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时代风采与舞蹈的自觉——对新民间舞蹈创作的再认识

来源 :民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__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1 自八十年代后期,中国舞蹈的发展是与重塑舞蹈功能的热情相提并论的。这一处于新时期的舞蹈,集中体现了那种弥漫于创作界和理论界的共同信念:即舞蹈应该打破单一的概念以造成多种类型并存的局面。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以往按照古典原则所理解的纯粹而不带任何商品性质的艺术领域被迅速瓦解。文
其他文献
文化官耕耘录──读《文苑春秋》管若松一部《文苑春秋》,收入了王鸿同志担任江苏省文化部门领导期间撰写的几十篇文艺散论。它们既是这位诗人兼剧作家十年来在文苑辛勤耕耘的
【正】 一 苏联著名电影理论家叶&#183;魏茨曼在其《电影哲学概说》一文中曾精辟地指出“当代精神活动发展的一大特征就是哲学与艺术的汇合”,这种“汇合”集中地表现为影视
【正】 昆曲人人说好,但不兴盛。多年以来,南京,作为省会,都没有一个象样点的演出场所。朝天宫背后建的那座兰苑剧场格式典雅、质朴,很适宜于如昆曲这样的剧种在里面演出,当
【正】 1964年我考进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虽然在校攻读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但杭州西湖的水光山色却滋润着学子的灵机。那时,灵隐是我常去的地方,山水之魂、佛门之气给了
【正】 改革开放的时代新潮奔腾而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模式迅速变化。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情趣的变化,新兴起的社交、文化、娱乐形式,如雨后春笋,特别是电视
播下戏曲的种子──《补天戏苑》400期纪念海门县补天中学张垣编者的话:海门县天补中学创办了一个课余“补天戏曲社”,同时还编辑了一份油印小报《补天戏苑》,九年来活动频繁,小报每
【正】 周有光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消磨”,会出现新陈代谢的“衰减”现象。 诸如,埃及的“人面狮身像”,由于自然的风化,已经面目残缺,躯体倾殆。还由
【正】 戏曲音乐步入现代以后,逐步由民间性向专业性转换。这是戏曲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历史转折。即戏曲音乐随着一、二度创作分工的日益明确,无论在创作方式、方法,或是发
【正】 按体裁本身的要求来说,喜剧和史剧的共同基础应是现实主义,然而值得玩味的是,中国话剧的这两种体裁的最高艺术成就却都是由浪漫主义所哺育的。也就是说,写出史剧的最
【正】 (一) 在社会生活中,“土”字作为一个形容词使用时,常含有贬的意思,如“老土”、“土包子”、“土里土气”之类。从这一点上讲,人们倒是总怕自己沾上土味,让人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