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殿中:风尘足迹①

来源 :棋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dh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忘记了是哪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历史的人是乏味的:棋坛名将刘殿中不但是位有历史的人,而且他的历史还非常丰富。
  河北省象棋队是一支作风硬、水平高、实力雄厚的棋队,在各种比赛中多有出色表现,战绩辉煌,是继广东队、上海队之后的又一支棋坛劲旅。作为该队奠基者、教练兼队员的刘殿中,既立下了卓著战功,又倾注了满腔热血。
  所谓名师出高徒,刘殿中执教河北象棋队后,先后培养出李来群、胡明两名特级大师和黄勇、阎文清、张江等8名大师。其中李来群是第一个让全国象棋个人冠军跃过黄河的人,胡明是迄今为止夺取全国女子冠军和世界冠军最多的人。
  如今他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但棋艺水平仍保持在巅峰期,最新公布的棋手等级分位居第五,这在近代棋手中极为少见。
  刘殿中的棋攻守全面,对开中残局都有创新和研究,尤其对象棋理论更有着独到的见解,棋界人士说“刘殿中发展了象棋理论”,这话并不为过。
  刘殿中勤于耕耘,一心扑在了象棋上。除教学训练外,他利用业余时间著书立说,现已出版的象棋专著多达350万字.是象棋界出版棋书最多的人。有人说刘殿中“上班时间是头老黄牛,下班后是一部写书机器”,这话也合乎实情。
  每当人们谈到刘殿中在象棋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对象棋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时,他总是不以为然,尔后笑笑说:“回头望望走过的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刘殿中是怎样从一个苦孩子、井下挖煤工人,成为棋坛名将的呢?也许你会从下面的文字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棋摊上的“发烧友”
  
  1948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解放战争的炮声惊天动地,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胜利的捷报到处飞传;国民党军队闻风丧胆,节节败退,蒋家王朝面临着灭亡。黑暗即将过去,旭日正在升起。
  这年的4月15日,刘殿中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南福庄一户普通矿工之家。刘家祖藉唐山市丰南县,殿中的祖父是一位农民,靠种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殿中的父亲是开滦煤矿的井下工人,十一些打通井下巷道的工作,每月工资也不过七八十元,一家人生活得一直比较拮据,
  1953年在刘殿中5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因患肺结核去世了,殿中的身后还有两个妹妹,因家中生活困难,小妹刚㈩生不久就给人家了,大妹也被送回老家.让祖父祖母养活。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家里只有殿中和父亲相依为命。
  小小孩童一个人看家,哪能呆得住?为此,刘父每天下矿之前,都要给殿中5角钱,让他买点小吃什么的。这5角钱,殿中可舍不得乱花,每当父亲上班后,他便锁上门,一头扎进小人儿书铺里。看一本一分钱,一天他能看上几十本,开始只能看图,渐渐地也能认识一些字了。
  唐山市历来棋风颇盛,虽没出过什么棋圣、棋王之类的人物,但喜欢下象棋的人比比皆是,街头巷尾,公园里,树荫下,路灯旁,到处都可以看到有人在摆盘对垒。
  “当初我是怎样迷上象棋的,直到现在也说不清。大约从我5岁的时候开始,整天不足去看小人儿书,就是看人家下象棋。我们家附近的街头、胡同口,总有那么一些老头在下棋。开始我不会下,只是蹲在一旁看,见他们拿起棋子在棋盘上攻来杀去的很有意思,便喜欢上了。”刘殿中回忆道。
  人有所好,必为其所迷。一旦刘殿中学会了走子和简单的攻守之法,便正式成为老头们中的一员。父亲每天下井干煤活,刘殿中整天在胡同口干棋活,虽说没有人正式传授,但经过不断的实战,他的棋艺水平提高得却很快。到后来,老头们都不是他的对手了。
  刘殿中7岁时背上书包跨进了学校,即使这样他还是把一切课余时间都用在了下棋上,而且下棋的天地也越来越广。唐山火车站附近有一个公园,那里下棋的人最多,每天从早到晚将军声不绝于耳。有一天刚放学,他顾不上回家就背着书包直奔火车站。老远就看见有不少人围着一个棋摊,殿中急忙走上前去,只见一位老者摆了一个棋势,围观者议论纷纷,却无人能解。刘殿中经过一番细算后,脑子里豁然开朗,便抑制不住兴奋之情,说道:“这个棋势我能解。”可是当他一摸口袋,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口袋里分文没有。
  那时候唐山的棋摊有一不成文的规定,一般说来一个棋势五角钱,这叫盘子钱。解棋者要先付五角钱给摆摊者,如果解拆不开,就是输了,那么这五角钱就归摆摊者了;如果棋势解拆得开,摆摊者不但要归还你所付的盘子钱,还要倒找你五角钱。殿中虽然能破解这棋势,但苦于囊中羞涩,只好站在一旁不言声了。
  这时围观者中有人说:“既然你能破解这个棋势,那就快解呀。”
  殿中吞吞吐吐地说:“我没钱。”
  旁边有人一拍胸脯说:“这棋你要输了,钱我给出,要赢了,咱们买东西吃。”说完,这个人爽快地掏出五角钱交给了摆摊者。
  殿中蹲下身去,经过一番攻杀,很快便把对方的老将毙于九宫。
  凡是棋摊上摆出的棋势,就是俗话说的江湖棋局,一般说来都是和棋,而这位摆摊者摆的棋势却是个胜负棋,因此被殿中破了,输了五角钱。事后殿中了解到,此人原来是他一个最要好同学的外祖父,手头没钱了,便从书上抄了几个棋局,想以此赢点钱,没想到摆下的第一个棋势便被刘殿中破解了。后来刘殿中回忆道:“凡是摆棋摊的人,一般说来家中生活都比较困难,你赢了人家,等于砸人家的饭碗。因此直到现在每当提起此事,我仍感到挺不好意思的。”
  随着棋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刘殿中的棋瘾也越来越大,唐山市的街头、公园;到处都留下了他横车跃马的身影。
  儿时的刘殿中,除了酷爱象棋就是喜欢看“闲书”。他的父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总喜欢从外边借一些武侠之类的小说看,刘殿中也跟着看。因此在他上小学期间就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这为他以后熟读兵书战策,研究棋理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刘殿中还喜欢看老戏,有些情景至今还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
  那是一个寒冬的夜晚,刘殿中下完棋后,一个俱乐部主任带他去看戏,舞台上演的是鬼戏《李慧娘》。当演到李慧娘的鬼魂向贾似道索命的场面时,殿中十分害怕,在回家的路上他的脑子里一直浮现着戏中的情景。此时刘于刘殿中来说,冷月寒星下,荫影的晃动,树梢的风鸣,都是鬼神在活动。由此他又想到了他们院的一位外号叫“大铜子”的邻居惨死的情景。“大铜子”是一位井下工人,在井下挖煤时因塌方而被砸死了。殿中越想越害怕,撒腿就跑,回家后便一头钻进被窝里,可是怎么也睡不着觉。他想到厂整天在井下工作的父亲,想到了自己的将来,脑子里一片茫然,暗道:等我长大了,说什么也不到井下工作,然而,一个矿工的儿子又能干什么呢?
  
  “带道”老师
  
  刘殿中的家庭环境在继续发生着变化。
  殿中10岁那年。父亲给他娶了个继母。本来家里就穷,继母不仅带来了一个弟弟,而且不久又生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加上殿中一共4个孩子,一家六口全凭父亲一个人在井下工作挣的工资维持生活。父亲在井下干的是 打风钻的工作,飞扬的煤面子吸进肺里,久而久之得了矽肺病,于1959年病休,一家人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
  1958年中国开始了大跃进,砸锅炼钢铁,集体吃食堂,接着又赶上三年自然火害。1962年刘殿中13岁,刚上初中一年级,按理说这是人生最烂漫天真的时候,也正是身体发合成长最需要营养的时候。而此时的刘殿中,每月粮食定量23斤,每天平均只有7两多,根本无法填饱肚子,家里的人集体吃食堂,谁也无法支援他,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夜里只好趴着睡觉。学校离家十多里路,走路时腿也拖不动,身上直冒虚汗。
  “学不能上了,不能瞪着眼饿死。”初中一年级刚上完,殿中就辍学了。他要设法解决肚子饿的问题。
  只要能挣钱买点吃的,13岁的刘殿中什么活都干。他给人家拉过脚,拖着辆大排子车满街跑;他捡过煤核,然后再拿到早市上卖。那时候只要一到星期天,他都会跑上三十多里路到老家丰南县挖野菜,然后弄点棒子面掺合在一起--这就是最好的饭了。可即使这样他也不能放开肚皮吃,每天早晚各两碗棒子面野菜粥,只有中午才能吃两个小小的窝窝头。
  不过,刘殿中并没有因为肚子饿的问题而放弃象棋,即便当他拉着排子车满街跑,背着篓筐到处捡煤的时候,脑子里想得最多的也还是象棋,一有空闲时间他总要拿出棋子来摆一摆。
  “三年困难时期”过去了,刘殿中一旦解决了温饱问题,那么他又把大量时间放到了象棋上。此时的刘殿中已不是泛泛之辈,在唐山他专找各路高手对弈。
  人要成大器,或者说要干成一番事业,当他在起步的时候,能有一位引路人是十分必要的。幸运的是,刘殿中就遇上了这样一位引路人。
  唐山市有一位名叫刘鹤亭的棋手,虽说棋艺水平并不怎么高,但在棋界的威望却很高,人称唐山的棋坛伯乐。
  刘鹤亭先生是唐山交通大学的第一批毕业生,长期在中国煤碳设计院工作,后来因患有高血压症而病退。其家境比较富裕,自己有一个大院,而且家中藏书颇丰,尤其是棋书可以说应有尽有,其中有不少是珍贵的古版秘本。刘先生不像有的人那样吝啬,藏书不肯示人,他的棋书不但欢迎棋友们借阅,有时还慷慨赠人,古版本的《竹香斋》和《象棋谱大全》他就赠送给了王嘉良和陈松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刘先生还曾在唐山市象棋比赛中得过冠军。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刘先生来到唐山火车站公园,见仨一堆,俩一簇在那里下棋的人不少,看了几盘棋后便信步来到一位又瘦又小的少年身边。那少年好厉害,正调动着自己的车马炮向对方发起猛烈进攻,逼得对手只有招架之功,苦无还手之力,很快便推枰认负。
  这位少年就是后来的象棋特级大师刘殿中。
  经介绍,两人一见如故。殿中称刘先生为伯父,刘先生称殿中为小侄。棋友之间的交流首先是手谈,说话间两人便摆盘对垒起来。刘殿中也不给伯父情面,第一次交手便把伯父杀败了,不过刘鹤亭却愈发喜欢上了刘殿中,自此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渐渐地刘殿中成为了刘先生家的座上客,其中大部分时间就是看棋书、棋谱。以往刘殿中多在街头巷尾的棋摊上下棋,没人指导,从来没接触过棋书,基本上是“野路子”。自从有了刘先生这诸多棋书后,刘殿中如获至宝,可以根据这些书进行系统训练,使他的棋路大开,棋艺水平也突飞猛进。后来每当谈到这些,刘殿中总是不胜感慨地说:“刘先生对我的帮助最大,对我以后的成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刘先生不愧为棋坛伯乐,看准刘殿中是位棋材,他便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扶植、培养这株好苗子。他认为要使刘殿中尽快成为象棋高手,既要多看一些棋书,又要多跟一些高手交流。难怪刘殿中每当回忆起那段历史,总是充满感激地说:“那时候,刘先生凭借他广泛的社会关系,带着我跑遍了唐山市的所有棋社,到处找高手对弈;在这些高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杨茂荣。”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北方棋坛十分活跃,高手如林,人才济济,有“八猛”、“三杰”、“一名家”之说,“八猛”即指徐词海、全海龙,张德魁、那健庭、杨茂荣、侯玉山、赵松宽、庞霭庭;“三杰”系指胡震洲、田玉书、赵文宣;“一名家”就是谢小然。杨茂荣是“八猛”中的人物,攻杀勇猛,行棋大刀阔斧,刘殿中的棋风颇受其影响。但是杨茂荣从不教人,那时他坐镇棋社,别人要想与他对弈,需交一角钱的茶资。殿中没有钱交,自然是由刘鹤亭先生宋代付,不过他从未付过茶资,因为殿中与杨茂荣下棋从来没输过。
  那时候像杨茂荣这样的棋手与人对弈最讲究“份”,所以他第一次与刘殿中交手坚持让殿中双马,结果让刘殿中连赢三盘,茶资只好由杨茂荣来付。以后两人对弈,杨茂荣让刘殿中一马,也是不开和,即使到1964年刘殿中得了河北省亚军,杨茂荣与其对弈还坚持让两先。明明已下不过殿中了,却还要止点什么,不怕输棋,要的就是那个“份”。一段时间里殿中经常与杨茂荣下棋,他对殿中也有一定影响,可惜“文革”期间由于人所皆知的原因,杨茂荣卧轨自杀了。
其他文献
一、主办单位:  中国象棋协会、宁波启新绿色世界高尔夫俱乐部。  二、承办单位:参赛各主场队。  三、参赛时间和地点:  见第1页。  四、参赛单位:  2004年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前10名和2004年全同象棋团体赛升级的两支队。  五、竞赛项目:  象棋男子团体赛。  六、参赛办法:  (一)每单位可报棋手6名,领队1名,教练1名。每场上场队员4名。  (二)各队参赛棋手须为中国象棋协会注册棋手。
期刊
序    1996年,平塚市博物馆举办了题为“棋盘上求道的棋士——木谷实”的秋季特别展。在其准备阶段,人们发现了木谷实九段秘藏的、从大正至昭和二十年初期为止的五百多局的棋谱,其中有一些棋谱是重复的,也有一些已经被人们公开发表,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大量超出人们想象的秘谱。  这些秘谱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久保松胜喜代八段(木谷实的第一任老师)所秘藏后传给木谷实的棋谱;另一类是与业余棋手的指导棋棋谱。 
期刊
排名赛第一阶段的比赛结束后,我历史性地进入了前十六名。这盘棋是我与龚大师争夺前8名的首局较量,同时也是我在男女棋手同场竞技中的最好成绩。  1.兵七进一马8进7  2.兵三进一车9进1  3.相七进五…………  飞相在以往比赛中也曾出现过,但更多的是选择马二进三的变化。  3.…………炮2平5  4.马八进七马2进3  5.车九平八车1平2  6. 马二进二车9平6  7.车一进一…………  提横
期刊
1. 炮二平五马2进3  2.兵七进一卒7进1  3.马八进七马8进7  4.马二进三车9平8  5.马七进六象3进5  6.炮八平七…………  本局棋陶特大执红先行。起手炮镇中宫后马上抢挺七路兵,很快便形成了中炮先锋马对屏风马的布局阵势。这一布局虽不如中炮过河车那么炙手可热,但也是中炮对屏风马布局体系中的 个庞大分支。如果说中炮过河车是急攻,那么中炮先锋马则既急又缓,急中蕴缓。急时攻势如潮,锐
期刊
如图1,是火车头刚秋英与杭州金海英的实战中局。  5.炮八平九  在对方起横车的形势下,红方平炮准备开出直车是常见的应法。  5.…………  炮2进4    6.车九平八  出车抢先要着。如改走兵五进一。黑则车1平4,下手车4进5占据兵行线,红方反而受压制。  6,…………炮2平7  7.兵五进一车1平4  黑方已经不能再对红方八路车进行封锁,所以此时再平4路车已无意义。应改走车1平6,将子力集中
期刊
1.炮:进八  如改走前兵进一,将4平5,相三进五,卒4进1,帅五平六(如帅五进一,马3退4,帅五平六,炮7平4,黑胜),车6进9,帅六进一,车6退1,帅六退一,马3退5,帅六平五,炮7平5,黑胜。    1.…………  车6进8  如改走车6平8,车一平六,炮7平4,兵八平七,红胜;又如车6进6,车一平六,马3退4(如车6平4,兵八平七,卒5进1,帅五平四,红胜),相三进五,炮7平5,相五退三,
期刊
仕角炮对右中炮    1. 炮二平四炮2平5  2.马八进七卒7进l  黑方抢挺7路卒,着法新颖。一般多走马2进3,马二进三,马8进9,车一平二,车9平8,车九平八,车1平2,以下红方有炮四进五和炮八进四两种选择,都将形成较为流行的变化。  3.车九平八马8进7  4.炮八平九马2进3  5.马二进三车9平8  6.车一平二炮8进4  7.炮四进五…………  伸炮打马对黑方阵型进行骚扰,佳着!否则
期刊
1.炮二平四炮2平5  首回合红方走出了锋芒内敛的仕角炮;黑方除右中炮的应法外,还有炮8平5、卒7进1、车9进l等多种选择,  2.马八进七马8进9  3.马二进二车9平8  4.车一平二炮8进4  进炮,操之过急,应改走马2进3为宜,红方如接走车九平八,则车l平2,炮四进五,车2进6.炮八平九,车2平3,车八进二,炮日平7,车二进九,马9退8,相三进五。卒7进1,炮四退六,卒7进l,相五进三,卒
期刊
泱泱华夏大地,江山如此多娇。在祖国的诸多名胜古迹中,五岳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是古代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充满了神秘色彩。五岳当中,西岳华山素以奇险峻秀而著称,相传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曾与陈抟老祖赌棋,约定胜者可得华山,结果宋太祖连负三局,将华山拱手让出。华山与象棋的渊源,最早就出自于此。  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成为了棋手之间理想的交流平台。国内第一大象
期刊
1.炮二平五炮8平5  2.马二进三马8进7  3.车一平二卒7进1  4.马八进七马2进3  如改走卒3进1(吉林特级大师陶汉明喜爱的下法),车二进四,车9平8,车二平六,车8进6,兵七进一,车8平7,双方对攻。  5.兵七进一车1进1  提右横车策动反击,是流行应法之一。另一种下法是走炮2进4,马七进六,炮2平7,车九平八,车9进1,炮五平七(此手是湖北小将汪洋率先付诸实战的新着),车1平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