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咖啡以其特有的魅力撼动着人们的心旌,已成为国人日常三大饮品之一,同时中国13亿人口的大市场又为咖啡提供了具有巨大的消费空间。攀枝花干热河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2008年创立半坡咖啡以来,凭借先天自然优势、一流的技术与政府相关政策及资金的扶持,已在省内建立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但该公司的咖啡产业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面临着很多挑战。本文将具体针对半坡咖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建议,旨在促进半坡咖啡更好的打造出中国第一自主精品咖啡品牌。
关键词:半坡咖啡;咖啡产业;现存问题;发展对策
2012年,中国咖啡消费总量约为13万吨,但消费国内自主生产的咖啡却不足2万吨。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咖啡产业还主要集中在种植和粗加工环节,咖啡加工企业和品牌较多,但普遍小、散、弱,技术落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市场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极其有限[1],没有一个中国知名咖啡品牌。形成国内咖啡消费几乎靠进口,而国内种植生产的咖啡却只能靠出口的不利于我国咖啡产业发展的局面。
攀枝花半坡咖啡力求打造中国咖啡的极致境界,创立中国第一自主精品咖啡品牌,在拥有种植优质小粒种咖啡的天然优势基础上,在省、市政府的相关政府扶持下,通过近两年的发展,已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一、半坡咖啡产业发展现存问题
在看到半坡咖啡具有天造地设、难以复制的独特生长环境和高水准的种植技术[2],并拥有丰富的中西相融的咖啡文化、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打造中国首个自主精品咖啡品牌的机遇的同时,现阶段半坡咖啡产业链同样存在以下问题:(1)种植规模较小,亩均成本高;(2)公司知名度不高,半坡咖啡的品牌效应还未形成,面临很多来自国际著名咖啡品牌的竞争威胁;(3)资金缺乏,公司融资难。要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链,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单靠企业或者农户投入明显不足;;(4)市场风险抵御机制不健全。受种植成本、土地限制、人才培育以及品牌建设不完善、农民意识、相互合作的咖啡龙头企业少等因素制约[3],半坡咖啡产业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还较差;(5)独特气候的潜在威胁。攀枝花市属典型的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垂直差异及昼夜温差大,这是一柄“双刃剑”。若遇极端干旱或霜冻灾害,很可能对咖啡种植带来沉重打击,给种植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咖啡产业发展。[4]
二、半坡咖啡产业发展对策
1、积极获取政府及信贷支持
半坡咖啡公司在全面收集、掌握政府对咖啡产业相关政策信息同时,加强与政府、信贷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林、农、扶贫、民宗、水务、交通等相关部门对咖啡产业的扶持,获取相关政府部门、信贷金融机构对咖啡基地建设的配套资金投入力度,解决资金困难。
2、强化技术支撑
公司应在保持现有高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采取更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并引进更多的国际高端技术人才;加强与国内外各大科研院所、科技局、农林院校的技术合作、产品研发与项目对接,成立专业技术合作协会、技术研发小组、技术培训基地等机构,强化技术支撑;研究制定咖啡育苗、种植、采集、加工、营销、服务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5],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提高半坡咖啡品质,确保半坡咖啡质量。
3、加大宣传,扩大品牌效应
应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提高农户对半坡咖啡的了解与认识,提高农户投身半坡咖啡产业的积极性;还有要通过参加商业项目对接会、食品博览会、农产品贸易交流合作会等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活动提升半坡咖啡的影响力,扩大品牌效应;更要通过电视、期刊、杂志等媒体传播渠道或在商场、酒店、餐厅等地点举办促销、展览活动,让半坡咖啡品牌形象走进千家万户,建立深入人心的品牌效应,从而占领市场。
4、增强与国内外咖啡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
应加强与云南、攀西、海南地区等国内龙头咖啡企业、食品贸易企业、高档餐饮企业、食品工厂以及各大商超的合作与联盟,增强技术合作、产品开发、战略研究或共享营销渠道,达成长期代销、调货等协议,可降低成本,促进销售,加速占领市场;同时加强与雀巢、麦斯威尔等国际咖啡巨头或国际咖啡组织、协会的交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营销经验,可开拓市场,从而做大做强半坡咖啡产业。
5、加快优化升级完整的咖啡产业链,提高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半坡咖啡作为全川唯一一个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本土咖啡品牌仍处在发展初级阶段,应加快优化升级产业链,形成完善的市场风险抵御机制。
(1)通过积极探索形成“咖啡+经济林木”等多种种植模式;建立“公司+基地带动+专合组织+农户”或“公司+农户+餐厅”等多种经营模式;(2)加强咖啡种植、生产、产品深加工的管理,提高咖啡的品质和数量;(3)建立专业化网络平台,获取全面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络建立半坡咖啡产业发展信息平台、网络营销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发布咖啡产业种苗、生产供求等信息,可拓宽销售渠道,减少流通费用,降低成本,加速提高产品知名度。(4)开拓市场、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搞好服务,提升半坡咖啡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咖啡业趋势向好 摆脱单纯原料产地境遇》. 胡逗洲南通新闻,2013.12.9;
[2]《从半坡起飞的咖啡名品》.厂长经理日报,2012.8.3
[3]《干热河谷的咖啡种植效益高》.每日农经,2012.2.19
[4][5]《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62号提案的答复》.攀枝花市林业局,2012.9.3
关键词:半坡咖啡;咖啡产业;现存问题;发展对策
2012年,中国咖啡消费总量约为13万吨,但消费国内自主生产的咖啡却不足2万吨。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咖啡产业还主要集中在种植和粗加工环节,咖啡加工企业和品牌较多,但普遍小、散、弱,技术落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市场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极其有限[1],没有一个中国知名咖啡品牌。形成国内咖啡消费几乎靠进口,而国内种植生产的咖啡却只能靠出口的不利于我国咖啡产业发展的局面。
攀枝花半坡咖啡力求打造中国咖啡的极致境界,创立中国第一自主精品咖啡品牌,在拥有种植优质小粒种咖啡的天然优势基础上,在省、市政府的相关政府扶持下,通过近两年的发展,已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一、半坡咖啡产业发展现存问题
在看到半坡咖啡具有天造地设、难以复制的独特生长环境和高水准的种植技术[2],并拥有丰富的中西相融的咖啡文化、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打造中国首个自主精品咖啡品牌的机遇的同时,现阶段半坡咖啡产业链同样存在以下问题:(1)种植规模较小,亩均成本高;(2)公司知名度不高,半坡咖啡的品牌效应还未形成,面临很多来自国际著名咖啡品牌的竞争威胁;(3)资金缺乏,公司融资难。要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链,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单靠企业或者农户投入明显不足;;(4)市场风险抵御机制不健全。受种植成本、土地限制、人才培育以及品牌建设不完善、农民意识、相互合作的咖啡龙头企业少等因素制约[3],半坡咖啡产业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还较差;(5)独特气候的潜在威胁。攀枝花市属典型的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垂直差异及昼夜温差大,这是一柄“双刃剑”。若遇极端干旱或霜冻灾害,很可能对咖啡种植带来沉重打击,给种植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咖啡产业发展。[4]
二、半坡咖啡产业发展对策
1、积极获取政府及信贷支持
半坡咖啡公司在全面收集、掌握政府对咖啡产业相关政策信息同时,加强与政府、信贷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林、农、扶贫、民宗、水务、交通等相关部门对咖啡产业的扶持,获取相关政府部门、信贷金融机构对咖啡基地建设的配套资金投入力度,解决资金困难。
2、强化技术支撑
公司应在保持现有高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采取更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并引进更多的国际高端技术人才;加强与国内外各大科研院所、科技局、农林院校的技术合作、产品研发与项目对接,成立专业技术合作协会、技术研发小组、技术培训基地等机构,强化技术支撑;研究制定咖啡育苗、种植、采集、加工、营销、服务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5],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提高半坡咖啡品质,确保半坡咖啡质量。
3、加大宣传,扩大品牌效应
应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提高农户对半坡咖啡的了解与认识,提高农户投身半坡咖啡产业的积极性;还有要通过参加商业项目对接会、食品博览会、农产品贸易交流合作会等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活动提升半坡咖啡的影响力,扩大品牌效应;更要通过电视、期刊、杂志等媒体传播渠道或在商场、酒店、餐厅等地点举办促销、展览活动,让半坡咖啡品牌形象走进千家万户,建立深入人心的品牌效应,从而占领市场。
4、增强与国内外咖啡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
应加强与云南、攀西、海南地区等国内龙头咖啡企业、食品贸易企业、高档餐饮企业、食品工厂以及各大商超的合作与联盟,增强技术合作、产品开发、战略研究或共享营销渠道,达成长期代销、调货等协议,可降低成本,促进销售,加速占领市场;同时加强与雀巢、麦斯威尔等国际咖啡巨头或国际咖啡组织、协会的交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营销经验,可开拓市场,从而做大做强半坡咖啡产业。
5、加快优化升级完整的咖啡产业链,提高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半坡咖啡作为全川唯一一个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本土咖啡品牌仍处在发展初级阶段,应加快优化升级产业链,形成完善的市场风险抵御机制。
(1)通过积极探索形成“咖啡+经济林木”等多种种植模式;建立“公司+基地带动+专合组织+农户”或“公司+农户+餐厅”等多种经营模式;(2)加强咖啡种植、生产、产品深加工的管理,提高咖啡的品质和数量;(3)建立专业化网络平台,获取全面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络建立半坡咖啡产业发展信息平台、网络营销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发布咖啡产业种苗、生产供求等信息,可拓宽销售渠道,减少流通费用,降低成本,加速提高产品知名度。(4)开拓市场、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搞好服务,提升半坡咖啡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咖啡业趋势向好 摆脱单纯原料产地境遇》. 胡逗洲南通新闻,2013.12.9;
[2]《从半坡起飞的咖啡名品》.厂长经理日报,2012.8.3
[3]《干热河谷的咖啡种植效益高》.每日农经,2012.2.19
[4][5]《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62号提案的答复》.攀枝花市林业局,20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