球差进行优化,分别优化球面结构,IOL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和厚度及Toric IOL的前表面非球面系数,目标设计获得-0.26、-0.1和0 μm球差的Toric IOL。在计算机光学模拟系统中,球面和非球面T
目的:研究晶状体中肌节同源盒基因同系物2(Msx2)条件性基因敲除与先天性白内障发生的关系。方法:实验研究。选取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Msx2CKO(Msx2fl/fl/Le-Cre+)为实验组,野生型小鼠Msx2WT(Msx2fl/fl)为对照组。取胚胎17.5 d(E17.5)Msx2WT小鼠胚胎头部组织作冰冻切片,采用RNA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Msx2在眼组织内的正常表达。取2组小鼠E17.5和
近年来近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多项针对近视动物模型的实验及人体临床研究均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在近视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从基因表达、mRNA水平、蛋白质浓度等多个方面探讨了MMPs/TIMPs对巩膜及眼内其他组织的影响,并对其与近视发生机制的关系作一总结。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值的变化,并得出一个术后眼压(IOP)的校正公式。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将2016年4-12月在盛京医院接受SMILE治疗近视和(或)散光的患者87例(171眼)纳入研究,测量并记录手术前后IOP、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曲率,统计术后NCT测量值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术后
目的:分析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眼经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长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观察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53例(77眼),所有患眼均接受一期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经巩膜缝线固定IOL植入术。对术后最终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术眼出现的主要并发症进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肿瘤周边滋养动脉与原癌基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2个乳腺IDC肿块周围滋养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等参数,选取同期138个乳腺纤维腺瘤病灶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erbB-2表达情况,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