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合四段式”办好“农民夜校”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aris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方联动整合教学资源。一是规范推升硬件建设。升级改造现有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为20M带宽的互联网模式站点,建成近100m2的培训室,配备电脑、电视、投影、音响、网络等教学设备。二是多元化开发师资教材。整合党委政府、科研院校、行业协会三类资源,组建本土化专业师资30余人,健全动态管理制度,提升教学质量。依据《四川省“农民夜校”教学培训大纲(试行)》,按照产业发展实际,开发葡萄加工、销售(电商)等本土技术培训教材十余部。三是统筹建设基地。依托辖区内青龙葡萄合作社、耘丰葡萄庄园等经济组织,聚焦葡萄特色产业,以行业协会为培训主阵地,统筹建立6个现场教学实践基地,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现场指导;组织学员参加全国性葡萄行业会议,开展异地学习交流;举办产业培训,帮助群众提高葡萄种植技术。
  三个结合提升培训水平。一是与“两学一做”相结合。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列入“农民夜校”教育培训必学内容,促使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文明新风建设。二是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利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用好“共产党员”“天府先锋”“蓉城先锋”等网站课件资源,对农民群众进行线上教育培训。三是与“微党校”相结合。将“微党校”党员教育培训资源向农民群众教育培训延伸,利用“微党校”的师资、基地和课件,统筹开展时事政治、道德法治、文明新风的日常培训。
  四段式培训升能促致富。“农民夜校”注重推行“四段式教学法”,即每次培训总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分四小段进行。第一段,从网站上选播党员教育(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法律知识等)专题片,进行线上教育培训学习,用时10分钟左右;第二段,由“农民夜校”老师在培训室开展“微课”实体性培训,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案例教学”等方式授课,用时10分钟左右;第三段,让农村党员群众用好微信公众号等虚拟课堂,“农民夜校”管理员向参训党员推介其中的学习内容,指导其平时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用时约3分钟;第四段,分期分批组织党员群众到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基地、现代农业創新创业基地、好家风好家训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培训效果,用时20分钟左右。目前,兰田社区“农民夜校”利用“四段式教学法”开展各类培训,受训农民达4500余人次。
  制度保障推进常态运行。一是健全工作机构。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农民夜校”校长,配备1名专职管理员,负责“农民夜校”日常工作及远程教育平台的操作维护工作。二是强化经费保障。通过党员教育经费、“村公资金”等渠道,保障“农民夜校”每年不少于3万元的运行经费。三是完善制度体系。依据四川省“农民夜校”管理办法、大邑县“微党校”建设运行“1+16”制度体系,建设本级农民夜校教学管理、教学测评等5个制度,确保常态规范运行。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四川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指明了全面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前进方向。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科学回答了“怎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问题。 
期刊
习近平总书記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这一科学论断对我们在新时代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正确指引和基本遵循。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关党的前途命运。我们党的发展史,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全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掀开了我国全面发展的新篇章,步入了各项事业的新征程。2017年11月1日起,《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初步方案(以下简称《成都总规》)开始面向市民征集意见。2017年12月,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成都总规》。成都作为国家中心
期刊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如何做好2018年經济工作,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了部署。
期刊
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新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成都正式出台《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确立了全市新经济发展定位,即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場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
期刊
幸福村位于温江区万春镇北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辖12个村民小组,910户2410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党员共计97人。近年来,幸福村坚持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党总支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群众探索出了一条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新路径,领导全村从落后农业村成功转型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2015年,幸福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能否顺利解决这一矛盾,不仅将影响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还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从多方面协同推进相关工作。其中,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是解决这一矛盾和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力的重要工具。  一、“不平衡不充分”及其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系  中国特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对成都未来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共建共治、法治良序的城市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成都市人社部门紧扣市委、市政府部
期刊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都作为四川“首位城市”,被寄予厚望和重托。  新年伊始,成都市召开全市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慰问第一书记,总结交流经验。中共成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元坤出席并讲话,对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开展的大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两年来,全市广大第一书记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与农民群众一道,戮力同心开展脱贫攻坚工
期刊
2017年1-10月成都市經济运行情况
期刊