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u1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开展多年,特别是大中城市较大规模的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相对较好,环评的质量较高。近几年出现亚行贷款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项目,为垃圾卫生填埋场环评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对于拟建的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施工期和运行期进行。通常包括如下内容: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的调查与评价;工程分析,包括厂址分析、进场路线分析、工艺分析污染源分析、主要污染物防治措施:填埋场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主要为填埋气、渗滤液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影响分析,须以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为基础),污染物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结合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果,进行总量控制分析:公众参与;事故风险分析:拟定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给出明确环境可行性结论并提出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和措施。
  从根本上讲,垃圾填埋场环境影Ⅱ自评价的目的是论述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它重点回答与项目决策相关联的几个主要问题填埋场场址是否合理;填埋场设计是否符合清洁生产要求;拟定的环境污染控制方案是否可行;环境影响是否环境可接受,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二、评价标准选取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一般位于距离垃圾源较近,而景观又不敏感的偏僻区域。很多大型城市的规划中早已将垃圾场的选址(或备用选址)列入规划中,并且对环境功能分区,执行标准很容易确定。但在很多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以下乡镇,规划中往往未对垃圾填埋场环境功能做出明确的划分,有些垃圾填埋场是在规划完成后才选址,很多县以下城镇根本没有正式规划,这要求环评工作人员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时,要对区域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充分了解当地政府对该区域及周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意向,征求当地环保部门意见,然后合理确定评价执行的环境标准,并通过审批环评报告书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笔者认为,环评工作人员应在充分理解各环境标准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可参考国家有关环境功能划分标准)、详细进行区域环境调查、规划调查的基础上,协助环保行政部门确定垃圾卫生填埋项目区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对于现行环境质量标准里没有的指标,如H2S、NH3等可参考TJ36-79中的相关标准值。污染物排放标准应该在《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基础上,根据项目工艺特点、污染物特点适当选取其它污染物控制标准作为补充,如《锤式垃圾粉碎机》(CJ/T3051—1995)等。
  
  三、垃圾渗滤液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1.垃圾滲滤液水质、水量及相关问题
  在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评中,不可避免要遇到水污染源水质、水量确定的问题。它是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是工程分析的重要内容。
  影响垃圾渗滤液产生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垃圾的组成。垃圾的组成直接影响到渗滤液水质组成,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会带来垃圾成分的变化。因此,垃圾渗滤液水质会随着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发生变化。第二,垃圾的预处理。在填埋前如果能够将垃圾破碎,可增加填埋场密度,降低垃圾对水的渗透性,增大垃圾的持水能力,增长了垃圾与水的接触时间,加速垃圾降解,这样会使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浓度增加。第三,填埋时间。填埋年龄的不同垃圾降解速率不同,会使渗滤液的组分和各组分的浓度发生变化,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会逐渐降低。第四,垃圾的湿度。当垃圾的湿度达到60%以上时有利于垃圾的降解,此时垃圾的降解速率能够达到最大,很多为填埋场采取人工供水方式控制垃圾湿度,但水分过大会会稀释渗滤液,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第五,填埋深度。填埋的深度越大,水分停留时间越长,浸出的污染物浓度越高。填埋场选址地形条件的不同,会导致填埋深度不同。因此,同一种垃圾成分、同一地区不同垃圾场的渗滤液水质也可能出现较大的不同。
  因为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受影响的因素颇多,所以在环评中会带来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确定的问题,因环评处于建设前,不能通过长期的实测确定水质。因此,环评工程师要注意搜集相关的数据、资料,掌握大量详细资料,了解渗滤液水质变化的内在规律,不能盲目追求效益,照搬国内其他的环评以缩短环评周期,最好平时对当地现有的垃圾场多做一些实测调查、并纪录相关的影响因素变化情况,为今后提高环评工作质量作铺垫。垃圾成分的变化预测可参考与当地发展规划和人口变化趋势相近的其他地区的统计资料,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这方面条件较为优越。
  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因素诸多,如降雨量、蒸发量、地面流失、入渗、表层覆盖、排水设施等。水量的估算方法有很多,如理论计算法(水量平衡)、经验计算法、经验统计法等。各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目前不论是环评单位还是设计单位多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如式4-1等,在环评工作中,应根据现场地形条件、掌握资料忣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问题
  垃圾渗滤液组成十分复杂。研究表明,生活垃圾渗滤液水质总特征是CODcr、BOD5浓度高,金属含量高,氨氦含量高,微生物影响失调。渗滤液水质对各种有机污染物检出多达几十种,但浓度均较低。个别地区垃圾场渗滤液重金属含量较高。确定评价因子的常规做法是:以SS、CODcr、BOD5、氮氨、大肠菌值作为污水排放的控制因子,预测评价时多数以CODcr、BOD5、氨氮作为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特征污染物来评价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SS,目前在我国松花江水系已经确定了该因子水质标准(《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暂行),如:III级标准标准值为SS<25mg/l),并在该地区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中环境影响评价中列为现状评价。目前河北省尚未制定悬浮物的地方标准,个别地区环评应予适当考虑。
  地表水的水质预测应根据“环评技术导则”选取适当的预测模式和预测水质,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正常工况情况,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良好,稳定达标排放;二是污水处理站出现运行出现问题,水质超标排放情况下的预测。
  营运期评价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填埋开始至渗滤水质达到稳定的阶段:稳定后至封场阶段:封场后至污染自然消除阶段。三个阶段应根据不同时期的污染特征,确定合理的评价深度,不能随意忽略任何一个阶段。而且,在每一个阶段中,垃圾渗滤液水量、水质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分析评价时应在同一时段内取最不利条件下进行。
  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问题探讨
  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评价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污染源——垃圾填埋体,污染物的载体同为垃圾渗滤水,渗滤液导排、防渗工程直接关系着垃圾渗滤液在填埋体内的停留时间和下渗 量,下渗量大导出量就变小,下渗量大、地下水位浅时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时,一般浅层地下水多以地表径流和雨水作为补充,一定程度上地下水来源于地表降水。
  但是,地下水的污染与地表水污染不同,地表水的自然净化能力较地下水要强很多,且地表水造成污染后通过控制污染源排放、水体自净会在一段时间后得到较好恢复,而地下水一旦造成污染将是长期的、难恢复的。环境敏感时还可能直接影响人身健康,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与地表水评价相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也是在渗滤液水量水质确定后来进行。一方面是渗滤水正常排放时(防渗工程、导排工程设施状态良好,运行正常)的环境影响:另一方面是衬里发生破裂时,渗滤液大量泄漏对环境的影响。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影响评价,需要基于对区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渗滤液导排技术方案有充分的了解和正确认识的条件下。这要求环评工作者和环评单位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和资料收集,必要时作一些现场实测工作。
  
  四、填埋气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1.填埋气气体成分分析与产气量的估算
  目前的垃圾填埋场多为厌氧型,填埋气体是生活垃圾在填埋处理过程中其有机废物经厌氧降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填埋气体的产生扩散会引发不少的环境问题,它既是爆炸源,又是一种可引起全球趋暖的温室气体,更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有害气体。有关研究资料证明,填埋气体的主要成分包括CH4、CO2、H2、N2和O2,还有一些微量气体,如H2S、NH3、庚烷、辛烷、壬烷、己烷、正丁烷、异丁烷、丙酮、苯、硫醇、氯苯、氯乙烯等。
  实际上,垃圾填理场中最关心的大气污染物为H2S、NH3等恶臭气体,因此,恶臭气体的含量和产气量是环评中工程分析的重点需要确定内容。典型垃圾填埋气成分如表1所示。
  填埋场的垃圾废气产生量和成分与被分解的固体废物种类有关,而且随填埋年限而变化,同时填埋场实际产气量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垃圾中的含水率、营养成分、pH值、温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环评中多采用经验公式法。
  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目前,环评中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主要是采用《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推荐的公式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级差的选取原则和参数选取,避免错误发生。如果计算结果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有关要求(场址周围500m范围内部的不得有人畜居栖点和居民居住区)则按较严格的执行。在复杂地形,如类似承德地区的山区,环评单位应详细分析风向风速与地形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以及污染源与敏感点的位置关系确定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
  在做好工程分析工作之后,有了产气浓度和产气量,相应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就确定了,为预测提供了基础数据。而排放方式也是预测的重要根据,目前国内的垃圾场绝大多的填埋气属于面源排放,排放高度与地形有关,要视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预测模型的选取多采用面源模式,同时还应适当考虑局地风场。
  3.填埋气的处理、利用
  目前填埋气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基本分为两类:焚烧处理排空、综合利用。填埋气的综合利用程度与填埋场所在地的经济条件有直接关系,主要的利用方法有不经过净化,直接作燃料供锅炉或工业炉窑使用,脱除CO2后,作为高热值燃料用于发电燃料等;经过脱CO2和H2S的净化处理,达到或接近天然气标准,再经压缩作汽车燃料。
  本着清洁生产的原则,对于这种可利用的废气资源,应在环保措施论证中优先考虑综合利用,但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从目前河北省建设的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情况可以看出,沼气的利用率较低,主要受用户、处理成本及投资的限制。因此,在环评中在优先考虑填埋气综合利用的同时,要充分的论证其经济可行性,避免环评成为空洞的“设想”。
  
  五、如何分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的合理性
  
  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评中,选址合理性是重中之重,因选址不当带来的环境污染往往是无法挽回的,非一般的工程措施能够解决。因此,环评中的选址合理性分析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垃圾填埋场选址,需对合理运输距离区域内可能选址地点,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确定3个或3个以上的侯选厂址:然后尽心现场踏勘,对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地址、水文、气象、供电、给排水、覆土资源、交通、厂址周围人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预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预选场址:对于选厂址方案进行经济、技术、社会及环境比较,推荐拟定厂址。对拟定场址进行地形测量、初步勘查和初步工艺方案设计,完成选址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通过审查确定选址。
  
  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对其他的环境影响
  
  除以上问题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影响,环评中也要给与一定的关注。例如,填埋气可能发生的爆炸、对洪涝特征年产生的过量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要进行严格的风险事故评价,并提出合理应急措施和应急方案,提出风险可行性:在垃圾运输、场地施工、填埋操作、封场、各阶段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应结合填埋场周围土地、生态情况,对土壤、生态、景观等影响进行评价。此外,还应按照国家最新颁布的《公众参与暂行规定》的要求,让公众全面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中来,并将公众意见纳入环评报告之中。
其他文献
留学生教育现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反映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动物外科手术学课程由外科教研室、外训系、学校教务处共同组织实施的实践性课程。为了使外
一般(bān)人通常认为鱼类(lèi)是沉(chén)默(mò)寡(guǎ)言的,一声不响(xiǎng)地潜(qián)在水里。其实所有的鱼类不仅(jǐn)都能发音,而且其中还不乏(fá)歌艺(yì)出众的“歌星”。   人们爱吃的黄花鱼就有一副(fù)“金嗓(sǎng)子”,能唱出“哗(huā)啦”、“咯(gē)咯”、“哥罗”3种不同的音符。黄花鱼的“歌声”虽然美妙(miào),但它的“歌声”也
实践中,体育社团遭受诉讼的案件越来越多。针对体育社团是否具有行政诉讼主体资格,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首先对争论的观点进行汇总;其次重点分析争论产生的原因,并就争论
目的:探讨负重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骨骼肌α-actin mRNA和MHC异形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6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成年组、模型组、小负
目的通过观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使用状况,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
一、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师的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积极性不高  中专学校的学生,大部分认为自己是学习上的失败者,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因素是多方面: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学习动机不明,兴趣不高,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英语基础较差,词汇量少,语法知识不系统等。  2.教学工作高消耗低效率  社会大环境对职业教育不重视,教师平时忙于工作,忽视语言理论、教学方法的学习研究和探讨,结果是教学观念比较保守,教学
【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课程是各技工院校工业电气自动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已经渗透到理论、实验、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中。以能力本位的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